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政权时期女将军胡辇考

2021-01-12张敏

关键词:辽代政治生活名号

张敏

摘 要:胡辇为辽政权时期萧思温之女,景宗睿智皇后萧绰之姊,因辽政权时期命妇的封赠制度及史书的行文之原因,《辽史》等史籍中出现的“皇太妃”“王太妃”“齐妃”等称谓,实际均指胡辇。因政治联姻的需要,景宗保宁初,胡辇适太宗次子齐王罨撒葛,罨撒葛死后,改嫁韩德让堂兄弟韩瑜,具体时间不详。统和十二年(994)胡辇受诏抚定西边,期间愿以蕃奴为夫。胡辇因自身的政治、军事才能,加之镇守西北立有战功,势力逐渐坐大,引起了以萧绰为首的势力集团的猜忌与不安,对之进行打压,加之利益分配上的冲突以及胡辇与萧绰的个人恩怨,最终导致二人反目,胡辇结兵以篡,兵败被囚,并于统和二十五年(1007)六月,被赐死于幽所。

关键词:辽代;胡辇;政治生活;名号;婚姻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2-0006-07

胡辇是辽政权时期萧思温之女,景宗睿智皇后(承天太后)萧绰之姊,适辽太宗之子齐王罨撒葛。统和十二年(994),胡辇受诏统领大军镇守西北,统和二十四年(1006)被幽于怀州,统和二十五年(1007)六月,被赐死于幽所。《廿二史劄记》云:“则此皇太妃不惟有辟土之大功,且有靖边之长策。其幽死也,又以何事?后妃传内当专立一传,乃并无其人,何也?”{1}《廿二史劄记》提出的疑问也为现在治辽史者所关注,如邱靖嘉、齐伟、李锡厚、孙进己等人,对胡辇名号、婚姻、功绩以及死亡原因等均有分析考订,{2}但仍有不解之处。时至今日,胡辇之议题仍有可论之者。本文拟在前贤基础上,对胡辇政治生活、名号、婚姻等若干问题略陈管见,敬请方家教正。

一、胡辇之死始末

《辽史》记载:统和二十四年(1006)五月初一,“幸炭山清暑。幽皇太妃胡辇于怀州,囚夫人夷懒于南京,馀党皆生瘗之。”{3}统和二十五(1007)年六月,“赐皇太妃胡辇死于幽所。”{4}《辽史》卷四十五《百官志》:“皇太后祗应司。领皇太后诸局事。知皇太后宫诸司事。皇太妃祗应司。皇后祗应司。近位祗应司”,{5}“著帐户司。本诸斡鲁朵户析出,及诸色人犯罪没入。凡御帐、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皇太子、近位、亲王祗从、伶官,皆充其役。”{6}从上述史料中的顺序排列看,皇太妃地位仅次于皇太后,可见地位之尊崇。胡辇作为皇太妃最后却被幽禁赐死,学界对其死因均有所论及。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因谋帅其众奔骨历扎国,结兵以篡萧氏。萧氏知之,遂夺其兵,命领幽州。”{7}萧氏指承天太后萧绰,骨历札即北阻卜耶睹刮。从这段史料看,应该是胡辇试图结兵反对萧绰,所以才被幽禁赐死。那么,胡辇作为承天太后至亲,位尊显要,为何要结兵以篡且如何有能力结兵?这要从胡辇西征说起。

(一)关于胡辇西征

《辽史》关于辽圣宗统和年间西征阻卜、绥靖边疆的记载中,出现了一位女将军——“皇太妃”。统和十二年(994),“诏皇太妃領西北路乌古等部兵及永兴宫分军,抚定西边”,{8}又有“夏人梗边,皇太妃受命总乌古及永兴宫分军讨之,挞凛为阻卜都详稳。凡军中号令,太妃并委挞凛”{9}的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亦载:“八月庚辰朔,辽太后命皇太妃领西北路乌古等部兵及永兴宫分军,抚定西边,以萧达兰督其军事。”{10}关于这位领兵西征的“皇太妃”的身份,李锡厚先生从西北路招讨司的角度出发,以《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契丹供奉官所云国中事以及《耶律元妻晋国夫人萧氏墓志》为依据,认为领兵抚定西边的是承天太后之女,亦即萧孝穆之母而非胡辇。{11}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

首先,一般来说后世在追述某一人物时,都会按其最高官衔或封号,萧孝穆之母墓志《秦国太妃墓志》载:“重煕癸酉岁,王追册为魏王,妃册命为魏国太妃。……乙亥岁,……王再追册为晋国王,妃进册为齐国太妃。……壬午岁,进册为秦国太妃”,{12}则“秦国太妃”应为萧孝穆之母的最高封号,故史书在记其事迹时应称为秦国太妃,而非齐国太妃,如《耶律元妻晋国夫人萧氏墓志》称“母齐国太妃”,{13}究其原因,该墓志撰于重煕七年(1038),而萧孝穆之母于重煕四年(1035)进册齐国太妃,至重煕十一年(1042)才进册“秦国太妃”,故该墓志称“齐国太妃”而非“秦国太妃”。萧孝穆之母的墓志以“秦国太妃”为名,而不以“齐国太妃”为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同样,萧孝穆之母被称为“齐国太妃”还见于《辽史·游幸表》:“重煕十年(1041)八月,帝(辽兴宗)射虎于医巫闾山。幸外祖母齐国太妃之帐。”{14}辽兴宗之母为圣宗钦哀后,钦哀后与萧孝穆为一母同胞,故此处的齐国太妃当为萧孝穆之母。按《秦国太妃墓志》所载,重煕十年萧孝穆之母还未进册为“秦国太妃”,故此处亦称其为“齐国太妃”。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契丹供奉官所云国中事:“萧氏有姐二人,长适齐王,王死自称齐妃。”按李锡厚先生的说法,此处之齐妃即萧孝穆之母。然细品《长编》之意,萧孝穆之母在嫁与其父之时,其父已被册封为“齐王”,萧孝穆与钦哀为一母同胞,按《辽史》所载,钦哀摄政后才追封其“父为齐国王”,{15}且辽政权时期国号王爵分为“一字王号、国王王号、两字王号”,{16}三者之间存在着高低不同的等级关系,{17}不能混谈。

《辽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均载领兵抚定西边的是“皇太妃”,如前所述文献从未称萧孝穆之母为“皇太妃”。至于胡辇的称呼,《辽史》明确载有“皇太妃胡辇”之称,又因其曾嫁太宗次子罨撒葛,罨撒葛被封为齐王,所以胡辇又有“齐妃”之称。故李锡厚先生以《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契丹供奉官所云国中事以及《耶律元妻晋国夫人萧氏墓志》为依据认为领兵抚定西边的是萧孝穆之母一说并不正确。

其次,墓志对于萧孝穆之母多有“淑慧无方,柔嘉有章”{18}的描述,并无其策略西边、领兵出讨的记载,如果真有其事,对于如此战功,墓志绝不可能失载。且齐妃领兵出征是在圣宗统和时期,而萧孝穆之母于重煕年间才进册为齐国太妃,从时间上看也是说不通的。

另外,齐妃出征时率领的是永兴宫分军。永兴宫设置于太宗时期,据《高嵩墓志》载,胡辇在永兴宫中具有选拔官吏、举荐官员的权力:“公(指高嵩)系永兴宫,于是皇太妃录而委之。”{19}乾亨八年(986),高嵩在胡辇举荐下被授予“永兴宫汉儿都部署,检校司徒”{20}之职,而胡辇曾嫁太宗次子罨撒葛,如果说太宗死后,其所置的永兴宫被其子罨撒葛所继承,而罨撒葛死后又由其妻胡辇所掌管,那么这一问题则顺理成章。而萧孝穆之母与永兴宫之间,文献暂无发现二者之间有任何交集,可见受诏率领乌古部族军及永兴宫分军经略西边的齐妃为胡辇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李锡厚《辽朝的边防》一文由“其子萧孝穆等人继承她在西北地区的事业”而推断领兵经略西边的齐妃是萧孝穆之母一说,更是无从谈起。虽然“世选制度在西北路招讨使中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这一传统贯穿着有辽一代的始终。”{21}西北路招讨使一职,继萧挞凛之后先后有萧图玉和萧孝穆等人担任。萧挞凛、萧孝穆都是述律后弟阿古只一系,隶属同一家族,萧挞凛之后,齐妃又在西北镇守多年,而此时,继任西北招讨使的并非萧孝穆,而是萧图玉。一直到开泰二年(1013),萧孝穆才任西北路招讨使一职,所以萧孝穆继承的并非其母事业,而是家族事业。

综上,从人物称呼、墓志所载事迹、与永兴宫之间的关系以及西北路招讨使一职的继任情况来看,史书所载领兵经略西边之役的齐妃为胡辇无疑。

(二)胡辇的功绩

西北部族一直以来都是威胁辽政权的不安定因素之一,其中以阻卜为最。统和十二年(994),圣宗下诏胡辇率领乌古部兵及永兴宫分军讨伐之。之所以派遣胡辇领兵,与胡辇手中的权势不无关系。胡辇曾嫁罨撒葛。罨撒葛曾被贬西北戍边,势必在西北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自己的势力。罨撒葛死后,这种势力很可能就把控在胡辇的手中,所以胡辇自称“齐妃”,很有可能也是笼络罨撒葛旧有势力的一种方式。《高嵩墓志》载:“公系永兴宫,于是皇太妃录而委之”“皇太妃以侍从以来,岁月弥远,遂具章疏,荐为表仪”,{22}可见胡辇在永兴宫中有一定的地位并掌握了部分话语权。加之胡辇本身也具有一定军事、政治能力,习知军政,谋划筹备,史载:“统和间,皇太妃出师西域,拓土既远,降附亦众。”{23}胡辇在抚定西边的过程中,采取了“亦战亦抚”的策略,不仅夺取土地,还善于收买人心。胡辇知人善任,萧挞凛能征善战,故“凡军中号令,太妃并委挞凛”,给予萧挞凛充分的信任。

胡辇受诏出征之后捷报频传。统和十五年(997)三月,“皇太妃献西边捷。”{24}《续资治通鉴》亦载:统和十五年(997)三月甲申,“河西党项乞归附于辽,辽太妃旋遣人奏西边捷,由是辽之西路拓地益远。”{25}不久,“阻卜铁剌里率诸部来降。”{26}为了震慑诸部,胡辇上书要求设置边防城,《辽史·地理志》载:“镇州,建安军,节度。本古可敦城。统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27}《续资治通鉴》载:“达兰以诸部叛服不常,上表乞建三城以絕边患,从之。”{28}这一记载与胡辇上书奏置边防城当为一事。在胡辇和萧挞凛的主持下,镇州、防州、维州三个边防城得以设置,并进行屯田,移民戍边,使三城成为了西北军事重镇。《辽史·地理志》载:“选诸部族二万余骑充屯军,专捍御室韦、羽厥等国,凡有征讨,不得抽移。渤海、女直、汉人配流之家七百余户,分居镇、防、维三州。”{29}后以镇州为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学者认为:“辽在漠北的霸权大抵一直持续到辽代末期,三城的建筑可以说是奠定了辽在漠北的地位”,{30}可见胡辇对于稳定辽政权西北边疆有着很大的功劳。

建州置城后,萧挞凛“俄召为南京统军使”,{31}而胡辇在统和十二年到二十二年(994-1004)之间一直在西北镇守。在这十年里,阻卜、室韦等部不曾发生过一次叛乱:“统和间,皇太妃出师西域,拓土既远,降附亦众。自后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驭远人之道。”{32}而胡辇之后的守将萧图玉同样镇守十年,西北却叛乱频出,由此可见胡辇出可以攻城略地,守可以让一方安稳,其才能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胡辇平定边疆,战功赫赫,史书中却所载甚略,与之一同抚定西边的萧挞凛因为跟随胡辇迎击党项,“以功加兼侍中,封兰陵郡王”,{33}而胡辇却无任何封赏的记载,《续资治通鉴》云:“疑太妃后以罪死,当时没其战功耳”,{34}令人可叹。

(三)胡辇赐死之原因

胡辇的政治、军事才能以及手中所掌握的势力,加之其在西北的多年镇守,使得胡辇颇具影响力,其身后亦不乏追随者。永兴宫汉儿都部署、检校太保高嵩就是其一。如前所述,高嵩是经由胡辇选拔、举荐而任官,统和十七年(994)高嵩病逝,胡辇“仍命保静军节度一州官吏,设礼飨以祭之。”{35}胡辇既可以举荐人才,又能命令一州官吏,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由此,胡辇集团不能不为当权者所忌惮。所以,承天太后和辽圣宗一开始选派胡辇平乱西北部族时,就派萧挞凛为主帅进行督军。萧挞凛“字驼宁,思温之再从姪”,{36}亦是承天太后家族中人。当辽政权西北局势趋于稳定之后,胡辇声望与日俱增,这从胡辇与萧绰反目之后,亦能集结兵力以篡中即可看出。

《续资治通鉴》载雄州北关城巡检赵延祚所答边事情况:“国母之妹曰齐妃,与其姊不协,国所遗金帛,皆归于国主及母,其下悉无所及,望自今榷场贸易,稍优假之,则其下获利,必倍欣慰。”{37}这里所说的“国母”指承天太后萧绰,齐妃指胡辇。齐伟认为作为至亲的二人之所以不谐是因“齐妃召侍蕃奴达览阿钵于帐中”,遭到承天太后的反对致使二人产生矛盾,{38}此事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契丹国志》中亦有记载,这也是胡辇与萧绰之间的私人恩怨,与二人的反目也有一定的关系。而《续资治通鉴》所云“国所遗金帛,皆归于国主及母,其下悉无所及”,说明胡辇与萧绰两大势力集团之间还存在着利益分配的问题,因无其他史料可证,其中详情尚不得知晓。

统和四年(986)六月,宋辽战争结束后承天太后萧绰班师回朝时,“皇太妃、诸王、公主迎上岭表,设御帐道傍,置景宗御容,率从臣进酒,陈俘获于前,遂大宴。”{39}这里的皇太妃当指胡辇无疑。同年九月丙寅朔(初一),圣宗皇帝纳后,“皇太妃以上纳后,进衣物、驼马,以助会亲颁赐。”{40}胡辇与诸王、公主迎接班师回朝的承天太后,并且作为长辈还在为圣宗筹备婚庆,这足以说明此时的胡辇还活跃在政事之中,与圣宗和承天太后的关系也比较和谐。可知在罨撒葛死后,胡辇接手其势力,并在胡辇的经营下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以胡辇为中心的势力集团,影响甚大。胡辇集团的坐大引起了承天太后势力集团的猜忌与不安,对胡辇的打压也比较严重,引起胡辇的不满。且胡辇集团与承天太后集团在利益分配上有所冲突,更加之胡辇与萧绰的个人恩怨,最终导致二人反目,胡辇结兵以篡,兵败被囚。

胡辇被囚之后,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尽一切办法通过近侍逃走:“近侍刘哥、乌古斯尝从齐王妻而逃,以赦,后会千龄节出首,乃诏诸近侍、护卫集视而腰斩之。”{41}这里的齐王妻,应该指的就是被幽于怀州的胡辇。之前的谋乱中,胡辇的同党已经被处置,但是胡辇依然有能力串通侍卫试图逃走,正是由于这一动作,使得承天太后害怕胡辇东山再起,不得不痛下杀手,赐死胡辇。

胡辇被囚的同时,囚夫人夷懒于南京。夷懒是萧思温之女,也是承天太后之姊。景宗即位后,采取联姻的形式拉拢皇族,安抚诸王,太祖少子李胡之子赵王耶律喜隐被景宗妻以皇后之姊夷懒,以期安抚。可是权力欲异常强的耶律喜隐“轻僄无恒,小得志即骄”,{42}皇帝宣召却时时不至,保宁六年(974)四月,景宗“怒而鞭之,由是愤怨谋乱”,{43}被贬之后复召,并于保宁九年(977)六月授西南面招讨使。然而,喜隐于乾亨二年(980)六月再次谋反,这次被囚于祖州。乾亨三年(981)夏五月丙午,“上京汉军乱,劫立喜隐不克,伪立其子留礼寿,上京留守除室擒之。”{44}这次军事平叛之后,为了彻底清除喜隐势力,萧绰于同年七月把喜隐之子留礼寿推上了断头台。乾亨四年(982)七月,又“遣使赐喜隐死。”{45}丈夫与儿子相继被杀,夷懒不可能无动于衷。《契丹国志》载:“王死,赵妃因会饮毒后,为婢所发,后酖杀之。”{46}《续资治通鉴长编》亦载:“王死,赵妃因会饮寘毒萧氏,为婢所发,萧氏酖杀之”,{47}明确记载了夷懒的报复行为。史料并未记载夷懒的其他情况,但是从夷懒与胡辇同时被囚可以推断出,胡辇和夷懒应该是联合起来,里应外合反对萧绰,最后事败被囚。

至于孙进己先生所认为的,因萧绰过于宠信韩德让,其做法已经出格,胡辇出面反对,或拟结党破坏此事,触犯太后之怒,故而被赐死。{48}这一说法并无任何史料证明,无法让人信服,存之以备考。

二、胡辇名号争论

关于胡辇,史书无传,其事迹零散见于各处,其中,关于胡辇的称谓,更非单一,有“皇太妃”“王太妃”“齐妃”等。《辽史》《宋会要辑稿》以及石刻中{49}均称胡辇为“皇太妃”。陈汉章《辽史索隐》谓“皇太妃”当作“王太妃”,{50}《辽史》2016年修订本亦取其说。{51}邱靖嘉认为,在汉文化中“皇太妃”是授予先皇妃嫔的一种封号,而胡辇为承天太后之姊,地位尊贵,大概契丹人误以为“皇太后”之姊当称“皇太妃”,这可能就是胡辇受此封号的由来。而且胡辇称“皇太妃”的例证均出现在圣宗即位以后,故皇太妃之称实属契丹人汉学知识粗陋而导致的名号误用,并认为陈氏之说实属臆测。{52}

遍检史料发现,“王太妃”之称谓只是存在于校勘记中,皇太妃之称谓还是占大多数。笔者以为胡辇被称为皇太妃并非是契丹人汉学知识粗陋而导致的名号误用,陈氏之说也并非臆测,而是有原因的。陈氏之所以认为“皇太妃”应当做“王太妃”,主要还是从胡辇之夫罨撒葛而来。罨撒葛为太宗次子,会同元年(938),封太平王,景宗时封齐王,爵位为王,其妻胡辇为王妃,故其死后,胡辇当为王太妃,这一点毋庸置疑。史料无载胡辇有后,依据辽政权时期命妇的封赠制度,胡輦的封号应是从夫而封。罨撒葛死后,景宗追赠其为“皇太叔”,尊号比齐王这一爵位封号要高。按照辽政权时期外命妇获赠封号不限从夫、从子,而是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来看,胡辇因其夫罨撒葛之封号而被称为皇太妃,是顺理成章的。

至于有学者所云:“胡辇被景宗收为妃嫔,景宗死,遂按例立为皇太妃。”{53}因为无从根据,于史料无案可循,故孙进己也说:“此事不见《辽史》记载,只能存此一说备考。”{54}邱靖嘉也认为:“按此说并无任何文献依据,不足取信。”{55}

《续资治通鉴长编》《契丹国志》称胡辇为“齐妃”。《续资治通鉴长编》:“萧氏(承天太后)有姊二人,长适齐王,王死,自称齐妃,领兵三万屯西鄙驴驹儿河。”{56}《契丹国志》记载相同。{57}这两处史料中的“齐妃”,应是胡辇自称的延续,主要为了行文明了。

可见,“皇太妃”“王太妃”“齐妃”都是史书中胡辇的称谓,之所以会出现称谓不同的情况,与辽政权时期命妇的封赠制度以及史书的行文有关。

三、胡辇的婚姻考述

关于胡辇婚姻,史料中记载比较明确的是与太宗次子罨撒葛的联姻。罨撒葛(935—972),辽太宗次子,辽穆宗同母之次弟。会同元年(938),封太平王。景宗时封齐王,保宁四年(972),病疽薨,赠皇太叔,谥号钦靖。胡辇母亲为太宗长女耶律吕不古,胡辇所嫁为太宗次子罨撒葛,契丹婚俗中,姑舅表亲比较普遍,不论行辈,皆可通婚。所以,胡辇与罨撒葛的婚姻属于契丹社会中典型的舅甥婚。

史载,“时帝(景宗)初践阼,多疑诸王或萌非望”,{58}景宗即位之后仍对皇族诸王觊觎皇位之心如此警惕,可从侧面暗示其即位过程并非如之前史料记载如此顺利,应当是有皇族成员与之竞争。结合景宗保宁元年(969)三月,“太平王罨撒葛亡入沙陀。己丑,夷离毕粘木衮以阴附罨撒葛伏诛”{59}以及罨撒葛在穆宗朝时就曾因谋反被“贬西北边戍”{60}可知,罨撒葛实际是景宗即位过程中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后因争夺皇位失败,不得不逃亡。

景宗即位后,出于诸方面的考虑,利用北汉向留在甘州故土的沙陀施压,使得罨撒葛走投无路,不得不回到契丹。{61}回到契丹之后,景宗免释其罪,并“进封太平王罨撒葛为齐王。”{62}为了把控和安抚罨撒葛,将扶持景宗即位的萧思温之女胡辇嫁与罨撒葛,可见胡辇与罨撒葛的这场婚姻是典型的政治联姻。

史料对于胡辇的生年没有记载,但通过对其妹承天太后萧绰的记载,可以大体推断出来。陶玉坤从《辽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契丹国志》《东都事略》关于萧绰于统和二十七年辛卯“崩于行宫”{63}以及享年五十七的记载中推算出其生年为953年,即辽穆宗应历三年,后周广顺三年。{64}周宝荣也认为萧绰生于辽穆宗应历三年,即后周广顺三年五月初五日,换算成公历当为公元953年6月18日。{65}胡辇为姊,萧绰为妹,故胡辇的出生年份当在953年之前,而罨撒葛的出生年份是935年,这样推论俩人年龄相差有十多岁,最多不超过18岁。按照年龄推算,与罨撒葛成婚时,胡辇的年龄当在18岁左右,“契丹女性初婚年龄亦在12-20岁之间”,{66}亦符合契丹女性的初婚婚龄。

这段婚姻的具体情况史料无载,但这段婚姻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失去竞争实力的罨撒葛于972年去世,胡辇的这段婚姻宣告结束。

关于胡辇的情感生活,除了与罨撒葛的这段婚姻,《续资治通鉴长编》《契丹国志》亦有胡辇欲以蕃奴为夫的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五咸平六年(1003)七月己酉,契丹供奉官李信来归。信言其国中事云:“萧氏(承天太后)有姊二人,长适齐王,王死,自称齐妃,领兵三万屯西鄙驴驹儿河。尝阅马,见蕃奴达览阿钵姿貌甚美,因召侍帐中。萧氏闻之,絷达览阿钵,抶以沙囊四百而离之。踰年,齐妃请于萧氏,愿以为夫,萧氏许之,使西捍鞑靼。”{67}《契丹国志》与之记载相同。{68}假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契丹国志》记载无误,结合《辽史》所载胡辇西征的情况,胡辇最终应以蕃奴挞览阿钵为夫。至于胡辇与挞览阿钵的后续情况,史书再无记载。胡辇最终被幽禁赐死,挞览阿钵应该也不会善终。

除了这两段情感生活之外,胡辇与韩瑜是否有过婚姻关系,亦需探讨。齐伟在探讨路振《乘轺录》中“韩统军”与“齐妃”的身份时,认为“韩统军”应该是韩瑜,“齐妃”为胡辇,“齐妃先是嫁给齐王罨撒葛,保宁四年(972)罨撒葛死后,齐妃改嫁韩瑜。”{69}而萧启庆先生认为《乘轺录》中的韩统军指韩瑜,但是齐妃则是圣宗仁德皇后菩萨哥之姊(妹),而非胡辇。{70}贾敬颜先生则认为韩统军并非韩瑜,{71}如此则胡辇与韩瑜的婚姻是不存在的。

按齐伟的分析,统和五年时圣宗为17岁,仁德皇后菩萨哥与其年龄应该相仿,齐妃若为菩萨哥之姐,年龄相差不会太大。而统和五年时韩瑜为42岁,{72}二者之间年龄相差较大。而按《韩瑜墓志》,韩瑜于“统和五年十一月十日薨于行次,享年四十有二。”{73}按此推算,统和五年为987年,韩瑜出生年份是946年,与胡辇年岁相当。两相比较,路振《乘轺录》所云“齐妃”为胡辇的可能性更大。972年罨撒葛去世时,胡辇才二十多岁。契丹婚姻习俗开放,离婚、再嫁普遍存在,故胡辇再嫁韩瑜亦属平常。

从时间上分析,统和五年(987)韩瑜战死,《辽史》在统和四年(986)的记载中,胡辇也并未远在西北。如此,胡辇改嫁韩瑜,从时间上看亦无冲突。统和十二年(994)胡辇受诏领兵抚定西边,期间发生心悦蕃奴之事,此时距统和五年(987)韩瑜战死已有七年之久,时间上吻合,也可解释得通。

综上,我们对胡辇的婚姻和情感生活作如下推测:保宁元年(969),胡辇先嫁太宗次子罨撒葛。保宁四年(972),罨撒葛去世后胡辇再嫁韩瑜,具体时间不详。统和五年(987),韩瑜战死。统和十二年(994),胡辇受诏抚定西边期间,心悦蕃奴,并愿以之为夫。

除却蕃奴一节外,胡辇的其他两段婚姻都与政治密不可分。胡辇与罨撒葛的聯姻,前文已述。胡辇与韩瑜的联姻,据《韩瑜墓志》可知,韩瑜父为韩匡美,祖父为韩知古,而韩德让父为韩匡嗣,祖父韩知古,如此韩瑜与韩德让是堂兄弟,同为韩氏家族中人,韩德让又深得承天太后萧绰的信任。故胡辇与韩瑜,一个为后族,一个为韩氏家族,二者的结合依然是典型的政治联姻。

综上,胡辇作为皇亲国戚,活跃在辽政权上层之中,在辽政权中的地位颇高。同时,作为一名女将,在抚定西边、绥靖边疆中也屡立战功,建树颇多,最后却因统治阶层的打压、双方的利益矛盾以及个人恩怨而结兵以篡,以致失败被囚赐死,功勋亦被抹杀。

注 释:

{1}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7)辽史金史(参见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67.

{2}李锡厚.辽朝的边防[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02);邱靖嘉.辽太宗朝的“皇太子”名号问题——兼论辽代政治文化的特征.历史研究,2010(06);孙进己.威镇辽代西北疆的皇太妃胡辇[A].契丹民族史[C](附录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齐伟.路振《乘轺录》中“韩统军”与“齐妃”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03).

{3}{4}脱脱.辽史(卷14)圣宗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6.176,177.

{5}{6}脱脱.辽史(卷45)百官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6.793-794,794.

{7}{47}{56}{6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5)咸平六年七月己酉[M].北京:中华书局,2004.1207,1207,1207, 1207.

{8}脱脱.辽史(卷13)圣宗四[M].北京:中华书局,2016.157.

{9}{31}{33}{36}脱脱.辽史(卷85)萧挞凛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1445-1446,1446,1446,1445.

{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宗淳化五年(辽统和十二年,九九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14.

{11}李锡厚.辽朝的边防[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02):23.

{12}{22}{35}向南,张国庆,李宇峰辑注.辽代石刻文续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90-91,38,38.

{13}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211.

{14}脱脱.辽史(卷68)游幸表[M].北京:中华书局,2016.1176.

{15}脱脱.辽史(卷71)后妃[M].北京:中华书局,2016.1325.

{16}都兴智.辽代封爵制度试探[A].辽金史论丛——纪念张博泉教授逝世三周年论文集[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66,167.

{17}李忠芝.辽代封爵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48.

{18}{19}{20}向南,张国庆,李宇峰辑注.辽代石刻文续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90,38,38.

{21}康鹏.辽朝西北路招讨司再探——兼谈辽朝西北路的防御体系[J].宋史研究论丛,2010(06).

{23}脱脱.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1595.

{24}{51}脱脱.辽史(卷13)圣宗四[M].北京:中华书局,2016.161,164.

{25}{28}{34}毕沅.续资治通鉴·卷19,太宗至道三年(辽统和十五年,九九七)[M].北京:中华书局,1957.446,450-451,446.

{26}脫脱.辽史(卷14)圣宗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6.172.

{27}{29}脱脱.辽史(卷37)地理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6.509,509.

{30}长泽和俊著,钟美珠译.丝绸之路史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339.

{32}脱脱.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1595.

{37}毕沅.续资治通鉴·卷25,真宗景德二年(辽统和二十三年,一OO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7.575.

{38}{69}{72}齐伟.路振《乘轺录》中“韩统军”与“齐妃”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03):112.

{39}{40}脱脱.辽史(卷11)圣宗二[M].北京:中华书局,2016.131,132.

{41}脱脱.辽史(卷61)刑法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6.1042.

{42}{43}脱脱.辽史(卷72)耶律喜隐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1338.

{44}{45}脱脱.辽史(卷9)景宗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6.112,113.

{46}叶隆礼.契丹国志(卷13)后妃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42.

{48}孙进己.威镇辽代西北疆的皇太妃胡辇[A].契丹民族史(附录4)[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97.

{49}《辽史》中的《圣宗纪》《萧韩家奴传》《萧挞凛传》以及《地理志》中多次出现关于“皇太妃”的记载;统和十八年(1000年)《高嵩墓志》中有“皇太妃”荐举高嵩的记载;《宋会要辑稿》兵8之12有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奚王及“皇太妃”等率军南侵的记载。

{50}陈汉章.辽史索隐(卷2)缀学堂丛稿初集本[M].北京:中华书局,1936.9a.

{52}{55}邱靖嘉.辽太宗朝的“皇太子”名号问题——兼论辽代政治文化的特征[J].历史研究,2010(06):187.

{53}{54}孙进己.威镇辽代西北疆的皇太妃胡辇[A].契丹民族史(附录4)[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97,297.

{57}{68}叶隆礼.契丹国志(卷13)后妃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42,142.

{58}脱脱.辽史(卷79)耶律贤适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1403.

{59}{62}脱脱.辽史(卷8)景宗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6.98,98.

{60}脱脱.辽史(卷64)皇子表[M].北京:中华书局,2016.1081.

{61}李丹林,李景屏.萧太后评传[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64.

{63}脱脱.辽史(卷14)圣宗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6.178.

{64}陶玉坤.试论承天太后[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9(01):25.

{65}周宝荣.辽承天太后生辰考[J].史学月刊,1991(04):104.

{66}孟古托力.契丹族婚姻探讨[J].北方文物,1994(01):57.

{70}萧启庆.汉人世家与边族政权——以辽朝燕京五大家族为中心[A].宋史研究集(第27辑)[C].“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97.519.

{71}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A].路振乘轺录疏证稿[C].北京:中华书局,2004. 51.

{73}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94.

(责任编辑 孙国军)

The Research about Female General Hu Nian of The Liao Dynasty

ZHANG Min

(College of the Humaniti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Schoo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e,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Hu Nian, Xiao Siwen's daughter,the queen of Jingzong Xiao Chuo's sister.Because of the Liao dynasty's myobu seal with the reasons of the system and the writing of history,Hu Nian was called empress dowager,Wang Taifei , princess qi.Such as the needs of different appellation for political marriage, in the early Jingzong dynasty, Hu Nian was married to the second son of Taizong,king of qi Yansage. After the death of Yansage, She remarried Han Derang's cousin Han Yu,specific time is unknown. The twelfth year of Tonghe (994),Hu Nian accepted the imperial edicts to pacify the northwest of the Liao dynasty, in this time she wanted to marry a slave. Hu Nian's political and military talent,guarding the northwest's battle achievement,Made her stronger.It caused the power group,led by Xiao Chuo,suspicion and anxiety,conflict of interest distribution and personal vendettas between Hu Nian and Xiao Chuo, Eventually,they turned against each other. Hu Nian revolts Xiao Chuo.Finally she lost and captured.The twenty-fifth year of Tonghe (1007) Hu Nian was given to death.

Keywords: Liao Dynasty; Hu Nian; Politics; Designation; Marriage

猜你喜欢

辽代政治生活名号
阿基与乌龟之全部都一样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I’m Nobody! Who Are You?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壁画“刘三取钱”漫谈兼论辽代戏剧题材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巧抓主语归类设问5招玩转《政治生活》主观题
“名号”中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