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表征、危害及治理策略

2021-01-13张天浩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史实虚无主义传播者

张天浩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1]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智化”的同时,也给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可乘之机,显现出历史解读选择化、历史史实边缘化和传播方式娱乐化的表现特征。其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利用人工智能散布了众多形式多样,否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谬论,造成了歪曲历史史实、弱化历史认同,否定历史结论、曲解历史价值和宣扬西方文化、消遣中华文化的危害。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并着力强调党史教育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2]。为此,对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需要坚持科技与法治相统一,建立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坚持科技与教育相统一,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体系;坚持科技与文化相统一,打造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文化生态。

一、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表征

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在人工智能载体上散布有关言论,“否定人民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试图以乱史而达到社会主义改旗易帜之目的”[3]。这些谬论从“线上”这个“无形”的空间进入到生活这个“有形”的大门后,影响着大众对历史史实的客观评价,影响着意识形态安全。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特征如下。

1.历史解读选择化:以技术之衣遮蔽虚无之实

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首要症候就是历史解读选择化。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智能程序和智能算法等智能技术对历史史实进行打扮,披上了选择性的欺骗“外衣”,以炫酷式的技术之衣掩人耳目、混淆视听,以实现虚无历史史实之意图。如在所谓的学术研讨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打着以技术考证史料和发掘史料的幌子,对历史史实进行选择化的组合,甚至通过智能技术捏造虚假历史史料,用他们收集到的所谓的“新史料”企图颠倒是非,迷惑大众,颠覆历史。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以技术之衣遮蔽虚无之实,对历史解读进行选择性传播,导致人们在人工智能的“智化”生活中变得盲目,也让智能技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扮演着比历史史实更为重要的角色。换言之,人工智能时代确有必要在允许智能技术应用于历史教育时,瞪大眼睛看清楚它的利弊,同时明确技术变革不是数量上增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技术生态变革。否则,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对历史选择化的解读可能把历史史实置于危险的境地,乃至衍生出缺乏历史根基和道德约束的历史文化。

2.历史史实边缘化:以可视之技遮蔽虚无之实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极有可能使强调个人与效率、数据与效果等内容得到青睐,而使在传统历史教育中无法实现“量化”与“可视化”,却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历史史实边缘化。由于人工智能是个不透明和存在未知变数的技术,它可能给历史教育带来意料之外的价值冲击。也正因此,如果历史教育中使用的智能技术越多,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的可乘机会就越大,人们对历史史实的了解就会越少。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还抓住了智能平台对资本、流量等追求和需要的目的,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的可视之技对历史史实进行随意的排列组合,将历史史实随意融入到弹幕、表情包、网络游戏、说唱歌词和低俗视频中,专门创造出具有吸引大众观看欲望的热门推送、恶搞视频和低俗动漫等,通过朋友圈、微博、知乎等进行转发推送。这种打着技术之衣的幌子随意裁剪重组历史史实,以凸显资本、流量和边缘历史史实的做法,看似是在满足大众的需要和企业对资本的追求,实则是利用人工智能炫酷的技术之衣遮蔽了历史虚无主义者企图边缘历史史实的目的。如此一来,看似可视化的人工智能平台可能成了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的“栖息地”,他们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的“片面美化”技术,开始了对历史史实的任意改造,割裂了大众对历史史实的整体认知,这不仅让大众忽略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内在逻辑和当代启示,还衍生出众多披着技术之衣以偏概全、以支流代替主流的可视化“新历史”“新表情”“新游戏”等,破坏了历史图景的真实呈现,并形成崇古非今、今不如昔的不良导向[4]。

3.传播方式娱乐化:以多边之法遮蔽虚无之实

传播方式娱乐化是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以多边娱乐之法遮蔽历史虚无主义的又一显著表现特征。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历史史实进行着形形色色的装扮,让虚无的历史意向和观点隐藏到娱乐的外衣之下。同时,历史虚无主义者还从当下大众关注度较高的娱乐节目、选秀节目、流行文化和网络游戏等入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霸占屏幕,散播嘲弄历史事件、丑化历史人物的言论,其虚无手法也更为多元、表现形态也更为灵活。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正是基于大众对娱乐的追求,披上了娱乐的“伪装”、戴上了流行的“面具”,开始了对历史史实的娱乐消遣,不少庄严肃穆的历史事件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雄都被他们编造成一个个“笑料”,在人工智能平台上推送传播。他们以生活和学习的“快乐之名”对智能技术本质的扭曲、对历史史实的娱乐和对革命英雄进行娱乐化消遣,实则是利用智能技术对历史史实进行遮蔽式虚无。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利用人工智能重组、可视等技术让革命英雄和历史事件陷进娱乐的漩涡,不仅让大众逐渐专情于人工智能的可视化技术之中,还让大众在短暂的精神快慰中模糊了对历史真相的认知。很有可能导致娱乐化的历史成为人们的价值所取,而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史实则会被人们“淘汰”,这既违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不符合智能技术的本质,更不利于人类的进步[5]。

二、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对大众的影响不断加深,引发大众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发生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大众化也让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借助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互动性、超时空性和个性化等特征,争夺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主导权,这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消极影响。

1.歪曲历史史实,弱化历史认同

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人工智能丑化革命伟人和国家领袖,过分夸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失误,否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人工智能时代,大量丑化国家领袖、嘲讽革命英雄、否定社会主义事业、割裂改革开放前后时期等虚无的历史史实信息,在虚拟世界中大肆传播,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历史史实的认同感,使客观真实的历史史实在人工智能环境中变得“虚无缥缈”,让历史史实陷入了“歪曲化”“翻新化”的历史语境中。概言之,那些试图歪曲历史史实,弱化历史认同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利用面向生活和学习的娱乐化技术,让大众潜移默化地“爱上”智能技术带来的快乐,开始沉浸于智能技术带来的娱乐性,而忽略了历史史实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极大地削弱了大众的历史认同,还让历史教育面临历史文化认同流失、历史价值认同离散、历史话语认同消解等困境[6]。

2.否定历史结论,曲解历史价值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人工智能时代历史教育的根本立足点。然而在智能算法发挥主导作用的人工智能场域中,传播的历史结论、历史价值和历史内容等是基于人们的日常浏览喜好而推送的,导致大众习惯并沉浸于算法提供信息的便捷中,丧失了主动查询、搜索与辨别信息的主动性。长此以往,那些被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精心设计过的“大量片面迎合用户喜好但意义缺失的信息内容充斥于网络空间”[7]。而这些基于用户偏好推送的海量信息往往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特别是“改头换面”的历史结论和历史价值的信息推送,给大众带来了精神荒芜和价值紊乱。同时,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还通过利用“蒙太奇”“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随意裁拼历史、解构历史、假设历史、歪曲历史,企图从逻辑演绎层面和价值建构层面重构一个新话语体系,以愚昧僭越文明、恶俗调侃崇高、假象遮蔽真相、支流取代主流[8]。此外,他们还会乘机抓住一些APP的技术漏洞,对受众接收的内容进行重新洗牌和推送,导致历史虚无主义随着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操纵的“热门推送”不断走进大众视野。如此一来,客观的历史史实、先进的革命英雄和真实的历史结论则会在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的阴谋下让位于历史虚无主义,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价值观念则开始腐化人们,腐蚀着大众的思想观念[9]。

3.宣扬西方腐朽文化,消遣中华文化

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是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基础。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者主要通过宣扬西方文化、消遣中华文化的方式阻断大众对中华民族历史及国家历史的认同。具体体现为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操作内嵌于APP背后的智能运算,打破信息的传播内容和方式,一方面向大众传播西方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等内容,另一方面对中华文化、“四史”等采取回避式的筛选。同时,历史虚无主义者还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大肆宣扬和营造西方节日和西方文化,并选取特殊的案例、色彩和图标等,来证明西方政治制度和西方文化给世界人民带来的“进步”。更有甚者,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上,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各种伪证消遣中华文化。由此看来,缺乏价值理性和把关监管的算法推荐,不可避免地让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借机宣扬西方文化,消遣中华文化,结果造成了价值冲突、失序,撕裂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共识[10],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维护和巩固形成了威胁。

三、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策略

人工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必须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建立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体系,打造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文化生态,进而还原历史语境、创构历史意象、丰富历史表意,确保科技创新进步与意识形态安全同向同行。

1.坚持科技与法治相统一,建立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监管体系

人工智能不是法外之地。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在人工智能场域的渗透,必须依法加强对人工智能的治理力度,严惩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者。首先,加强人工智能的法治队伍建设。“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1],推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赢得话语主动权。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力度,确保能够及时切断历史虚无主义在人工智能平台的扩散与传播。另一方面,还需定期对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维护和管理人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以帮助他们在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法规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及时曝光隐匿在人工智能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其次,确保人工智能领域法治的全面普及。全面普法是建立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的关键。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管理的法规体系,通过党纪国法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有效监管和治理[11]。同时,负责人工智能平台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更新人工智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开展人工智能法治工作人员的法律普及和安全排查,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公司的主体责任,携手共建法治的人工智能空间。最后,成立人工智能监控的法治机构。建立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监管体系,还需成立监控历史虚无主义的法治机构,有效监控相关平台更新的信息,以应对部分人工智能平台存在的“灰色地带”。此外,还需不断提升大众的法治素养,及时抵制和举报隐含有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

2.坚持科技与教育相统一,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体系

历史和实践都已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指导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科学理论,还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最有效的理论武器。新时代,人工智能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是也让历史虚无主义有机可乘,给历史信息、历史史实和历史思维留下了话语表达歧义化和歪曲化、认知效果碎片化和囫囵化、分析逻辑阻滞化和缺失化等问题[12]。所以,只有通过人工智能平台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体系,才能教育大众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更好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人工智能平台的思想建设。当前,智能媒体、智能算法和智能技术等已经全方位地进入到了历史文本、历史数据、历史教学和历史传播中[13],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网络平台等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引导大众坚定理想信念上出实招、见实效,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并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帮助大众理清历史史实,看清历史虚无主义的阴谋。其次,筑牢思想政治教育防线,构筑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防御体系。为了进一步借助人工智能的“智化”科技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亟待将人工智能“智化”科技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这也是新时代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举措。因为人工智能“智化”科技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智化”科技吸引大众,两者的结合是当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形态与新动向[14]。提升人工智能“智化”历史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的过程,不仅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高质量地完成对历史史实的客观传播,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观点给予及时纠正,还要对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舆情给予准确辨别,以实现技术逻辑与问题驱动的辩证统一[15]。如借助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著作原始文献、《毛泽东年谱》、亲历者对毛泽东著作写作及演讲情形的回忆等铁证,去揭穿《〈毛泽东选集〉真相》的谎言与虚无,还历史以本来面貌[16]。最后,要积极引导大众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理论指南,也是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武器。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着力推进唯物史观的教育,培养大众形成认识历史问题的科学思维,特别是要教会他们辨析历史真伪、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为什么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及“中国为什么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此外,还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

3.坚持科技与文化相统一,打造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文化生态

红色文化是人工智能时代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资源。人工智能平台要充分认识用红色文化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深挖红色文化对建设网络文化生态的价值,建设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文化生态。首先,紧扣时代主题,注重榜样宣传。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英雄人物,“这些直抵心灵的榜样力量是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良药’”[17]。人工智能平台应紧扣时代主题和红色文化,理直气壮地宣传党史人物,对大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工智能平台的运营者应时刻关注智能程序运行与智能平台中的价值导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毛泽东诞辰”“邓小平诞辰”和“雷锋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毛泽东、邓小平、雷锋、白求恩和焦裕禄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领袖和榜样进行宣传,让人工智能平台成为缅怀领袖、认同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平台还可通过“革命英雄面对面”“青春正能量点赞”等文化活动来加强对英雄人物、模范榜样及历史事件的宣传,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营造健康的人工智能文化氛围。其次,加强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存和结合的新范畴,是对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从问题解决中找寻凝聚人心、改变中国的强大精神力量。人工智能平台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人工智能平台中的引领作用,全面宣传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历史进程和时代价值,让大众在感受祖国伟大中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最后,创新人工智能平台的文化传播话语。人工智能平台还需关注大众喜爱的话语,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探索“人工智能+社会公益”“人工智能+疫情防控”等新模式,注重在传播模式中加入文化场景和文化话语,使大众在沉浸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史实虚无主义传播者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档案的源、流及相关史实辨析——以清末民初东蒙史事为例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贵族政治”与“君主独裁”
——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