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谱式视域下的中西方民族文化差异

2021-10-18郑若奇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10期
关键词:记谱琴曲五线谱

郑若奇 福建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一、中国传统记谱法的记谱特点

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记谱法当属古琴记谱法——减字谱。减字谱是以简化的汉字来记录琴曲每个音所在的弦数、徽位与弹奏技法,将演奏方式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个方块“字”。减字谱的最大特点是不直接记录乐音,因此弹奏者按谱弹琴时需要进行“打谱”,不同的演奏者打谱同一首乐曲式,会有不一样的节奏和感情色彩。例如明清时期的琴曲《高山》共有四十三中不同谱本。由此,古琴谱在阐释与演奏表达上会引发“述作”问题。古琴演奏吴文光曾指出:“古琴宝库有一百六十多种琴谱谱集、六百多首不同名的琴曲,还有三千多首包括同名琴曲在内的曲目。从这个曲目数量来看,如果说六百首不同名琴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划为创‘创作’,那么三千首曲目中剩下的,我觉得大部分应该归到‘述作’的范畴里,因为同名只是版本不同而已。”①吴文光借用语言学的方法,将减字谱的传承归纳为一个简答的范式,即原创琴曲即为“本文”,通过减字谱记写以后,后人按谱弹奏,受减字谱不记写节奏与音高的影响,演奏版本将出现节奏与感情色彩演奏的不同,对原曲目进行修改,再记写后会形成新一代“文本”,经过传播后,可能形成在“文本”与“本文”之间的相互转换。即出现原始本文、子代文本、子代本文与子代文本的循环之中。

据上述所言,减字谱的记谱特点在于记录演奏手法,而不在于音高。在古琴减字谱只记录演奏手法而不记写音高的前提下,演奏者将目光更多的倾向于演奏表达之中,较多的是在演奏中增添个人对乐曲的理解,从而对原曲进行改动。而不是以原创的角度出发进行全新的创作。

二、西方典型记谱法的记谱特点

西方通行使用的记谱法是五线谱。“五线谱是以记录音乐家确定之乐曲形式世纪音响的物理属性为目的,由调号与音符在五线上的位置先确定其乐谱的音高,其拍号和音符长短符号及其其他符号可以控制器节奏。关于力度和速度更是有标准的术语,每个记号代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甚至是指法、踏板的用法等,有时偶会出现有特殊的规定,可以说钢琴的记谱已经达到了尽最大可能的精确。”②如果将中国记谱法的特点归纳为“音高定量,音值定性”的话,西方记谱法的可谓是详尽周密,最大限度的将音乐旋律形态在谱面中呈现。因此,只要熟悉五线谱的记谱系统,熟悉其音乐记写的力度、速度和表现符号,演奏者是可以依靠个人将从未演奏过的曲目基本再现其原身样貌的。

据上述所言,五线谱的记谱特点在于直接记写音高与节奏。在五线谱的系统中,演奏者可以直接对照五线谱,进行基本符合作曲者创作意图的演奏。创作者也可以直接在谱面进行音乐创作。

三、当代中国“古琴五线记谱法”的记谱特点

“古琴五线记谱法”是由龚一协上海古琴音乐小组集体讨论并设计的古琴记谱法方案。它以五线谱为主体,再用与其他民族乐器基本相同的简单符号组成。但在相当一段的历程中这一记谱法改革并未得到沿用或继续发展。于2020年,林贞出版于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古琴演奏基础教程》才继续将这一体系进行沿用与改革。论及这一记谱法,是由于这是采用了西方题型的记谱特点为主体,再根据古琴演奏特点所特别设立的记谱形式,因此对当代中国记谱法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意义。这一记谱法的特点在于其以西方的旋律记写为主,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适应古琴演奏过程中的指法进行习惯。龚一曾将古琴谱式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文字谱与减字谱,为“奏法谱”阶段,记录了乐音弹奏的位置与技法;第二阶段包括“多行谱”③与“古琴五线记谱,具备显示旋律走向、节奏与奏法的功能;第三阶段是脱离减字谱,直视音谱弹奏,实现“方位概念”到“音高概念”的转变。龚一从古琴的乐器属性出发,认为古琴谱式的发展最终是为了能够直接演奏古琴音乐而服务。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音高、节奏与音色。减字谱以“依葫芦画瓢”的记录方式虽能勾勒出大体的音乐框架,但始终不能直接的记录古琴音乐的音高走向与节奏。为此,1962年上海音乐学院古琴小组集体设计的“古琴五线记谱法”,经龚一数十年的实践应用,出版了《古琴演奏法》以正式推广。后林贞于2020年出版了《古琴演奏基础教程》,在沿用这一系统的基础上,对古琴演奏指法符号上有一定补充,并新编了一系列练习曲方便初学者进入这一系统学习。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大众群体通过科学的训练,充分熟悉古琴的弹奏音位,从而能够直接演奏音乐旋律。他们不仅是为了古琴音乐形态的记录方式更加完善,更在于从古琴的乐器属性出发,结合个人古琴教学经验,力图建构出一套具有实践性的古琴演奏法。

例如在“空弦同弦‘抹挑勾剔’练习”(图1)中。已知古琴空弦固定音高由一弦至七弦分别为C、D、F、G、A、c、d(图2),则在谱例中(图1)则无须记录弦数。对于特定指法组合,在重复部分也省略不记。依照琴曲在弦序进行到末尾会变化指法的规律,仅在变化搭弦位置或弦序进行末尾时予以指法符号提示。演奏者即可根据指法符号和旋律的走向提前安排中指的搭弦位置与相应指法进行弹奏。

图1 选自龚一《古琴演奏法》

图2 选自林贞《古琴演奏基础教程》

古琴五线记谱法至问世以来,以其采用西方音乐系统中的五线谱为切入,曾引起当代学者的诸多讨论。认为奏法至音位,所形成不仅是信息在储存内容与解读方式上的差异,更是思想与文化习惯上的差异;还有学者指出,五线谱代表科学精密,减字谱则给予了演奏者在节奏上的空间。这正式促成古琴形成各种流派与演奏风格的魅力所在。吃相反意见的则认为,受到记谱方式的影响,也正导致了古琴曲目少,受众群体单一。然究竟是古时记谱的“不能”还是“不为”,已难以考证。对于当代记谱的发展趋向进行讨论,才是意义与价值所在。但通过前人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记谱法的成谱方式不同,不仅关系着音乐演奏者对乐曲的阐释与表达、影响创作的作曲方式和教习者的传习方式,甚至影响音乐整体的传习方式与发展限度。本文提及这一记谱法,亦是在探寻中西方记谱法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中,对中国记谱法的发展进行思考。

四、中西方记谱中体现的民族文化差异

以古琴减字谱和工尺谱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典型记谱法,都是没有直接记写节奏,需要在传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口传心授”进行传播。古琴减字谱甚至音高也没有直接记写,需要弹奏者对照所标识的弹奏方式进行按弹。以古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记谱法,其最大的音乐精神内核在于“框格在曲,色泽在唱”,即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腔美所在。正是由于在古琴、二胡或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中,抑或是在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奏中,大量的“音腔”使用,使得在传统记谱中,难以记写本在音乐表现过程中就非精确的音高。由此,记谱法上就难以实现如西方如此紧密详实的标记。这也正是传统音乐的“韵味”所在。也正是在不断的“本文”与“文本”的不断交叠中,不同琴家依照心境与乐曲理解的不同,衍生出的不同谱本,再在教习中,推动了“琴派”的产生。在音高的虚实与润色之间,开启了对于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思考。产生了对于音乐写意而不写实的审美意象。由记谱法所引发的不仅仅是在传习过程中,更是直接影响了演奏者对于乐曲的表达形式。对于作曲者而言,会更多倾向最大限度去扩大原作中还能焕发出的音乐魅力。“只述不作”的作曲方式就应运而生。因此,在我国古代,音乐演奏者们往往只进行改变,而不进行全新的创作,是在传习过程中衍生出了不同琴曲内容所表达的精神情感,从而促成了我国传统音乐共通的“写意不写实”的音乐表达。

相较于中国传统记谱法的模糊性,西方记谱法系统体现了鲜明的精确性与严密性。最大限度的将音乐面貌保存于曲目之中。因此,在这一体系的制约下,西方音乐的“二度创作”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对于不深谙音乐的局外人来说,如没有深刻的演奏经验,要从不同演奏者中感受到演奏版本的不同,是难以依靠耳朵来感受的。即使是具有一定演奏基础的演奏者,也需要对照谱面进行认真聆听,才能有一定的感受。从另一角度而言,也正是由于西方采用严密的记谱方式,音乐旋律可以以物质形式直接在谱面中“生成”。经过系统训练的演奏者,有一定的视唱基础是可以即使在无声环境中,也能在心中对旋律形态有一定的认识。这也是促进了西方音乐中作曲的发展。西方音乐发展仅短短数百年,但却有无比丰富的音乐财富与风格鲜明的作曲家。深究其背后成因,可以说是受到了精确记谱和以旋律为主要记写模式的影响。以音高出发,作曲家可以直接在乐谱上进行创作,而无须进行“按弹”。作曲家可以依照个人情感,对音高进行组织,见见形成个人的作曲风格。也正是在统一且明晰的记谱方式中,西方“个人主义”风格在音乐中也能够体现。强调“版权”意识和鲜明的个人作曲风格,牢牢地为西方作曲家们打上了个人符号。诸如贝多芬的“英雄色彩”、海顿的“诙谐”与肖邦的“浪漫”,与中国传统音乐趋向统一的文化氛围是迥然不同的。

在当今民乐教学活动过程中,诸如二胡、古筝和琵琶等乐器,也渐渐开始使用五线谱或简谱进行教学。“古琴五线琴谱”的创制也是由西方旋律记写为出发的,这一记谱方法的创制,既是为了音高记写的需要,也是为了传习需要。在古琴音乐教习过程中,应用减字谱进行教学,往往需要老师弹一句,学生跟一句,因此常出现忘记演奏位置而中断演奏的情况出现。而以音高为出发,在熟悉古琴音位以后,则可以根据音高和弦数判断出对应的演奏位置,大大缓解了“忘谱”情况的出现。但采用这一记谱法,所带来的将不仅是识读乐谱方式的改变,也将转变古琴的教学模式与对音乐演奏的认识,从而对今后音乐文化认识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谱式在不同文化体系中,不仅影响了不同文化区域的音乐演奏、作曲和传习方式,并在传播过程中,影响了当代记谱法的发展。强调“个人”与“强调统一”的民族文化差异也就此产生。

注释

① 吴文光.古琴音乐阐释略论[J].中国音乐,2009(03):1-6.

② 汪黎明.从古琴与钢琴记谱看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J].民族艺术,2011(02):123-125.

③ 多行谱:减字谱与五线谱并用、减字谱与简谱并用或五线谱、简谱与减字谱并用的谱式。这一谱式以减字谱指示奏法,简谱或五线谱指示旋律与节奏。吴文光又称为“综合谱式”。

猜你喜欢

记谱琴曲五线谱
天然的五线谱
琴曲《幽兰》探微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夜的钢琴曲(六)
从有量记谱法到工尺谱
孩子们的五线谱
作为文化的记谱方式
基于律制、调式、记谱及社会学角度的中西方音乐元素比较
记谱法研究文献综述
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