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2021-01-12杨杰英
杨杰英
摘要:随着城乡分化,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导致了父母与小孩分离开来,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独自成长的留守儿童因为从小缺少父爱或母爱,造成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道德品行也不能受到家长的正确教导与指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严重的会导致留守学生误入歧途。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严重,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的必须使命。如何有效地进行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教育者们所需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对举措
引言: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身心各方面都是关键的塑形时期。在这一阶段,是属于孩子的黄金发展期。但是有这样一种群体,他们位于偏远的农村中学,是留守儿童,没有家人的陪伴。学生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易出现焦虑、没有安全感、缺爱、孤独等心理问题。同时,当地的经济水平有限,很少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疏导室。以此,本文叙述了留守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成因,并给出对策,望能对社会薄弱群体给予慰藉。
一、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存在缺乏安全感、缺爱等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学生长期和父母分离,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造成这样的学生从小就缺失父母陪伴,得不到父母的爱。如若感受不到爱,就会极其没有安全感,造成敏感脆弱。特别是女孩,对于以后的婚姻、家庭会惧怕,形成悲观的观念。
2、存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低下的问题
留守学生很少与父母进行联系,平时父母也非常的忙碌,只能通过仅仅的电话沟通。可是,父母由于长时间没有看到孩子的成长,不知道从何去入手关心,只能询问成绩,造成了许多留守学生的反感。越来越不想和父母沟通,因为在这短暂的电话交流中,并没有给予想要的心理安抚。长期下去,让学生不愿交流、交朋友,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低下。
二、造成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缺失家庭教育,感受不到家的温暖、父母的陪伴
根据相关报道指出,大部分留守学生和父母长时间分离,一年到头只能与自己的父母见一到两次面。在中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很少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管教、教育。学生缺少了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以至于让农村留守中学生在成长中显现严重问题,造成学生心理问题频发。
2、处于农村,人们思想观念落后
大多的农村教师没有受过专业院校的训练,也没有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储备。这些教师对于建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只重视于书本知识的理论讲授,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关心较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也很少,几乎没有。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缓解与治愈。
3、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配备心理健康中心
现在,农村中学的心理疏导室内部的环境都十分的简陋,一间房子里,只有一张课桌,一把椅子。基础设施不完善,让学生感受不到浓厚的疏导氛围。并且,心理疏导室里也根本没有配置专任的心理疏导教师。这种举措,无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关注的学生,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条件展开。
三、如何有效进行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
1、学校要积极创建专门的心理疏导室
留守中学生正是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是学生道德、品行、性格、习惯、心理培养的重要时期。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比普通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得多。应如何尽最大力量帮助他們在这个关键时期健康成长是学校需要去思考的。因此,学校应设置针对留守学生专门的心理疏导室,让专门的心理教师对留守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农村中学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缺乏。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对已有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师的培训,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留学生建设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对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有效地缓解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
2、创设形式多样的排解负能量心理的教学活动
学校还可以加强留守学生与父母的电话联系。让学校的留守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保持定期的固定的电话沟通。比如:一周至少两到三次。学生在与长期见不到面的父母进行固定的电话联系,增加彼此之间情感,有助于关系进一步的良好建立,避免产生巨大的矛盾与隔阂。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进行联系,告诉他们学生的情况,学生的心理变化,让父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生活心理状况和学习状况。让父母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在打电话时,有话可以聊,有可以知道如何去关心的方面。
3、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节来缓解学生心理上的不良情绪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很多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通过与伙伴之间的交流,更容易温暖留守学生缺失爱的心灵。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在外面的草地上、操场上进行发现探索学习。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一起学习、一起玩耍。遇到难题的时候一起解决,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互相给对方鼓励。这些相似的家庭情况的留守学生之间更容易形成友谊,在心理上也更容易信任彼此、互相依靠。
结束语:
帮助农村留守中学生创建一个良好、友爱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待解决和思考的。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开设相关的心理疏导室,切实地帮助学生从心理上得以释放情绪。积极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伙伴朋友,以此来抚慰本就受伤的心灵。教师应积极做好本班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陪伴者,给予身心的抚慰。愿这样的群体可以积极阳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尹德福.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