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21-01-13辛颖赵鹏
辛颖 赵鹏
【摘要】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化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68±0.24)分,低于对照组的(3.59±0.29)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两组对比,P均<0.05)。结论:经身痛逐瘀汤加减方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身痛逐瘀汤;临床效果;疼痛评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临床易发多发的病症,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患者经治疗后往往会产生症状反复的情形,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身心承受了较重的负担。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分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9-59岁,平均年龄(47.9±2.4)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7.21±2.45)个月。观察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8.2±2.5)岁;病程1-3.5年,平均病程(27.42±2.31)个月。两组患者均经CT、X线等常规化临床检测,症见于椎间盘病变致窄化,以及脊柱侧弯等;且均合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本次所选患者排除重度心脏、肾、肝功能不健全、甲亢、高血压、贫血等疾病,入选前均长时段口服非甾体类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明差异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行针刺常规疗法,患者取俯卧位,使肌肉松弛,取大肠俞、肾俞为主穴,足太阳膀胱经疼痛、麻木取飞扬、承山、委中、昆仑为配穴。借助26-28号型号的毫针,留针时长定为20-30min,视忍耐度为宜。以腰、臀部及下肢循经为进针顺序。腰部肾俞、夹脊朝脊柱侧斜刺,针刺深度通常为2-3寸,环跳穴行深刺,其余穴位均行直刺,得气后借助平补平泻法,以便维持较重的刺激量。急性期1次/d针刺,待观察症状缓和后,可间隔1d针刺,14d/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疗法。取红花、川芎、当归、没药、桃仁各10g,五灵脂、赤芍、羌活、牛膝各15g,地龙、香附各12g,甘草6g,延胡索20g,桑枝30g。以水煎服500mL,2次/d,分早晚且1剂/d,7d/疗程,合计总疗程为14d。遇寒冷或阴雨天气,患者腰部疼痛加剧可加木瓜、独活,腿部、腰部有针刺感、舌质瘀斑者可加莪术、三棱。
1.3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VAS评分为主,其中,0分代表无痛,10分则代表剧烈疼痛,分数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高。临床效果的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患者疼痛消退,可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患者疼痛基本消退,腰部可以适当活动;无效:患者疼痛未消退甚至加剧,各项指标未见好转。每组总有效率=(本组显效例数+本组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3.0统计学系统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经X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如下表
2.2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如下表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腰椎间盘中软骨版、髓核及纤维环各部分出现症状不一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压迫下,使椎间盘产生纤维环破裂、髓核凸显,并压迫或刺激神经根,使下肢坐骨神经与腰腿产生放射状疼痛的病症。该病多以单、双侧下肢疼痛、麻木或腰部疼痛为临床主要症状。
对于该疾病治疗,假若患者病情相对平稳,通常可运用保守疗法,即药物治疗。从中医学视角出发,对患者行针刺相关穴位疗法,可依托中枢系统调节机体平衡,缓解腰腿疼痛。针刺疗法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培补肾气等方面疗效明显,对照组即运用此疗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身痛逐瘀汤在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等方面疗效显著。其中,川芎可化瘀止痛、活血行气;当归、红花可活血止痛化瘀;牛膝、延胡索、桃仁可强化活血、化瘀止痛。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68±0.24)分,低于对照组的(3.59±0.29)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两组对比,P均<0.05),表明经身痛逐瘀汤加减方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星辉. 身痛逐瘀汤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
[2]罗灿科,李源,向甜.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3):77-80.
[3]羅正良.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1):85-88.
作者简介:
辛颖(1982- ),女,汉族,供职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士学位,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中药学;
赵鹏(1985- ),男,汉族,供职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