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探索

2021-01-12郭世杰吕彦君

关键词:基础素养艺术

郭世杰,刘 莹,吕彦君

(1.新疆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河北北方学院 艺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3.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工程学院,亚利桑那州 凤凰城 85004)

视觉文化的迅速发展冲击着当今社会的文化形态。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视觉图像和视觉体验被大量创造,传统的以印刷阅读文本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极大衰落,而视觉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与过去相对静态和单一的文化存在模式相比,视觉文化注重从多角度、多路径与多形式上影响并阐释人们的生活,借此重新建构社会生活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这种文化视觉转向使视觉素养、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提升成为当前基础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部和学术界开始转变传统基础美术教育观念,加强基础美术教育的视觉文化研究,以此满足现代化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发展要求。基于此,运用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视觉文化和基础美术教育之间的交互关系,深入探讨视觉文化之于基础美术教育的内在逻辑及其价值路径,为当前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现实参考和理论支撑。

一、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内涵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教育思潮,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生成与发展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逻辑的必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21世纪初,美国的保罗·邓肯和克雷·弗里曼等学者开始重视现代社会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将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中,提出“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概念,并对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这一概念很快成为美国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思潮。从研究范畴看,视觉文化艺术教育遵循以视觉影像与体验为中心的文化观,包含传统绘画、大众传媒、网络广告和电视影像等有关形象产生、传播与使用的所有视觉影像和体验的文化层面。简而言之,一切与视觉相关的产品和行为都是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范畴。

从教学方法看,视觉文化艺术教育重视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教学研究,力求突破特定学科和特定领域的知识局限,将艺术学习置于更广阔的文化场域中,实现学生对文化的多元感知与立体吸收。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强调学习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融合,将视觉形象的鉴赏、体验与分析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运用教育学、图像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理论方法进行全域式分析,挖掘视觉形象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意义,以此加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如此,学生可以在与不同学科和不同场域的互动中加深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提高自身认知、创造、批判、反思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目的看,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人们所接触的文化现象并非完整的文化事实,而要想获得整体的文化事实就需要挖掘隐藏于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结构,因为结构是规定文化属性、文化观念和文化表现的决定力量。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视角下的美术教育目标不仅要满足学生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需求,还要培育学生透过社会文化现象分析文化事实和进行文化批判反思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人格塑造与社会环境改造。从这一层面看,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更多地是聚焦于宽泛的文化场域中对视觉符号进行深度文化审视,进而获得影像的教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从教学形式看,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提倡多元媒介、多元形式、多元路径和多元情境为一体的多样态教学形式,重视图像识读、数字模拟、媒体鉴赏、情境体验及情感分享等课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权威主导者和知识灌输者,而是可以与学生交换观点展开平等交流的课堂参与者,通过参与体验与情感分享建构知识体系和集体观念;另一方面,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发挥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等技术优势,创造视觉教学情境,提高师生运用和生产媒介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视觉时代的发展导致教育行动逻辑的改变,随之引起教学理念与形式的革新。从本质上讲,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是对时代发展的适应性调整,其逻辑前提是对过去教育进行反思、检讨与评价,对现在教育进行总结与监督,对未来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和风险预测。因此,要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基础美术教育就必须站在足够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其所处时代背景,厘清其内部和外部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显然,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理念为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价值体现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研究可以为中国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策略性理论支撑,帮助寻找基础美术教育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实现教育文化资源整合。多视角开创艺术理论与美术教育实践研究,有利于促进视觉文化在基础美术教育教学上的价值发挥。

(一)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概述

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文化的变迁性决定了教育不可能一直保持稳定不变的发展状态。为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国家教育部门和相关学者不断更新观念,发展创新,相继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基础美术教育逐步走向良性发展快车道。

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1-2010年)》中强调,艺术教育要促进信息技术和艺术课程的整合,拓展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及选择范围,切实提高教育质量[1]。2011年,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基础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充分借鉴吸收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实现美术教育发展多元化。之后,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相关理念与方法被纳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与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中有所体现。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路、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全方位创新[1]。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提出基础教育要坚持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探索网络化条件下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着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2]。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召开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为深化发展新时代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中国学术界也纷纷加强对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的专题研究。如钱初熹深入研究了视觉文化对基础美术教育发展的影响,科学论证了视觉文化艺术课程在提升中小学生视觉素养、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的重要作用,指出视觉艺术学习对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性[3]。尹少淳强调从材料、技法、风格和发展脉络等方面对视觉文化现象与信息进行多重分析,提出要善于运用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4]。胡知凡通过对世界不同国家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基础美术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讨论视觉艺术、环境和视觉文化的重要性和普遍性[5]。孔新苗对大数据时代下基础美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教师教育在现代基础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6]。肖婉和张舒予从传统文化与信息文化相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知识建构、文化传承和素养培养多项发展的教育路径[7]。

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社会发展,视觉文化形式与内涵不断丰富,重要性日益加强。视觉素养、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培育已经成为中国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基于此,基础美术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拓展美术教学形式,强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增设视觉文化艺术课程,有力推动了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现

加强视觉文化与基础美术教育的互嵌对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意义重大。第一,视觉文化可以拓展基础美术教育研究视野与路径,丰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美术教育理论体系;有利于解决传统美术教育中教学静态化和标准化以及内容单一化和目标技能化等问题,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第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转变,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发生很大变化,视觉素养、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成为当代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视觉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融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文化观。文化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文化观念与态度的转变。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强调美术学习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认为文化只有在特定社会文化场域中才能获得意义,而该场域是极具开放和包容性的综合复杂体,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强调从跨学科与跨文化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分析,即用整体观的文化态度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艺术、经济、科学、社会、心理和历史等多维度思考,厘清文化现象背后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进而培育学生的整体文化观。从这方面看,视觉文化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这对建立基础美术教育良好发展生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实践探索

从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内涵和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是立足于国际和国内社会发展实际,着眼于中国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文化呈现。新时代,基础美术教育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因时制宜地谋划和探索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不断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用。

(一)确立能力目标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理念是基础美术教育行为的先导。视觉文化是现代社会多方联动的发展结果,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现实文化感知和文化需求。在视觉文化时代语境下,基础美术教育面临的是学生对各种影像识读体验的依赖以及视觉素养、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对学生成长重要性愈发凸显这一现实问题。因此,基础美术教育要坚持以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理念为要旨。一方面,坚持创新发展。继续深化基础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调整学科课程结构,协调好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学生、课程与教学及知识与素养的关系,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探索视觉文化与基础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合作新模式,确立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培养双向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坚持开放发展。不断优化基础美术教育结构体系,加强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实现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多元化。打破学校与社会沟通壁垒,扩展和创造视觉文化语境,以提高学生信息获得、图像识别、图像解析、图像评价、视觉体验、视觉思维、整体分析和批判反思能力为教学目标。用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多样态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开放性思维和整体文化观念,发展创造性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

(二)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视觉文化课程

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是有效实施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的关键。传统基础美术教育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的方式达到美术知识传授和技能水平提升的目的,但这样的课程设置很容易使基础美术教育陷入画地为牢的发展窘境。以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视角观之,基础美术教育除了上述课程之外还需大量增设如数字媒体制作、定格动画、摄影、影视传媒和实验艺术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相关课程。此外,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决定了基础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不应以美术学科自身为限,而是要从不同学科间汲取营养,提升学生从不同学科文化体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美术课程设置要适当添加一些如影视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音乐学和民间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奠定深厚文化基础。

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课程设置要进行两种路径资源整合。一是以学科自身为基础的整合。要加强美术课程之间的衔接互补,如国画、油画、水彩、版画、雕塑、设计和民间美术等不同美术种类的知识互融,同时也要将其他学科课程资源作为美术学科发展的辅助工具和理论支撑。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整合。要围绕学生文化需求展开教学,加强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学校、自我与社会及自我与世界的关联。重视学生个体艺术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觉文化艺术课程服务体系。

(三)加强社会参与,注重情境教学

视觉文化生命力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而文化的意义只能在社会情境中进行解读。脱离了具体问题或文化情境的图像意义解读是表象性的和不完整的,学生只有通过具体情境才能体会所学具体领域知识或技能的真正含义[8]。从教育形式看,社会化是文化濡化和涵化的过程性补充,对学生个体融入社会集体和培养集体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要加强学生对社会文化的关注与参与,实现美术教育与社会的互动、个体与社会集体的互动以及知识情感和社会的互动;要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如美术教育与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相关文化机构,扩大教育学习范围;要以整体观的文化态度分析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交互关系和逻辑关系,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运用观察、访谈、深描和反思等综合分析方法对图像进行纵向的历史分析和横向的共时比较,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文化分析、批判性思考以及图像信息整合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整体观念,挖掘学生获得影像美学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的更多可能性。可见,社会参与式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视觉文化适应和掌握社会生存技能的重要路径。

(四)加强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与融合

教育现代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虽然传统与现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本质上却相互统一,彼此联系,甚至可以相互转换。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承担着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因此,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要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实现与现代文化的对接与转化。一是依靠新的科技媒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现代视觉媒介技术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可见的和鲜活的数字化资源,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9],进而培养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现代探索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二是在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过程中既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又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受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不断增强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全球化语境下基础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有效对接与发展。

总之,视觉文化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是站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紧扣时代脉搏和契合美术教育改革方向的适时之举。这既是对基础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赓续与超越,更是基础美术教育应对现代化与信息化社会文化观念转变的策略。视觉文化所具有的开放、多元和现代性特征必将为中国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文化语境和发展理路。依据这种发展逻辑循环递进,中国基础美术教育将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基础素养艺术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纸的艺术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