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课程线上教学设计与基于学习通的学习效果研究

2021-01-13齐航王光超徐慧玲付晨玉刘学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

齐航 王光超 徐慧玲 付晨玉 刘学

摘要:本文提出以“用户友好”原则建设教学资源、以角色代入式案例引导学生兴趣、“每课必练、以练促学”的课堂外学习监督为一体的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线上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对学生满意度调查,与传统教学班级的成绩对比,验证了在线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并发现线上学习提升了学生优秀率。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记录的学情数据,本文通过对学习页面访问量时间分布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验证了每周作业作为课堂外学习监督手段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教学视频反刍比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识别出学生性别、先修课成绩和课程进度是影响教学视频吸收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对于制定精细化、个性化的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线上教学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线上教学;微观经济学;教学策略;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

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培育重点项目“面向智能时代的经济金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以练促学的本科生《管理运筹学》分类教学方案改革”(202026)

一、问题的提出

庚子伊始,举国战“疫”。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質量,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示,要求高校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在这个特殊的2020年春季学期,高校教师纷纷利用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1-2]。

线上教学相比于传统课堂线下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教师声音清楚、课件展示清晰、软件操作演示直观等;弹幕等实时交互工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匿名互动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参与感、活跃度可能更高;课堂教学内容可回放反复观看学习[3]。然而,线上教学也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4-6]:(1)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上课,生理和心理上均易产生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2)上课缺少课堂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时交互、交流困难;(3)缺乏环境约束,难以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疫情期间大部分课程转为完全线上教学的形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环境约束:来自出勤等教学纪律规则要求的强制性约束以及来自同学、同伴的非强制性约束;(4)疫情期间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长期居家隔离、自主学习的孤独感等环境与心理因素,均可能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热情造成影响,容易导致自制力不足以及学习成绩两极分化。

因此,在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存在时间及空间上相互分隔的情况下,怎么做到在线学习和线下课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清华大学线上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教授认为,高质量线上教学的落脚点仍然是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而不同教学设计的效果也亟待实践检验[7]。

本文以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线上教学的独特优势以及对学生注意力管理和学习行为监督的迫切需要,本文提出以“用户友好”原则建设教学资源、以角色代入式案例引导学生兴趣、以“每课必练、以练促学”督促学习行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设计方案。随着2020年春季学期的结束,本文结合对湖北经济学院《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实证调查了学生对教学方案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了学生学习效果,并统计分析了学生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学习过程行为。本文研究结果为针对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制定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线上教学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培养数理化、工程化、国际化的经济金融拔尖创新人才提出启发和建议。

二、经济学课程线上教学设计

(一)以“用户友好”原则建设教学资源

首先,教学视频是线上学习最主要的资源载体,是线上教学设计的核心。“用户友好”原则最初用于指导电脑和手机软件及网站界面的设计,即要求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出具备高度人性化、简单性、易用性以及即时反馈性的界面。本文使用的线上教学资源的“用户友好”原则是指,不能将传统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安排简单地照搬到网络上,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线上学习所可能面临的注意力不集中、互动交流困难、自制力缺乏等困难,兼顾学习内容的有效性与学习形式的趣味性。这就要求基于对课程内容安排及其难度进行系统分析,完成对教案讲义、课程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优化。

1.对教案讲义进行“权衡取舍”

由于线上视频教学比传统线下课堂教学受到教学时限的影响更大,需要对讲义内容根据重要性和难度进行合理取舍,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本文在《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采取“讲两头,舍中间”的原则对讲义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例如,本文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偏好的六种实例”小节内容的线上教授讲义仅包括易于理解的完全替代偏好、完美互补偏好以及难度最大的厌恶品,而将难度适中的离散商品等三种实例留作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2.对课程课件进行“视听设计”

线上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内容、学生听声音和看课件,学生是直接与教师的声音和课件进行互动的。因此,教学课件制作和播放时要对学生的“视听体验”进行精心设计,从而增强现场感和趣味性。主要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提升:(1)制作课件时注重视觉化的设计。一方面要精简内容、突出重点,减少学生因信息过载而产生的疲劳,另一方面要美化配色,也适时插入符合学生喜好的表情包、插图等,使得一些年轻人喜好的元素变成育人的有效载体。例如,本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较于黑色底色的课件PPT,白色底色课件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上显示地更为清晰醒目,因此对所有课件进行统一的配色调整;(2)课件PPT设置换页的动态效果,讲授过程中利用手写笔增加“动态感”;(3)课件中可适当插播上课铃声、倒计时、观众笑声等音效,模拟课堂上课的体验,同时增加趣味性;(4)录制视频时掌握声音传播的规律,控制语音、语调、语速,进行声音的听觉设计。教学视频尽量保证语调语气的对话感,尽量采用口语,减少陌生的术语使用,保持跟学生自然交流的状态。

3.对教学视频进行“独立封装”

借鉴清华大学所提出的“碎、动、减”的原则,将每一个知识点录制成一段7- 15分钟的“微”视频,并以一条主线将两、三个微视频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的教学视频。通过对知识点的独立“封装”和视频时长的严格把控,最大程度保护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

(二)以角色代入式案例引导学生兴趣

角色代入式的引导案例教学思路主要融合了案例教学法[8]和角色代入教学[9]以及体验式教学[10]的先进理念。通过在教学视频的起始引导阶段,设置具有角色代入感的决策问题情境,使将要讲授的概念或数学模型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避免“陌生感”,突出趣味性。具体的实现手段是,将教学视频通过“先提问、后解惑”的方式进行编排,将理论性的讲授调整为故事讲述,以一条故事核心主线串联起多个独立的知识点。一方面,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可以让学生获得参与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是重要的注意力管理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合理设计章节的引导案例让学生迅速抓住典型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需要注意所设计引导案例的深度和难度比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水平略高即可,问题过难或过于简单,可能使得后续知识点的讲解事倍功半。表1列出了本文在《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设计的引导案例样例。

(三)“每课必练、以练促学”的课堂外学习监督

教学视频时长的限制以及引导案例的加入,势必挤占了教学视频中能够讲授的内容量,因此,还需要设计课堂外的教学环节进行补充。同时,由于在线学习缺乏环境约束,课堂外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行为施加监督和鼓励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经济学课程的线上教学设计,不仅应综合化运用随堂测验、期中考试、课外阅读、翻转课堂等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闭环,还要设计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兼顾对学生学习过程行为及学习结果的鼓励和反馈。例如,本文在《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规定,学生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50%),平时作业(20%),期中考试(15%),教学视频等任务点完成度(15%)综合加权得出。

课堂外教学环节可以包括:(1)课后作业:对于数学深化类经济学课程,应注重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和练习,及时批改并发放错题解析,定期评选和表彰优秀作业;(2)期中考试:根据课程框架体系,每完成一个版块的知识教授后均可以考虑组织线上期中考试并可借助课程QQ群等平台进行匿名答疑,尽量确保学生能在课外发生有效的学习行为,取得可衡量并能及时得到反馈的学习成效;(3)学生互评作业:借助各个学习平台提供的生生互评功能,教师提供每次作业的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通过评分规则来引导学生培养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细节、规范性和严谨性,通过邮件申述环节和被申述人的惩罚规则来培养学生的权益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平意识;(4)课前、课后的扩展阅读资料;(5)翻转课堂等[11]。

三、经济学课程线上教学实践

本节结合在湖北经济学院“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在线教学设计思路。主要采用两种验证和评价方法:一是对实施线上教学的班级开展教学效果满意度测评,以学生主观感受来检验“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學方案的有效性;二是对该课程实施线上教学方式下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相对客观地评价线上教学在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一)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概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湖北经济学院面向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3学分,54学时),以《经济学导论》为先修课,同时它也是《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课程的先修课,在培养方案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该课程是针对低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数学深化类中级课程,边际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方法论频繁使用,学习难度较大。该课程于2018年启动经济金融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建设和国际化课程建设以来,经过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评教成绩突出,课题组老师多次在校级教学技能大赛和教学质量评比中获奖。

(二)线上教学设计方案的学生满意度评价

图1展示了针对线上教学班级30位同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满分为5分),整体来说,学生对于课程的在线教学设计方案以及教学组织的满意度较高(4.53分)。其中,对于角色代入式的引导案例,即“先提问后解惑”的内容安排方式满意度最高,达到4.70分;满意度位列第二的是QQ匿名聊天和答疑的方式;排名并列第三的是教学视频、课件资料以及每周一次的课后作业,满意度均为4.37分。满意度相对较低的是作业错题解析和两次期中考试。可能原因是,错题解析文档是从任课教师的视角出发整理,仍无法及时解决所有同学的疑问,可能采用直播方式进行互动答疑更为高效。

图2展示了在所有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中,学生认为对其学习帮助作用的排序结果。帮助作用最大的资料是授课教师以“碎、动、减”为思路设计的教学视频,帮助作用最小的是英文课件。可见,在教学视频中,教师生动而有组织的讲授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学生认为自学教材或其他资料的帮助作用也十分显著。这一现象暗示着线上学习模式相较于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自学意愿和能力。

(三)线上教学学习效果的学生成绩对比

将2020年春季学期接受完全线上教学的学生中30名学生作为分析对象(简称线上组),将2019年春季学期接受传统课堂教学学生中30名学生组成线下教学班对照组(简称线下组)。控制组间差异的方法包括:两组学生具有相同的男女比例,均在第2学期学习这门课程,并由相同教研组老师教授,学生专业背景和以往所学课程内容完全一致,试卷题型及分值和知识点分布大体一致。

从表2展示的两组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来看,线上组比线下组在均值、方差上均略高;从表3展示的利用SPSS 20.0对两组学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来看,线上组与传统组没有显著差异(p>0.1)。因此,可以认为本课程线上教学实践效果是有效的。此外,线上组的方差略高,线上组优秀率(期末卷面成绩85分以上所占比例)接近30%,可见,本课程的在线教学设计方案对优秀率提升效果明显。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疫情期间采用完全线上教学,学生被迫全面居家自学可能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假设,然而仍需进一步实证数据的支撑。

四、基于学习通平台对学习过程行为的实证分析

“超星学习通”平台是适用于智能手机等多类移动终端的线上学习专业平台,软件后台可以对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后作业完成率、视频反刍比等课堂情况进行自动统计。通过对学生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学习过程行为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从而对本文提出的线上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更为细致、深入地检验。

在《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线上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分为24章,录制了46个教学视频,视频时长最小值为15.3分钟,最大值为47.7分钟,均值为32.29分钟。全班学生视频反刍比均值为75%。以教学视频和课件共同组成了74个学习任务点,全班学生共完成章节学习页面访问总次数为7063次,任务点完成率为97.70%。课程共布置14次作业,作业提交率97.62%,作业平均分95.38;共布置了2次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参与率为100%,平均成绩为73.33分。

(一)学习页面访问行为

课程规定的学习时间是星期三晚上(18:30- 20:10),每周3个课时,每周教学视频在上课时间之前完成录制和上传。班级学生访问学习页面的次数均值在每周七天中的分布如图3所示。可见,由于缺乏硬性约束、师生监督,仅有三成的学习页面访问次数发生在课表规定的上课时间,而星期五和星期六是紧随其后的访问次数高峰。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课程规定每周五晚上截止提交当周课后作业,4月3日之后应学生要求而推迟为每周六晚上截止。更进一步地,本文以学习页面访问次数为因变量,以访问日期(星期一至星期日)、访问时段(8:00- 12:00,12:00- 16:00,16:00- 20:00,20- 00:24:00)为两个自变量,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访问日期、访问时段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学习页面访问次数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模型拟合优度(R2)为0.37。由此可见,“每周必练”的作业教学环节较大程度上实现了敦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避免学习内容积压的预期目的。

针对每位同学所有作业得分的均值与其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现强正相关的关系,皮尔逊r相关系数为0.65,拟合优度(R2)为0.30,p<0.05。由此可见,如果学生能够按照课程设计要求较高质量地完成每周作业,在期末考试中也能取得较高的成绩。因此,“每周必练”的作业教学环节,基本达到了“以练促学”的預期目标,也是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教学视频反刍比

超星学习通平台能够自动记录所有学生在各个教学视频中的学习反刍比(即学生对视频的实际观看时间/原始视频时长)。除了原速播放视频外,学习通提供教学视频的1.25、1.5、2.0倍速播放功能,对应的反刍比分别是80%,67%和50%。视频反刍比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对于教学视频的接受度和吸收率。排除教师语速对学生播放视频速率的影响,本文认为,视频反刍比在67%- 100%之间应是较为合理的范围。如果反刍比超过100%表示学生存在反复收看的学习行为;反刍比低于50%则可以确认学生没有完成该视频全部内容的学习;反刍比介于50%与100%之间表示学生采用倍速观看教学视频,或没有完整收听全部内容。课程学生在46个教学视频中的反刍比均值为75%,可以认为以“用户友好”为原则录制的教学视频的时长和难度是合适的、适中的。

从理论上分析,潜在影响视频反刍比的因素包括:学生i的个人特征(对电子设备观看视频的使用习惯、性别、先修课成绩等)、视频j的特征(时长、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等)以及课程进度等。其中,“先修课成绩”,记为Scorei,为学生在先修课程《经济学导论》中的成绩。“视频时长”采用所录制教学视频的原始时长,记为Durationj。“视频难度”采用专家打分法,由任课教师对每个视频涵盖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主观打分(1-3分表示难度递增),记为Hardj。“课程进度”由按照教学日历依次发放给学生的视频序号来测度(序号1- 46,记为tj)。已有研究认为[12],性别差异可能影响学生成绩和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习惯等,因此还选择了学生“性别”作为自变量,记为Genderi,令0代表男生,1代表女生。

随后,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筛选出影响学生视频反刍比的主要影响因子和相对影响强弱。表4展示了模型拟合结果,模型拟合优度(R2)为0.18。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先修课成绩与视频反刍比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说明学生对经济学类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对其完成进阶的中级课程具有正向激励作用。(2)课程进度与视频反刍比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学生长期居家自主学习线上课程造成的热情消退、自制力下降,从而对教学视频的消化率产生了负面影响。(3)学生性别对模型解释力的贡献也是显著的,女生群体(83.51%)在平均意义上比男生群体(62.64%)的视频反刍比更高。这一结果暗示着,线上教学设计还需进行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改进,要特别关注对男生群体学习积极性的引导和激励。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将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线上教学设计的几点结论和建议总结如下:

(1)教学视频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最为主要的资源和载体,线上教学需要以“用户友好”为原则对教案讲义、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进行优化设计。本文的学生满意度测评结果证实了所提出在线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独立“封装”的知识点讲解、合理剪裁的讲义内容和严格把控的视频时长,设计角色代入式的引导案例,并依据传播学规律对视频和课件进行“视听设计”,均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升知识传播效率的有效手段。

(2)对于数学深化类专业基础课程的线上教学,“每周必练”的课后作业教学环节是加强过程监督、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每周必练”不仅能够有效监督学生按照教学进度完成学习任务,避免学习内容积压,还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行为形成持续的正向激励,使得学生拥有收获新知识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达到“以练促学”的预期效果。

(3)线上教学效果的保证需要依靠多种教学环节和模式的组合,多元教育主体的配合,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自律、自强精神品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线上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考虑教师教授、作业测验、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环节和手段的互补和配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制定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13],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均衡性。同时,鼓励多教育主体的共同参与、密切合作,重点动态跟踪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和思想状态,及早发现问题,及早介入和解决[14-15],同时应适时开设时间管理方法、自主学习方法等的培训活动等,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线上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萑,刘伟,刘丽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在线教学现状与培训需求分析研究———基于全国百所中小学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20,(3):1- 9.

[2]陈实,梁家伟,于勇,等.疫情时期在线教学平台、工具及其应用实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5):44- 52.

[3]王健.疫情危机下的教师角色、行为与素养[J].教师教育研究,2020,(2):27- 31.

[4]王继新,崔永鹏,严友田.战“疫”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的效果和潜在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0,(6):5- 12.

[5]徐瑾劼.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教育体系的应对与在线教育的挑战———基于OECD全球调研结果的发现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20,(6):3- 9.

[6]郑勤华,秦婷,沈强,等.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20,(5):34- 43.

[7]张冲,吴冠豪.工程专业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清华大学“光电仪器设计”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0,(5):104- 111.

[8]郭若艺.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81- 183.

[9]梅宏.“角色代入式”课堂演练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教育文化论坛,2019,(4):125- 131.

[10]邢以群,鲁柏祥,施杰,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从知识到智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22- 128.

[11]郭若艺.基于翻转课堂视角的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模式探讨———以武汉设计工程问卷调查分析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10):314- 319.

[12]郑勤华,曹莉,陈丽,等.远程学习者学习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6):88- 94.

[13]刘和海,戴濛濛.“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学习实践路径:从“因材施教”走向“可因材施教”[J].中国电化教育,2019,(7):46- 53.

[14]羅莎莎,靳玉乐.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危机、成因及其应对———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20,(3):53- 59.

[15]梁文艳,孙冉.教师合作如何提升学生学业成绩?———教师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J].教师教育研究,2020,(3):90- 97.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