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2021-01-13林于良杨渝玲
林于良,杨渝玲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向往的美好社会状态,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内在矛盾始终难以克服,形成了社会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极“积累”,而“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1](P744)等在无产阶级一极积累的现象,人类所向往的共同富裕始终难以实现。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近代以来,由于腐朽的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长期遭受贫困和落后之苦。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华民族探索过各式各样的道路,均以失败告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始终坚持实现共同富裕,在百年实践中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巨大奇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的崭新命题。这一命题具有深刻的内涵,其重要特征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实现共同富裕之所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特征,是因为它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呈现,不仅是中国人民心中共同的期许,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显著标志,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价值追求。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富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征,每一个历史时期人类都在追求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富裕。社会主义社会同以往社会形态最根本的区别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其著作中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样态,是“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富裕”[3](P115)的共建共享的公有制社会。尽管这一朴素思想包含共同富裕的愿景,具有进步意义,但脱离了社会化大生产和人的物质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说,空想社会主义成了“平均”和“贫穷”的社会主义。显然,这种社会主义是难以长期生存发展的。马克思在吸纳空想社会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共同富裕的内在矛盾,提出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同古老陈旧的生产方式相比,资产阶级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P36)。然而,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共同富裕的实现,相反,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始终难以调和,导致资本驱动力的衰退,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马克思曾就资本主义发展困境进行过专门的阐释,揭示了资本逻辑主导下生产的内在矛盾。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性是逐利,资本主义生产以商品为物质载体,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要实现无限增殖的目标,势必要求剩余价值最大化。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这就要求剩余劳动最大化。因而,资本家千方百计地压低工人工资、加强对工人劳动时间的控制和劳动过程的监督,这样工人的实际收入不断减少而休闲生活时间又不断被挤压,导致工人的实际交换能力不断降低。但商品本身不是资本,商品只有卖出去,才能转化为资本,因此,几乎每一个资本家又“希望其他资本家的工人成为自己的商品尽可能大的消费者”[5](P403),希望在其他工人那里实现商品交换,完成资本增殖。显然,最小工资同最多消费是绝对矛盾的,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和社会的生产过剩。此外,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对生产的限制、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也十分明显。从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来看,资本为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会不断压低工人的工资,这样剩余价值就不断提高、可变资本不断降低,从而使剩余价值率不断提升,而剩余价值率是剥削率的反映,剥削程度也在不断加重。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矛盾势必导致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马克思认为,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才有可能“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6](P222)。
2.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
促进现代化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百年大党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7](P35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敏锐地意识到,要改善人民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1927年至1947年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四次土地革命,帮助广大穷苦农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此后,党中央围绕让人民群众“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8](P661)进行了积极尝试。尽管遭遇“自然灾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挫折,但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深化理论和实践创新,逐步认识到贫穷和平均不是社会主义,将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到社会主义的本质高度进行理解[9](P373),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先富”带“后富”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既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又坚持发展生产力,因为“如果放弃公有制,即使生产力发展起来,将只是极少数人富裕,形成两极分化;如果不发展生产力,即使有了公有制,将只是共同贫穷”[10](P210-211)。
沿着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从区域性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到新世纪的整村推进扶贫,再到新时代的精准扶贫,始终坚持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高度,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绝不能动摇”[11](P466)。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12](P7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13],强调“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4],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理论与实践表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特征。
二、新时代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挑战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征程上,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我们有坚实的基础,但是也面临现实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中国式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障覆盖面持续提升,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尤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效率与公平的两难问题和新发展阶段对共同富裕提出新要求等亟待回应。
1.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崭新的文明形态。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亟待解决,区域间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仍然较大[15]。应该指出的是,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现阶段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16],并且这些问题在发展中正逐步得到解决。
一是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从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看,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则较为缓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从南北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看,南方地区明显高于北方地区。此外,有些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也比较大。这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就出现了比较差距,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缩小这种差距,实现各区域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此,党和国家一方面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以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另一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加强自我“造血”功能的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驶入快车道。但由于基础薄弱,比较差距依然存在,在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上依然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为明显。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强劲的增长,但从总体上看,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仍然较大。从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来看,较高的收入差距不利于低收入群体消费意愿的释放,而社会成员较低的消费意愿又影响内需的培育,进而影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切实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让人民收入水平增长取得明显实质性的进展,实现共同富裕。三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仍较为明显。如果国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就会制约共同富裕的进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日益完善的分配制度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显著提升,但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31元,比上年增长6.9%。尽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此外,同经合组织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再分配政策对收入差距缩小的贡献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7],因而,充分发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调节作用,将收入分配差距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四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共同富裕以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础,核心技术创新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征,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国崛起首先是依靠自身实现科技崛起,这是走向现代化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期。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一些重大科技领域实现了突破,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面临“卡脖子”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逆全球化思潮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下被不断放大[18],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仍需进一步释放。
2.效率与公平的两难问题面临新考验
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无法回避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拷问,因为既要保持高质量发展又要保持社会公平是十分困难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效率和公平的内涵在不断深化,人们的期待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共同富裕。随着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因此,必须构建科学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确保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具体而言,当前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保障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保障的领域还不够全、保障的层次还不够高。在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中,基本养老金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成员最为关注、惠及面最广、所需资金量最大的项目。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在基本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待遇方面还有较大差距[19],特别是对农民的保障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社会资源和机会分配的均衡性问题突出。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行政手段在资源和机会分配方面的垄断容易造成市场的扭曲,从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在社会资源和机会分配方面还存在不少行政垄断问题,制度性不公平问题仍然存在[20],经济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高于经济较落后地区,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显著优于乡村居民。此外,在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多层次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公共保障资源的分配还不尽合理。三是社会治理面临潜在挑战。贫富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实践不断取得成效。但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仍有待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新发展阶段对共同富裕提出新要求
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实现共同富裕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共同富裕有不同的期待。中国共产党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既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又跳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奋勇前行。在这个过程中,党对实现共同富裕,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世界奇迹[21]。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将进入新发展阶段”[22]。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要求不断深化共同富裕的内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推动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良性互动,对共同富裕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解决温饱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共同富裕的主题;改革开放后,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物质财富增长的需要日益向多元富裕拓展;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的富裕愿望已由“量”的简单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共同富裕不仅表现为物质财富的增长,其内涵至少包括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发展、全体社会成员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等方面。共同富裕关键在“共同”,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24](P66)。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现有条件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实现,不能有歇歇脚的念头,唯有团结一心、砥砺奋斗、奋勇前行,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要求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认识到“平均”式共享社会财富将导致共同贫穷,为此,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因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开始显现。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中的“共同”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共享发展、注重社会公平,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公平、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成为必然之策。三是要求不断拓展共同富裕的领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立足基本国情的内生性现代化道路,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原创性现代化道路,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经济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国防军队现代化等纳入远景规划目标,科学规划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阶段性目标和路线图。与此相适应,共同富裕的领域也应不断深化,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实现全面进步,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三、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征程上凸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的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厘清新时代中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主要挑战的基础上,要采取有针对性、有实效的重大举措,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规划共同富裕;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发挥制度优势,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支撑。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规划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最大的政治优势,历史反复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挑战的法宝。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最高领导力量,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保障全体人民参与发展过程、分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纵观世界上无法真正在减贫事业中推进共同富裕的国家,要么是执政党主观上没有坚守执政初心,要么是为了赢得选举或其他各种原因而放弃了共同富裕的初心。因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规划共同富裕,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奋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向来加强顶层设计。人的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终极发展目标,也是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如果脱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向,即使共同富裕在诸多领域取得进展,也是不全面的。因而,只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确保不同领域的制度设计沿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向发展,确保共同富裕政策措施的连续性,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共同富裕是百年大党道路创新的重要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外延在新发展阶段有了新的注解,并不局限于物质财富的提升,而是要逐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这个重要目标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松实现的,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进程中逐步破解各种现实问题和挑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新发展阶段,要坚持系统观念,以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和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动态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在“变局”中开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局”。
2.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创性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在应对危机和促进发展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根据唯物史观,尽管说经济因素不是历史过程中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25](P592)。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有效地激活了资本的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因此,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激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一是在破除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中提升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推进共同富裕,首先要实现富裕。尽管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部分短板和弱项,但这正好是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综合作用,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运用资本既提升效率又增进社会公平,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基础。二是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意味着中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实现增长,更要成为全球现代化发展的原创中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摆脱以往在全球化科技链、价值链、技术链等方面的低端地位,建立自主科技创新体系,切实增强发展动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三是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增强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新发展阶段,要围绕公共服务的短板重点发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赢得人才优势;要着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要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发挥制度优势,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支撑
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可以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治理效能。一是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形成更加完善的分配制度体系。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展差距等方面具有基础性的制度支撑作用。新发展阶段,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逐步强化分配领域的法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收入分配制度的作用,确保收入分配秩序科学合理地运行。二是优化社会资源和机会分配格局。在社会风险防范、基本生活保障、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社会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要加强总体规划,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协调各方力量参与社会保障事业建设,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和机会分配格局。同时注重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共同富裕制度体系。三是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要巩固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充分考虑城乡、区域发展上的差距问题,建立相对贫困的长效识别和保障机制,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