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整合营销传播与困境
——以电视剧《赘婿》为例
2021-01-14谢安宁重庆师范大学
谢安宁 重庆师范大学
一、《赘婿》营销的特点分析
(一)内容分析
1.合理的改编
《赘婿》中涉及一些人物穿越的情节中,现代由张若钧演绎,古代又由郭麒麟扮演,一方面则可以吸引张若昀粉丝目光,另一方面又显得真实。另一改编亮点是男主角的性格,在原著中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沉稳内敛,精于布局,有仇必报人送外号宁人屠的狠角色,而剧版郭麒麟却加上自身特点,变得活泼搞笑,充满灵气。结合本剧上映的时间在大年初四,讨喜的形象也为本剧增色不少,并且符合节日气氛,很契合本剧定位的一个合家欢的喜剧。
2.富有惊喜的联动
剧间联动能够使得电视剧情节和内容更加完整和真实,时常能以小惊喜的“串场”形式出现在观众们的面前,既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和市场需求,还能同时提高多部剧的热度。
在《赘婿》的剧情里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商品,例如拼多多在剧里被改为“拼刀刀”,以及在剧中宁毅和苏檀儿合开的夫妻店店,名为“苏宁毅购”,他俩借鉴了互联网O2O模式,顾客可以通过流通摊位看布匹小样订购,随后再送货上门,开创了“线上选购、线下送货”的卖布新模式。这些剧集里的改编均在现实中被注册成为商标,并且苏宁易购还推出了相关的活动,都在增加剧作的话题热度的同时使得剧作的情节更加丰富饱满。
(二)渠道整合
多渠道布局:独家平台资源利用与全网联合传播。
在《赘婿》的宣传上,爱奇艺的运营经验起到关键作用。首先爱奇艺为《赘婿》提供了巨大的推广资源,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上的推广。它很会用剧中的梗和桥段,在抖音和微博等平台进行热度发酵。其次爱奇艺对《赘婿》的宣传还体现在自己平台上,在剧集点播页面,归纳了四个部分,分别是“精彩剧集”“嘴炮致富”“幕后花絮”,还有“剧粉安利”。
在微博平台上,《赘婿》累计收获了120余个热搜,抖音话题“电视剧赘婿”播放量更是超过了39亿。《赘婿》在2.14开播日更新八集,播放指数6213,1882万播放量,集均235万,2.15日更新至第十集,播放指数42364,总1.28亿播放量,集均1280万,开播获得了不小的瞩目,这些都离不开平台宣传。
《赘婿》剧组也积极地与其他的账号进行联动,例如与全民K歌联合举办活动,并由全民k歌官微发布相关超话和微博,获得一定的热度。@acfun弹幕视频网与@电视剧赘婿联合发起的二创活动,粉丝可采用混剪、翻唱、鬼畜等方式将剧集再次创作。并通过转发、点赞以及粉丝抽奖等增加剧情的热度。
(三)方式营销:新媒体渠道营销分析
1.营销主阵地:社交平台积极制造话题与受众互动
由于当下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改编剧选择在网络平台播出,剧集宣传自然也集中在网络上。对影视剧宣发而言,“微博是剧集话题发酵、观众实时热议、内容效果反馈的最主要阵地”,所以,本文选择新浪微博进行分析。
《赘婿》剧组注册官微,积极联动了网播平台、新丽电视文化公司和剧集演员、艺人工作室、粉丝组织等微博账号,创建《赘婿》微博话题、参与参演明星的“超话”讨论,形成了微博上的宣传矩阵。在播出期间《赘婿》官方微博共发617条微博,其超话数据为19.5亿次,讨论次数为99.9万。
《赘婿》沿用了业界惯常的做法,选择微博作为核心传播渠道。截至2021年5月13日,赘婿官微的粉丝数达15万。制定整体规划,整合传播内容,营造话题输出,官微在所有的微博推送中表述出了统一话语。
通过对《赘婿》微博的具体分析,除去对关键剧情的常规营销。本文将“演员宣传”“粉丝互动”以及“造梗、接梗”统一归为话题营销。
在话题营销里首先是通过演员宣传来保持热度,一方面是主创通过参加其他媒体的采访或者活动,例如“#郭麒麟跳女团舞#(热搜)”,该超话是因为郭麒麟参加由娱情实验室@娱情Lab原创节目《立个flag》衍生出的相关内容,为当时在播的《赘婿》进行了宣传。另一方面,还有非主角的演员进行宣传,例如“#蒋依依晒赘婿剧组伙食#”,从一个更为接地气的角度来进行宣传,都运用了“后台”可视化策略,用平时神秘的剧组后台可视化来吸引粉丝的浏览,吸引看众的目光。利用演员本身的热度来进行营销,也获得了不小的流量。
参与式文化之下的“造梗、接梗”和“粉丝互动”。美国传播学家Henry Jenkins于1992年提出。指的是以Web2.0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
通过对“造梗、接梗”这一部分的超话进行分析,发现其分为几种类型,首先是粉丝对影视剧里的内容进行自己的改编,例如“#被吉吉国王笑死#”阅读量和讨论数分别在4.4亿和5.5万。以及“#赘婿男德班宣传片#”,阅读量和讨论数分别在1.8亿和5.1万。
“男德”一词是从中国传统的一词“女德”演变而来,网民们通过调侃这一不符合当下价值观的文化,在二次创作中注入自身或社会经验、网络流行话语等来解构原文本,甚至故意用娱乐性、搞怪式的语言,产出与源文本具备相关联想性,却并不一定忠实原词语的行为和结果。在解构的过程之中,为改编者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狂欢空间,《赘婿》也为看众提供一个构建完全属于自己的网络认同和青年亚文化空间。
2.补齐传播短板:UGC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发展
抖音作为互联网短视频应用行业第一梯队的平台,以其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个性化、互动性和高黏性等特点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也增强并凸显的平台的商业价值,也就逐渐成为继微博之后,无论是电视剧集还是网络剧宣传营销的新阵地。
抖音作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一直是影视剧营销试图攻下的高地。在抖音上,《赘婿》热度较高,两个话题分别为“#赘婿#”与“#电视剧赘婿#”,播放量在38.4亿与52.7亿次。在抖音平台中,电视剧赘婿的获赞量为2897.5w,粉丝为129.9w。在《赘婿》开播之前,《赘婿》官方抖音号在剧集正式开播以前,曾发布过10个短视频为作品宣传营销。分别是海报、预告片、片场花絮、演员互动。在这些视频中,片方中利用演员的热度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且在当下数据分析技术,明星的“引流”能力得到量化,产生了粉丝经济,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心理诉求,继而将商业价值实现。充分利用“粉丝经济”效应,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剧营销的一种新手段。
在播出之后,点赞量比较高的一条视频内容为片场花絮,对于看过这部剧的观众而言,抖音平台上发布的那些拍摄细节和未经处理的演员表演过程,为他们展示了荧屏后不为人知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满足了他们窥视欲。对于关注剧情的粉丝而言,特别是当下的“CP粉”(指粉丝痴爱某综艺或某电视剧中被设置为情侣的一对,并时时幻想在现实中也是一对。),会在抖音短视频中的剪辑片段里获得慰藉,由此提高观众的粘性。
二、《赘婿》营销思路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保持热度不够
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赘婿》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在渠道营销上,《赘婿》将重点放在微博平台以及抖音平台上,但是从微博数据来看,与各个平台的合作止步与单个平台,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跨平台合作或是话题热度的突破。其次从爱奇艺舆情监督中可以看出,有一部分的弹幕称“不喜欢原著”,并且从爱奇艺收视数据可以看出,在播出后期并没有很好的维持开剧的热度,导致后期收视数据下降。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后期《赘婿》在内容上出现问题,为了给第二季的剧情铺路,所做出的变化不能让观众接受,这导致热度与口碑的滑坡。
并且通过对微博与抖音两大平台进行分析以后,发现两个平台是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两个平台之间没有进行一个互动,可以将各自平台的私域流量向对方平台输送,实现双赢,从而保持热度。
(二)IP联动不足
IP经济是一种整体经济,IP价值的变现可以横跨多种形式,并不单单限于某种形态的产品,对于当下的电视剧而言,收视率是收入来源之一,但是IP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同样是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知否》来说,其IP产品的开发是十分到位的,也为剧组带来不小的收益。首先从其开发的重视程度来看,其营销内容布局覆盖了影视、直播、短视频、动漫、游戏、阅读等多个领域,在大IP开发中力量巨大。三家平台推出《知否》的同人小说、音频作品等不同IP作品,这样的IP开发,也是对《知否》另一维度的传播。其次从其开发的品种来看也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对于赘婿而言,剧中一些较为出圈的可开发产品,例如“皮蛋”等并未得到很有效的开发。最后是开发的种类较少,同样与《知否》相比,在官方微博中搜索“周边”或是“产品”均没有相关微博。由此看来,虽然《赘婿》相比上星剧《知否》而言,传播范围要稍微小一些,但是依旧可以将相关的产品与商家联合起来,实现双赢的盈利。
从爱奇艺的舆情监督来看,其中最多的一条弹幕就是“皮蛋最佳吃法”,关于这一条可以看出有53.67%的《赘婿》观众都知道赘婿中的“皮蛋”,是可以将其作为一种IP产品进行深入的开发,在获利的同时扩大传播面。
三、结语
在庞大的舆论场之下,分散着数以万计年龄、喜好、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体。虽说众口难调,作为文化产品的电视剧而言更是如此。但电视剧宣传的使命和意义则是将更大范围内的受众吸引过来。所以单一、直白的营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当下的电视剧市场。虽然《赘婿》是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但是依旧需要在充分调研市场反应的前提下灵活改变具体营销策略,充分调动社交平台上各宣传渠道,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方案相互推动、交错并行,争取传播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