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自信的科学引领
2021-01-13黄莹莹
黄莹莹
(合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力量。”[1]理论自觉引领文化自信,两者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这是总结我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深刻认识。近代以来,我国不断遭遇外敌入侵,国人逐渐丧失了文化自豪感和文化方向,心态随着国运衰弱愈发自卑。马克思主义传入后,打破了文化自卑,促使国人在自省中奋起。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与时俱进,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理论指导下,在党领导人民历尽近百年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实践,先后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再次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并使中国人民走向文化自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迈向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实现文化自强。
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点燃了文化自信的勇气
1840年以后中国遭遇外侮,从那时起,“天朝上国”在国人心中的自信就已跌落神坛。毛泽东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抗日战争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2]国运衰败导致文化自信的丧失,文化悲观主义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中国样样不如外国,科技、制度、道德、文学、艺术甚至身体统统赶不上西方。例如,陈序经认为,“中国文化事事不如欧洲,中国文化非彻底和完全西化,不足以自存”[3]。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甚至提出了抛弃本土文化的“全盘西化”论,“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路”[4]。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先后出现的一系列变法图强的实践,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等,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孱弱的旧貌,中华文化也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当时的思想界对此一片迷茫。牟宗三甚至说:“我不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旁观者”[5]。
十月革命的胜利带给国人“以俄为师”的巨大启示,它使中国人相信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未来应该走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理念不谋而合,更增添了国人的信心,使国人摆脱了文化上的焦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这一思想,提振了国人文化复兴的信心,使国人重拾文化自信的勇气。因此,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来,中国人的精神已经从被动变为主动。”[6]“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既纠正了‘五四运动’中的一些偏见,又反对全面西化,不仅解决了中国社会向何方去的问题,也解决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6]
2 革命文化的诞生滋养了文化自信的地气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和文化历史的自我认知和肯定”[7]。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促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掌握了先进理论武器的中国共产党在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孕育了具有光荣事迹和革命精神的革命文化。它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思想上自觉结合中华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中华文化创造性的转化。革命文化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在追求民族复兴伟大目标中,创造出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核心,在实践中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化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和吸纳能力,可以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中重生,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在近代中国延续并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的发展。
文化自信不仅表现在对本民族创造出的优秀文化心存敬意,还表现在对文化所蕴涵的人的积极精神状态的肯定与共鸣。革命文化在革命进程中孕育形成,在历史演进中积淀,其核心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民族复兴的价值追求和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等为内容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不但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进程中激励着仁人志士勇往直前,而且成为整合和凝聚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曾说:“为什么我们要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下进行过去的斗争,克服困难和艰辛的革命及其胜利?这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8]革命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且为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厚的养料。“向革命先烈学习”“走新长征路”“红色江山”“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词句已经融入百姓日常话语体系之中,成为国人文化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精神也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干事创业、艰苦跋涉、战胜困难的动力,滋养了文化自信的地气,坚定了国人对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信心。革命精神呈现出的中华文化崭新风貌是中华文化登上世界舞台的闪亮名片,也日益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重走长征路后曾这样称赞道:“我是沿着长征路线来朝圣的。‘长征’不仅是英雄主义的无敌史诗,而且其意义更加深远。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9]。关于中华文化的光明前景,毛泽东同志早在1949年的新年讲话中就曾充满希望地预言:“中华民族被人视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高度文化的民族国家出现于世界。”[10]
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全面建设。面对饱经战乱、贫穷落后的中国,毛泽东不无清醒地认识到:“除了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悠久的历史,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小说《红楼梦》等等,许多地方都不如别的地方,不能以它们为荣”[11]。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即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也无法使国人坚定文化自信。在强烈的文化自立意识的驱使下,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迅速恢复国民经济,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经过30年努力终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从而使中国在世界真正站稳了脚跟。在取得惊人建设成就的岁月中形成了以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清正廉洁为代表的中国精神激发了亿万中华儿女建设国家的热情。在党的“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指导方针的推动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Toynbee)就曾盛赞中国的成就:“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12]虽然期间一度出现了否定传统文化的“文化大革命”,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不仅让人们更加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且也开启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重启了遭受文革破坏的文化自信的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掀起“文化热”,西方文化凭借其发达的科技和现代化优势,强势冲击着本土文化。社会上一度出现贬低中华文化,全盘西化的思潮。正如电视片《河殇》中指出的:“既把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也把革命的红色文化全部否定,总之是要放弃自身的文化,去搞‘全盘西化’,要奋力去拥抱‘蓝色文明’”[1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党必须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的高度自觉。有鉴于此,社会学家费孝通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立即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化自觉是“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14]。他认为,文化自觉就是要客观看待和满怀信心地发展中华文化,既不能自我封闭,复古守旧,拒绝外来文化,也不能全盘西化,抛弃、背叛传统文化,要重视、平视和正视有着五千年根基的中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使中华文化之树开枝散叶,结出累累硕果。因为“中华民族文明成功应对了历史上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是唯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优秀的古老文明”[15]。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文化还创造出人类文化史上由衰落走向复兴的民族奇迹。而带来这一奇迹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底气,奠定了文化自信底气的根基,是引领中华文化走向未来的重要基础。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自信的朝气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郑重提出“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自信,是更基本的,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民族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有关的重大问题。”[16]194“在当今世界上,说哪个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可以自信,那么,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7]“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8]这些论述从概念、意义、主体和未来等方面揭示了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这是党中央总结长期的文化实践,进行缜密的理性思考得出的深刻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带来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这些话语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复兴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是新时代引领中华文化从自信走向自强的“定向盘”。因为“当今世界并没有偏离马克思描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所以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19]。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仍然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主线。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提供了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了正确指引。
文化自信,不仅包括人们对本民族既有精神家园的信心,而且也是对文化发展前景未来的信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6]207。目前正在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五千年来文明发展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6]195。文化自信就是要回顾历史,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充分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充分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就是要关照现实,充分发扬革命文化和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创新精神,充分激发革命文化和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在新时代产生清晰的回响。给文化自信注入朝气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马克思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杰出的思想文化成就,丰富自身历史。马克思的理论可以永远保持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以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1]。
当今中国,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文化领域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模糊、核心价值观迷失和传统文化断裂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破解?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自信的科学引领,首先表现在方向引领。我们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领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键是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待人类社会与自然,引导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其次表现在价值引领。我们应该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和创造力的转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教育水平,让中国文化不断铸就新的辉煌”[20]。让人们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享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幸福,自觉加入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列,不断为文化自信带来新的活力。这亦是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20]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锋日渐增多,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高度理论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引领,发挥马克思主义“催化剂”和“定向盘”的作用,才能不断引领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