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VAS评分的影响
2021-01-12宫林海通讯作者
李 希 宫林海(通讯作者)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膝骨性关节炎是因慢性劳损、外伤或炎症引发的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等疾病[1]。该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会造成其关节僵硬、畸形、疼痛、活动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多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该疾病。此术式是利用假体来替代病变关节软骨,纠正畸形,可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病症。本研究主要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重度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功能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老年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男36例,女24例;年龄66-78岁,平均年龄(70.50±3.20)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50±0.65)年;左膝29例,右膝31例。纳入标准:(1)符合膝骨性关节炎[2]相关标准;(2)经X线确诊,且关节液检查为膝骨性关节炎;(3)年龄≥65岁;(4)膝关节HSS评分<60分;(5)患者已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以往已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2)半月板中心型破裂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4)合并关节结核者;(5)恶性肿瘤者;(6)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2 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全麻后于患者膝正中作切口,入路为髌骨内侧,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清理髌上囊、滑膜、内外侧半月板,对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骨赘清理,进行股骨远髁截骨,股骨远端截骨参照股骨内髁标准,截骨时保持关节外旋3°,外翻5°-7°,去除与假体等厚的内侧骨。胫骨关节面截骨面后倾5°,截骨厚度约8-10mm。截骨完成后矫正畸形,调试股骨假体型号,测试髌骨轨迹,确定旋转对线位置,处理试模的胫骨髓腔,保证其屈伸、平衡、内外翻稳定性,确保下肢力线正常,彻底冲洗关节腔后植入假体,并用骨水泥固定,再缝合切口。术后随访6个月。
3 评价指标:(1)比较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为HSS评分,内容包括疼痛(30分)、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稳定性(10分)、功能(22分)、屈曲畸形(10分),满分100分,如未达到治疗效果则进行减分,得分越高则膝关节越好。(2)比较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评估量表为VAS评分,分值0-10分,0分无疼痛,1-3分轻度疼痛,4-7分中度疼痛,8-10分重度疼痛。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5 结果
5.1 膝关节功能:手术后6个月的HSS总评分高于手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HSS评分对比分)
5.2 VAS评分:手术后6个月,患者的VAS评分为(2.67±0.94)分,低于手术前(8.53±0.26)分,有统计学差异(t=46.541,P=0.000)。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较多,外伤、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过劳、体质量过重、长期下蹲、行走姿势不正确等均会引发膝骨性关节炎[3]。该疾病初期症状较轻,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弹响、疼痛、僵硬等症状,致患者活动受限,危害身体健康。对于老年重度膝骨性关节炎,一般的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较差,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的HSS总评分高于手术前,VAS评分低于手术前,说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老年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分析原因在于该术式是通过侧方松解来增加关节、韧带的稳定性;利用假体置换病变关节软骨,切除病变关节,减轻疼痛,纠正畸形关节,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4-5]。该术式是目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但其在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要仔细观察患者的X线片等资料,以便手术时可以准确定位并确保松解软组织及截骨后可获得同样的屈伸膝间隙;(2)为预防屈曲挛缩,截骨后对于关节囊操作者需从骨块至中线切开;(3)术中需仔细清理骨赘,处理好软组织平衡关系,以免因屈伸膝间隙不平衡引发患者的膝关节僵硬,影响手术效果;(4)选择假体时宁小勿大,在选择股骨假体时不仅要参照股面残余量,还需考虑屈膝位关节稳定性,以免因假体选择过大造成屈曲间隙变大,引发关节不稳;(5)医生需熟练掌握手术技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对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低分子肝素,减少感染的发生,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早期膝关节康复训练,以便提高疗效[6]。
综上所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老年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