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锁定加压钢板与传统治疗方法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021-01-12李大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骨板骨膜四肢

李大鹏

(朝阳二三四医院骨科,辽宁 朝阳 122000)

骨折指的是骨结构发生断裂,伴随日益增长的年龄,身体机能慢慢低,机体内各类营养物质也出现流失,骨折风险也随之加大,中老年群体最易发生骨折。 交通业的迅猛发展,青少年发生意外骨折人数不断增加,大部分四肢骨折都是因为交通事故所致,应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骨折,患者基本可以痊愈,但是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后期康复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治疗水平的制约,因此,极为有必要应用高效的治疗手段。四肢骨折是常见骨折种类,通常骨折病人可以自行愈合,但也会出现一部分骨不连的情况,骨不连会让患者有严重的疼痛感,四肢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其心理状况欠佳,所以,治疗当中要高度重视此类现象[1]。本研究分析锁定加压钢板与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效果,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四肢骨折患者,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确诊为四肢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及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感染无法较好控制者;患有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6.8±3.8)岁;致伤原因: 16例交通意外伤,11 例高处坠落伤,6例运动伤,2例其他原因;骨折种类: 5例肱骨踝上骨折,6例胫腓骨干骨折,11例肱骨干骨折,8例股骨颈骨折,5例桡骨下段骨折。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48.2±2.7)岁;致伤原因: 18例交通意外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运动伤,3例其他原因;骨折种类: 5例肱骨踝上骨折,7例胫腓骨干骨折,13例肱骨干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4例桡骨下段骨折。2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种类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依据骨折种类采取对应麻醉,切开骨折位置,分层将皮肤与肌肉组织进行剥离,通过C型臂,复位骨折,将钢板置入,拧紧螺钉,将切口闭合,分层缝合创口,再行包扎固定,采用常规抗感染。观察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手术前实施牵引,防止继发性损伤。应用硬膜外麻醉方式麻醉下肢骨折处,若上肢骨折,采取臂丛麻醉,通过X 线片测量受伤肢体尺寸,保证患肢旋转成角、长度与健侧在同一平面上,维持患肢长度与力线,选择克氏针进行固定,复位骨折,行切口于骨折远端、近端部位,分离软组织,尽可能不要将骨膜切开,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锁定加压钢板,经由患肢肌肉下与骨膜外间隙将钢板置入其中,待确定位置正确后,依据实际情况,再将单皮质螺钉置入其中,如果患者伴有骨质疏松或年龄偏大、体质弱,选择双皮质螺钉。成功复位后,对皮肤加以缝合。术后引导患者参加合适锻炼。

3 观察指标:评定2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住院时长、愈合时长。对比2组并发症情况,涉及内固定松动、关节变僵硬、切口感染、静脉血栓。评定2组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症状全部消退,可以从事体力活动,视为显效;症状基本消退,可以从事较轻的体力劳动,视为有效;症状没有突出改观,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视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5 结果

5.1 2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远比对照组要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n,%)

5.2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5.3 2组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愈合时长都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手术情况对比

讨 论

四肢骨折是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目前,车祸致伤是引发四肢骨折最为主要的原因。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大为上升,既而四肢骨折率也随之增加。四肢骨折受伤较为严重,康复时间长,很容易引发各类并发症,所以,应当尽早解剖复位并固定四肢骨折处,改善预后[3]。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骨不连,有许多复杂因素都可能引发骨不连并发症,包括:术后出现感染、不完整的骨折、血液循环不畅、手术方式不恰当,上述因素都会给骨折愈合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4]。所以,务必挑选合理的内固定方法,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是剥离骨膜,并直接复位骨折,从而确保骨折端的稳定性,但是此方法会很大程度损伤机体,易诱发切口感染,骨折愈合欠佳,无助于改善预后[5]。近些年以来,内固定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各类新型医疗器材,而其中常用的新型固定方式就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依托加压钢板锁定骨折位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是治疗骨折常用手段,并属于新型接骨板固定系统,LCP的研发基础是结合AO的点接触,充分利用接骨板、微创固定系统的临床优势,LCP结构有如下特点:(1)钢板下材料强度下降,但弹性有所增强;(2)钢板下的沟槽可以较好减少50%的接触面积,进而减轻骨膜、骨面血运受损程度,推动形成骨痂;(3)整合不同内固定的特征及方法,钢板结合孔是长椭圆形,钢板结合孔的一边为3/4的动力加压孔,可以把标准螺丝钉置入此孔,借助螺丝钉于孔内的偏心滑动,以增加固定骨折块间动力的压力, 而钢板结合孔的另一边为锁定螺钉,锁定螺钉带有内螺纹,经过其外螺纹,以紧密嵌合,所以,加压钢板是锁定内固定支架,可以较好发挥锁定与增加压力的功效[7-9]。由此可见,LCP既利用接骨板螺丝钉技术,又遵循内固定支架的原则,2种方法相结合有效确保疗效,并保证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巧妙结合2种方法,可以收到极为突出的治疗效果。姜益添[10]等研究人员的大量实践研究发现,LCP治疗四肢骨折有着突出的疗效,同时并发症风险低。LCP的主要优势包括:(1)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微创手术,手术切口不大,不会太大损伤患者的软组织;(2)锁定加压钢板各构件结构有着较高的吻合度,可以确保骨折端的完整,这一优势也就保证固定后不会随便发生松动现象;(3)锁定加压钢板成角有着较高的稳定性,有着良好的抗弯曲、抗扭旋效果,可以大大减少损伤骨外膜;(4)常规钢板螺钉固定方式,在开始固定前,需要将骨膜与四周软组织加以剥离,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机体,而锁定加压钢板实施固定时,利用牵引床来闭合复位骨折位置,有效确保不损伤骨膜,有助于受伤肢体的康复,促使骨骼快速再生。对比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有着各个方面显著优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足以可见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治疗效果理想,此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都较高,此结果与武志伟[11]研究结果相一致。此次实验结果还表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愈合时长都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完全体现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可以良好桥接骨折断端,原因在于在骨折愈合过程当中,初期骨折断端会出现血肿炎症机化改变,既而产生骨痂,以利于重建骨板塑形,利用牢固锁紧扣住带锁定头螺丝钉于接骨板上,这样以来,首先不会有压应力产生于接骨板与骨面上,其次,手术当中不需要将骨膜剥离,很大程度缩小损伤骨膜的程度,尽最大可能确保骨组织的正常血运。因此,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可以较好防止发生骨折复位再移位现象,促进骨折愈合,与生物学内固定理念相吻合。此结果符合庞玮[12]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手段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疗效明显,术后骨折恢复时间短,并发症率低。

猜你喜欢

骨板骨膜四肢
仿生型人工骨膜及柔性电子器件制备及应用研究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跟踪导练(四)
骨转移瘤针状骨膜反应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面向3D打印的钛合金点阵接骨板设计及其仿真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骨膜在牵拉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滑丝螺钉取出困难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比较
软骨母细胞瘤骨膜反应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