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2021-01-13陈钧王军杰

科教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陈钧 王军杰

摘要在专业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为新时代高等院校开展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艺术类院系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本文通过对现有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内涵以及现状进行梳理与评估,归纳出相关经验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特色性、浸润式的艺术类“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艺术类院系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7.007

Educate People with Aesthetics and Educate People with Culture

——Explorationontheconnotationandpracticeof"curriculumthoughtandpolitics"inartcollegesanddepartments

CHEN Jun, WANG Junjie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hich reasonably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teachingprovides anewideafor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carryouteducationinthenewera.Artcollegesand departments haveinherentadvantages in"curriculumthinkingandpolitics".Thispapercombsandevaluatestheconnot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xisting art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building a three-dimensional, all-round, characteristic and infiltrating new model of ar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art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要优先发展、先行先导。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德智體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与根本任务。这为高等教育工作明确了新的历史坐标,但同时更赋予了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专业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建设则正是结合新时代国家教育发展需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多渠道、多手段发挥高校教育力量、强化高等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尝试与机遇,为新时代高等院校开展育人与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艺术类院系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艺术院系的专业课程教育不仅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对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因而艺术类院系的“课程思政”实践是以“思政教育”为目标主线,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艺术类专业课程有机地串联与结合起来,能够解决长期在人们传统认知中源于专业课程工具化、知识化观念的泛化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专业课程二者之间的割裂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功效,形成全员育人的良性局面。

1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自全国高校各艺术类院系响应号召,开启推进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以来,艺术类专业教师已通过自身实践对“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一定努力。这些尝试和探索努力挖掘艺术类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并结合艺术类课程本身的专业特色,通过科学有效的课程设计和重建,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政治教育导向与专业课程固有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就宏观层面来看,各艺术类院系均着眼于如何探索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功用,实现高等教育育人效果最大化的探索。就微观层面而言,各艺术类院系在实际操作上存在一定差异。当下艺术类院系正在推进的“课程思政”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以通识教育为平台,以专题式教学为形式。此种类型以上海大学的系列课程最为典型。其中的“时代音画”就是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的成功实践。该类课程紧扣“时代之问”,汇集相关艺术类领域专业的精英共同就同一论题进行专业解读与授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跨学科、跨文化视野的历练,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时代音画”脱胎于上海最具人气的通选课“大国方略”,通过音乐、美术等文化作品,引导90后大学生读懂中国、感受时代,形成家国情怀,这是上大探索全员育人、在通识课程领域启动“课程思政”教学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音乐如何革故鼎新?中华民族危亡之时,艺术家如何唤醒中国魂?步入新时代,我们如何奏响“红旗颂”?“时代音画”课程每节课的主题看似讲授音乐等文艺作品,实则鲜明地扣住了时代进程中的中国主题。这些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作品,有的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有的记录着近现代史上中国从落后挨打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课程既以时代发展为遵循、又主动回应学生关切,引导新一代大学生了解国情、关心国情、思考国情,进而将国家“大势”与个体“内在”更好对接。

以专业课堂为战场,以专业知识传授为路径。该类“课程思政”实践深度发掘艺术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强烈的价值导向与思政因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由教工党支部的九名教师党员牵头,对“课程思政”进入专业课的必要性与方法进行多次探讨、反复研究,尝试将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运用到工作中,根据绘画系的专业优势,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在不影响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的前提下,将党的理论学习与《二维构成》专业课程相结合,同样开辟了一条“党建+专业教学”的新思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民族舞蹈小品编创》课程,教师在课程教授中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为什么人?”“舞蹈艺术怎么为?”“舞蹈艺术创作关注什么?”“舞蹈艺术创作怎么提高品质?”以及“舞蹈工作者成为谁”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倡导学生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无愧于时代”的创作理念。鼓励学生们积极关注身边的现实主义题材,努力成为时代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舞蹈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丽、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具体的课程教授中,苏娅菲老师有意识地在课程中植入了价值观塑造的“因子”。通过指导学生观看纪录片《国家相册》、学习强国APP中“人物”板块等内容,挖掘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先进事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舞蹈的语言去讲述和呈现这样的题材。如此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同样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洞察力,强化了艺术创作者的时代责任感、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了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深度融合,达到了价值传播与知识传播的有机统一。而在“中国古典舞教学法”这一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设计当中,围绕明其理、精其式、得其法三个方面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对动作背后的方法与文化学习与梳理,理论结合实践,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正能量”的传递。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运动,能够感悟,切身体会到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与祖先智慧的伟大。

2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分析

尽管已经有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尝试和实践,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实践尝试,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建设在推进过程中也同样有问题需要突破和进一步探索。

艺术专业教师自身思政知识素养储备不足。在传统的艺术类教育体系中,“重专业教学、轻思想政治”的情况较为普遍。艺术类专业课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造成专业课的思政功能和专业教学本身就没有很好的衔接,艺术类专业课教师自身思政教育的经验和能力往往不足。在以往的学习、工作中也常常将思政知识的培养建设置于次要地位。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艺术类专业课教师存在思政知识储备不足,了解不深入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其在课程内容建设中的困难,更无从谈起如何将二者有机融合的问题。

艺术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认知存在偏差。作为一类概念不断更新、推广时间较短的课程改革、发展尝试,“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对艺术类专业教师而言仍属于不熟悉的范围,部分艺术类院系的专业课教师们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存在偏差。当前许多艺术类教师虽然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持中立或基本赞成的态度,但实际上对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或仍然处于弱势,多数教师较为匆忙地以“教学需要”的名义开展了或指导了近似于“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但实际上这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内涵并不完全理解。还有一些教师出现浮于表面、过于生硬和刻意的强调讲授的情况,甚至存在“我教授的内容就是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所以学生学习该技艺的过程就是课程思政”这样的认知偏差。

缺乏成熟、可借鉴的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建设案例。由于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实践中可复制、易推广的经验还比较缺乏,已有的相关课程建设案例也未能对此提供足够的支撑,使得专业教师们缺少相关的授课经验和技巧,也少有机会针对相关话题参与更深入的学习与研讨,这使得艺术类院系的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践积极性并不太高。课程思政实质上是要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但是有一些教師仅了解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堂的任务,但对最适合本专业与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未能形成完整的思路,对于如何推进相关教学并无更多把握,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切入点,课程的设计和创新则更是无从谈起。

3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发展路径和努力方向

提升艺术类院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因而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实施课程思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太高的艺术类院系,针对艺术类专业教师对于思政元素了解偏少、认识较为单一等问题,更需要多渠道、多手段地帮助专业课教师增强政治理论修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同时要通过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或示范加强艺术类院系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与领悟,指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自觉意识,不再把“课程思政”作为一项强加的额外任务,而是能够正确把握“课程思政”和育人的关系,将“课程思政”作为教书育人的本质和必然要求来看待。同时以学生的课堂反应作为调节标杆,保障教师“课程思政”理论的“足量供应”,促使师生共建的“课程思政”模式建立正向的发展机制。

深挖、善用艺术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艺术类课程包罗万象,既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专业技艺的教授。不同艺术门类中涉及的思政元素也有所不同。这些课程根植于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之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基因、价值追求,这也就意味着艺术类院系专业课教师要深挖、善用艺术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之美等,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教学实践,从而提升艺术院校立德树人的效果。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学实践,决定了“课程思政”绝非生搬硬套地说服式教育,而是要通过善用、巧用思政元素,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将思政元素转化为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匠人精神、塑造价值观的载体巧妙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立体化、全方位、特色性、浸润式“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政元素的有机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美、感受艺术美、解读艺术美、传承艺术美的过程中,增强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艺术类院系学生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多方资源。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的建设来自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专业课任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因此对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理论教育与沟通、交流是极为重要的。但除此之外,“课程思政”的建设必须与学生的反向反馈建立联系,并及时做出举措方面的修正。艺术类院系的学生身心年龄偏小,“重专业、轻政治”的情况较为普遍,其呈现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学生,这就对艺术院系专业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高抬头率,确保“课程思政”富有实效。当然,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推进还需要学校各层面资源力量的调动与保障。如学校可以依托各院系开展“课程思政”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统筹协调调整课程设置,使各院系的“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互相促进。此外,考核评估机制的建立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中之重。考核评估机制能够给予教师以课程安排的基本标杆与学生积极表现的基本评价模式参照,在完善教学管理模式的同时改善“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现状,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开展艺术院系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增开一门课程或增设一项活动,更不是课程“去知识化”,而是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等手段,挖掘各门艺术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可利用的各项资源进行融会贯通,使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的持续发展建设将有力地拓展艺术类院系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艺术类课程的德育美育功能,实现专业教学中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的有机统一。

课题来源: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艺术类院系‘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SZ19001)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