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治疗”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突破

2021-01-13雷腾英和佳妮

科教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家庭治疗现实困境突破

雷腾英 和佳妮

摘要家庭教育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及思政课程建设。“家庭治疗”课程教学具有强烈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明确的显性教学与隐性习得多维特征。课程突显出起步晚,咨询技能较弱;外控逻辑影响大,内生动力不足;缺乏知识、理论体系与技术技能的融合教育等现实困境。以强化咨询基础,补齐理论和技术结合的短板;激发内生动力,适度运用外控逻辑;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是未来工作突破的举措与方向。

关键词 家庭治疗 课程 现实困境 突破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7.043

Realistic Dilemma and Breakthrough in the Teaching of "Family Therapy"

LEI Tengying[1][3], HE Jiani[2]

([1]Art School of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3;

[2]MentalHealthEducationandServiceCenterofStudentAffairsOfficeofDaliUniversity,Dali,Yunnan671003;

[3]Faculty of Edu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Basic Education Group,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amily-school-socie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national leve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teaching of "family therapy" has stro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clear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xplicit teaching and implicit acquisition. The course highlights the late start and weak consulting skills; The external control logic has great influence and the endogenous power is insufficient; Lack of integration education of knowledg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echnical skills. To strengthen the basis of consultation and supplement the short board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technology;Stimulate endogenous power and appropriately use external control logic;Changing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and highligh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is the measure and direction of future work breakthrough.

Keywordsfamily therapy; course; realistic dilemma; breakthrough

0引言

目前家庭教育是我們从事教育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重视的微系统,也是教育中倡导“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治疗和家庭教育一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治疗”的课程需要教师有未来的、系统的眼光,教授学生既要宏观的了解其多维特征,又要掌握其理论和治疗技术,两者无一偏颇。家庭治疗的目的是帮助家庭完成与发展相适应的任务和学会应对问题的技能技巧,促进夫妻关系更和谐,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人格优势,实现家庭幸福。家庭治疗的理念来自家庭动力学的研究,兴起的历史还比较短暂。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1][2]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系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从国家层面越来越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课程建设,部分学校将“家庭治疗”课程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咨询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新尝试。“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总体内容包括:跨代式家庭治疗(家庭代际模型)、策略式家庭治疗、叙事性家庭治疗、经验性家庭治疗、体验式家庭治疗、沟通取向的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问题解决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情绪焦点家庭治疗、短焦家庭治疗等理论和技术。通过这些家庭治疗理论和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干预有问题的家庭,从而促进家庭发生某些适应当前家庭功能变化的一类心理治疗方式。

1当前“家庭治疗”教学的多维特征分析

1.1强烈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从专业本身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是一个将来面对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需更多地挖掘专业应用特色,而“家庭治疗”课程作为心理治疗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子课程,需要我们教授者密切关注课程内部理论与技术的区别、联系以及课程整体结构,突出课程本身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探究培养学生掌握“家庭治疗”课程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思路。

1.2明确的显性教学与隐性习得

“家庭治疗”课程是一门理论和技术性相结合的课程,我们教学过程虽有明确的教学纲要性要求等,这些均体现在可衡量和评价的外显教学。同时我们需要看到于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训练机会来习得家庭治疗技术,例如在领会系统式家庭治疗中,他们需要了解这个理论的缘起、技术原理、操作运用流程、治疗效果的评价等。当然,其中有些技能可能当前是无法通过外显的技术运用熟练程度来衡量,但当新的治疗技术掌握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后形成新的图式,使学生隐性习得达到教学的目的。

2“家庭治疗”教学模式的现实困境

2.1“家庭治疗”应用于课程教学起步晚,咨询技能较弱

我们高校中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开办刚开始的时候,一般都属于教育学院管理门类下,很多时候都是按照师范类培养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学生,“家庭治疗”课程教学也采用了此类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案例教学分析、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因此,这就导致我们的“家庭治疗”课程失去了课堂活力和教学特色,从而学生的咨询技能提升收效甚微。我们亟待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开展新的教学改革的探索。

2.2學生受到不平衡的外控逻辑影响大,内生动力不足

由于各高校逐渐将家庭治疗课程纳入应用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培养体系,有的学校在培养方案中将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也有的学校将“家庭治疗”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学时数量不一,教学过程和目标要求不一,教学质量也良莠不齐,从而造成了课程的不平衡性。在对待教学过程松紧程度不一,处于一种外控的逻辑状态。学生在接受家庭治疗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动机不一致,例如有的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家庭治疗是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将来的工作对象可能是青少年、中年人,抑或是老年人,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其家庭背景部分和通过家庭来开展咨询工作),这部分同学往往体现在学习动机较强,会提前对课程的教材进行预习、课程整体框架的了解等,在课程教学中会积极地参与到理论和技术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心理学不是自己真正爱好的学科,其内生动力不足,在课堂中往往带着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体现出自律性较差,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聊天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2.3缺乏知识、理论体系与技术技能的融合教育

这个课程的教学也是在不断进步探索的过程,很多教师会偏颇地认为这门课程仅仅是理论课或者技能课。当老师认为理论课程更重要的时候,他们非常注重家庭治疗的相关理论和历史、相关原理等,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从而忽视了专业技术技能的传授。还有一些“家庭治疗”教师偏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他们认为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时候,又非常重视家庭治疗中的技术和活动,又可能以活动代替课程,从表象上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实际又忘却了本课程育人的本质,缺乏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传授。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导致教和学脱离开来形成了两张皮,学生会对“家庭治疗”课程形成强烈的逆反和倦怠情绪。

3“家庭治疗”课程教学的转变与突破策略

“家庭治疗”课程是提高和拓宽学生心理咨询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4]我们需根据学生对课程和技能的需要来不断地去革新教学方式和手段,补足“家庭治疗”课程中的教学案例短板、教学资源短板、教学方式短板和教学研究短板,提炼出我们在课程特色,这样教学课堂更具有有效性和感染力。

3.1强化咨询基础,补齐理论和技术结合的短板

“家庭治疗”课程中包含有很多咨询理论流派和技术,我们需要整合相关经典理论和一些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并将理论服务于实际应用,注重学科的交叉。一是准确把握“家庭治疗”课程设置及标准的系统性,在理论层面和具体治疗实施技术及环节形成一条逻辑主线联盟,注重理论知识体系的统整性和技术实操并举,形成内在统一的家庭治疗知识系统。二是将家庭治疗与家庭教育学相融合,引进最新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补齐理论与技术结合的短板。例如:教师需要提前梳理所有的课程理论体系,同时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既可以练习家庭个人咨询,也可练习家庭团体咨询,从而巩固治疗的技术技能,最终突出本课程的应用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加强有针对性的把临床治疗案例改变成教学案例在课堂中进行示范。将理论和技术实现无缝隙结合,让学生既能够熟悉治疗理论,也能够习得相关的治疗实操技术。

3.2激发内生动力,适度运用外控逻辑

学生的学习动力既有来自外部控制逻辑的约束,也有来自本身的内生学习动机。外部控制逻辑常常体现为“要我学”的状态。如何为学生提供当前高校所具有的实践技能训练平台尤为关键。

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课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将心理教育咨询与服务中心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第二课堂,让其晚上或周末、节假日借助中心设备和场所,运用自身的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帮助部分学生做发展性心理咨询、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拓展、朋辈团辅或者去社区开展心理服务等途径来拓宽学生对家庭治疗了解的视野。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建构自身对“家庭治疗”知识体系的不断认知、对实践训练的不断练习、对自我能力的不断评估,阶梯式的推进教学,增强自信心。通过适度运用外控逻辑,实现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从而最终契合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3.3转变课程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的思维已经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教师也要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需要将主动权交由学生主动参与和建构知识。建议课程教学做如下改变:

转换“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充分认识到“家庭治疗”课程“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理论知识讲解与技术实践训练相协调统一,帮助学生建构起课程理论的整体思维和逻辑;同时通过技术训练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治疗技术各派别的操作和运用流程,让学生能学用结合,真正内化习得治疗技术。

采用治疗技术专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效。采用治疗技术专题化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成效为最终目标,采用多重互动体验式和案例分析式教学融入治疗技术专题化教学体系之中。具体方式是模拟家庭的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于互动模式中,在活动中洞悉自己的情绪与交往模式,从而更好的应用同理心、共情、理解、接纳等情感去化解家庭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多重互动体验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学中要运用一些教学案例在課堂上进行剖析,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各种治疗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咨询应用能力。

充分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程活力。翻转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师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以及组织者的角色扮演形象,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5]“家庭治疗”课程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程教学环节、实践训练等遇到的问题,给予个性化地指导,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的初衷。翻转课堂教学实施中,采用封闭与开放相结合,有效利用教学时空,让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都有选择性的学习的机会,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交流想法,进行高效互动,多维思维视角下不断对理论和技术进行小结和探讨,使得“家庭治疗”课堂也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实现家庭治疗技术习得。

4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的讨论,针对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家庭治疗”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探索“家庭治疗”课程教学的新路径,为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专业技能培养提供新方向。通过这些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能力,将促进本课程教学总体活力的转向。课堂中蕴含了一种教学氛围和教育理念,让“家庭治疗”的教学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治疗”正能量的气息,从而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家庭治疗理论和技术的目的。作为授课教师需从各个方面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出发,将“家庭治疗”课程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让学生真正掌握家庭治疗理论和技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EB/OL]. [2016-8-20].http://www.gov.cn/ xinwen/2016-08/20/content_5101024.html.

[2]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向[J].教育研究,2018,39(09):139-1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 [2020-5-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2006/ t20200603_462437.html.

[4]潘柳燕,刘延云.体验式教学:《家庭治疗》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17,(07):65-68+71.

[5]杨江平.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疆高校学生学习方式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喀什师范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1):221-223.

猜你喜欢

家庭治疗现实困境突破
家庭治疗对躯体化障碍临床效果的干预研究
国内外青少年药物滥用家庭治疗的研究回顾与反思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家庭治疗在社区戒毒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精神疾病家庭治疗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