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入赘婚姻及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2020-07-30谢景芳
谢景芳
[摘 要]:入赘婚姻已在中华大地上延续数千年,解决了当时的一些宗教的和社会现实的问题。近年来传统的入赘婚姻有所增加,既有有利于稳定生育率、降低出生性别比、缓解养老困难的积极性一面;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结合苏州市的具体情况,从外部社会和家庭环境的角度,对所涉及入赘婚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究,以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入赘婚姻;赘婿;心理发展
入赘婚姻是指男方入赘到女方家中所举行的婚姻形式。“入赘”又称为“招赘”,是我国婚姻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一个家庭如果只有女儿没有儿子,那么这种家庭就构成了人赘婚姻的必要基础。入赘婚姻从周代开始历经各个朝代更迭一直延续至今。近年來传统的入赘婚姻有所增加。只是现在的入赘婚姻虽保留着一些传统习俗,但与传统的入赘婚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就当今农村入赘婚姻在心理发展中的影响展开一点粗浅的探究。
一、农村入赘婚姻产生的原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在传统封建社会既是一个宗教的和社会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男性传承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有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无子被认为是人世间最重大的悲哀和不幸,所以为了应对无后问题,民间社会通过入赘婚姻的方式来实现宗祧继嗣,这是入赘婚姻产生的文化背景。就每个家庭而言,入赘婚姻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
(一)男方出赘的原因
对男性而言,出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经济因素、情感因素、自我发展的因素等等。(l)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因贫寒而出赘和贪图女方财产而出赘两种类型。前者的招赘是被动的选择,后者则更多的是主动选择。(2)情感因素。尽管记载非常之少,但男性仰慕女性而上门为婿的现象确实存在。少数男子出赘是被女方美貌所吸引。(3)自我发展因素。自我发展以往常常被忽视,除了基于婚姻本身的因素之外,有时赘婚还成为个体、家族获取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有的招赘婚则是为了获得人口以壮大家族势力。
(二)女方招赘的原因
对女性而言,其招赘的原因同样多种多样,包括宗教原因、情感原因、经济原因等等。(1)宗教原因即传宗接代。缺乏子嗣而无法延续香火、宗祧继嗣是女方招赘男性最主要的因素。 (2)情感原因。常见的女方招赘除了无子而延续香火外,因父母与女儿之间的深厚情感而留守在家招赘,也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 (3)经济原因。有的女方招赘是为了保全家产,维持家业,避免财产流失。此外,极少数情况下,贫穷也成为女性选择招赘的原因。“女幼离母训,绣纽未工,自伤贫而嫁之难,辄从壮则赘之。”缺少劳动力,为了补充劳动力而实行的招赘也时有发生。
总之,婚姻事关着家庭(族)香火延续和种族繁衍,而且还是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开端。《易经·系辞下》曰:“天地氮氯,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白虎通·嫁娶篇》云:“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女性可以因为无子而招致无情驱逐,人们会感慨女性拥有儿子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嫁而有子,女子之庆”。由此可见入赘婚姻的必然性。
二、入赘婚姻在新时期的表现、影响
(一)新时期入赘婚姻的发展
从1979年开始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到近年来二孩政策放开,这一时间段内农村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使得村庄中出现了大量的独女户,这也是引发日后入赘婚姻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撤村建社区的利益分配阶段,很多独生女刚好进入适婚年龄,她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入赘婚姻。
(二)“新型赘婚”的特征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入赘婚姻与传统的赘婚有着较大不同,在婚姻内涵上发生了改变,呈现出一系列新时期的特点。
1、从择偶方式看,传统的赘婚主要是由父母包办,较为注重家庭因素,不注重婚姻当事人的满意程度。而在城镇化进程出现的新型入赘婚姻,大多通过自由恋爱寻找伴侣,更加注重婚姻双方的相互满意度,父母安排已处于次要地位。
2、从婚姻规则上看,传统赘婚中,男方家庭将入赘男子从家族中除名,成为了妻子家庭和村庄中的一员,其子女成为妻子家中姓氏和财产的继承者。在当前的入赘婚姻中,赘婿无须更改姓氏,但婚后所生子女必须采用女方姓氏,这个规矩在入赘家庭中仍然十分看重。
3、传统赘婚家庭的财产权利掌握在女方父母手中,在经济上赘婿需要依附于女方父母。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一般赘婿有自己的工作,家庭中经济的约束力越来越小。
4、传统赘婚重要原因之一是为了解决“女儿户”家庭的养老问题。而随着经济的丰裕和社保制度的完善,新型赘婚中养老需求已经不再是招婿的主要原因。
(三)“新型赘婚”的效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从宏观角度而言,入赘婚姻有利于稳定生育率、降低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改善女孩和妇女的生活环境、缓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无子老人的养老困难。从家庭及个人角度而言,还有以下益处,
1、有利于家庭享受城镇化安置政策。以苏州市为例,苏州市的城镇化进程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撤村建社区”即拆迁安置过程中,根据传统赘婚文化,独女户中招赘女的身份等同于“假子”,赘婿等同于“媳妇”。即独女户家庭通过入赘婚姻,在身份上把“女儿”转化为了“儿子”,在拆迁安置中可享受“儿子”同等的政策待遇。
2、有利于享受村集体经济的福利。苏州市近郊农村一般集体经济实力强、福利好,村集体经济每年的利润分配也是按照户口和年龄等来分红的,独女户不外嫁有利于享受到村集体经济的福利。同时,这些经济利益也会吸引一些男性愿意入赘。
3、有利于改善赘婿的经济压力和生活环境。现实当中,一般家境较差的本地青年或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赘婿的较多。而且人们传统的观念有所转变,赘婿不需要再“以身为质”、更改姓名、放弃义务成为女方家的一员,就使得赘婿的心理成本降低,成为赘婿有利于改善其经济压力和生活环境。
三、新时期入赘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心理成因
虽然“新型赘婚”与传统赘婚相比有了明显的区别,但是毕竟入赘的女婿通常是一件有损“脸面”的事情。而且,这就使得入赘婚姻容易产生关系紧张和心理问题,并由此带来一系列心理疾病。
(一)以利益为主的婚姻,感情基础不够稳固
由于新型赘婚在初始动机上与城镇化进程中的政策利益密切相连,其婚姻的情感基础并不稳固,而且,恰恰是由于婚姻动机上的谋利性考量埋下了家庭危机的种子。当拆迁安置政策发生变动或生育政策发生调整,这些入赘婚姻容易产生内部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当利益实现或消失以后,赘婿的心理容易失衡,往往难以有效调整自身角色并及时融入女方家庭,这也使得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型赘婚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
(二)社会地位底下,赘婿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现在一些村民的观念里仍然还有“男的没本事没本钱”、“女的嫁不出去只能倒贴”等原因才会导致赘婿。赘婿在人们眼中是被歧视的群体,他们被认为是“丢了祖宗脸”、“为生活出卖自己的脸面”,会被周围的人看不起。如果女方家里条件明显比赘婿家里条件好,更是会被别人曲解成“这个男人就是傍富婆”,赘婿的自尊心容易受损,这为婚姻生活破裂埋下了隐患,容易产生各种家庭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情感障碍时有发生。
(三)婚姻关系难以调和
在夫妻感情方面,通常入赘的女婿能力会较弱一些,在婚姻关系中相对处于弱势,常被视为人们口中的“妻管严”。赘婿的情感、自尊需求常常被忽视难以满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难以发挥,男性(或父亲)的权威性难以树立起来。这种情况不利于家庭稳定和睦。而且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多以其岳父、岳母及妻子的意见为主,赘婿在教育子女方面缺少话语权,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产生母尊父卑的情感错位思想。
(四)入赘婚姻的子女容易受到歧视,自尊心受损
入赘婚姻的子女通常随母姓,在学校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歧视、排斥,甚至个别传统观念较强的老师也会对这类学生产生歧视心理。一旦这些学生学业不佳、能力偏弱,很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和矛盾,产生自卑心理,自尊心大大受损。自尊受损,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人格发展的,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产生诸多的心理疾病。
四、积极化解入赘婚姻中的心理问题
(一)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创造和谐社会环境
从社会层面上,积极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舆论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婚姻家庭的辅导服务,强化道德教化作用。从制度层面上,及时肯定婚育新风尚,在不同姓氏子女的继承权、养老等问题上落实新颁布的《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加强制度建设,推崇多种新型婚姻形式。近年来在苏州地区形成了有别于嫁娶、入赘这二种传统的婚姻形式,出现了“二家并一家”的“并家”婚姻形式。即夫妻双方不嫁不娶无需彩礼,婚后小夫妻俩单独组建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周末或节假日去双方老人家探访。随着长期低生育率的延续,这样“并家”的婚姻模式会逐渐增多。
(二)增强夫妻感情,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入赘婚姻如果处理不好彼此关系,家庭中更容易出现纠纷、裂痕。不仅关系到夫妻感情、身心健康,同时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与人格的塑造。一个家庭的结构是否稳定、夫妻之间是否相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与人格的塑造,也为孩子将来的婚姻关系奠定基调。否则孩子未来可能会有较高比例的心理不健康等问题。所以夫妻关系和谐,是家庭稳定的定海神针,有利于创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化解生活中的矛盾,也有利于孩子的成熟成长。
(三)提高赘婿的家庭地位,消除赘婿的自卑心理
婚姻生活需要双方做出努力,方可幸福美满。入赘婚姻更需要夫妻双方的相互体谅、细心经营。作为妻子对赘婿的体恤、照料尤为重要,是入赘婚姻和谐与否的关键;不可仗势凌人、飞扬跋扈,要在父母与赘婿间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理解赘婿的苦衷,帮助夫婿打消顾虑,建立起自信心。作为丈夫,要放平心态,提高自身修养,自觉抵御世俗偏见,消除自卑心理;体谅妻子的不易,积极参与儿女的培育,担负起作为男人的重任。
(四)加强对父亲的身份认同,培养子女的自尊心
现实中赘婿常常会被人小瞧,自我价值感偏低。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长此以往孩子内在的父亲意象就会形成一个说话缺少分量、在家里没有地位的消极父亲意象,影响到对父亲身份的认同。而消极的父亲意象,将带给孩子的影响是缺少行动力和目标,主动性不足,缺乏果敢、伟岸的力量感等等这些男性特质或父性特质。积极的父亲意象是客观、理性、严厉、节制的爱与教育,能使孩子的发展有目标、有方向。父对父亲的身份认同,可以培养子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正是父亲的存在需要体现的意义。
总而言之,入赘婚姻是父系家族制度较宽松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在的入赘婚姻与传统的入赘婚姻有了本质上的不同。而且实践中所出现的类似于“并家”这样的新型婚姻形式,更是与时俱进的选择,能够建立起更加平等的家庭关系,也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家族制度向平权方向发展的趋势。所以对入赘婚姻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促使农村的传统社会结构逐渐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营造出更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城镇化进程中近郊村的招婿婚姻:特征、原因与问题——以浙江福村为例》 陈燃进 戴冰洁 文
[2]《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丽华 文
[3]《青少年的自尊與父母教育方式》林崇德 张文新 文
[4]《父亲与父性的意义》申荷永 文
(作者单位: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