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初中作文教学的五种策略

2021-01-11邓倩倩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体验成功

【摘要】本文从构建作文教学训练体系、重视丰富学生积累、改变作文评改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和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喜悦五个方面论述有效抓好初中作文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 训练体系 写作积累 评改方式 写作个性 体验成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098-0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头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半壁江山”之称。如何有效抓好初中作文教学,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教师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抓初中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构建一套科学的初中作文教学训练体系

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一般是一个单元安排一次写作任务,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始,各册教材各单元的写作安排都是根据课文内容来设计作文训练的。以七年级上册为例,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为“学会记事”,第三单元的作文训练为“写人要抓住特点”,第四单元的作文训练为“思路要清晰”,第五单元的作文训练为“如何突出中心”,第六单元的作文训练为“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些写作安排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但也存在前后脱节、缺乏连贯性、缺少梯度的不足,因为每次作文训练都是按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的单项训练。

为了让作文训练易操作而有效,教师可以构建一套自己的作文教学训练体系。教师可以依据现行教材中的写作安排,结合实际,先进行分解式的专项训练,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这一写作安排中,教师可将其分解为“学会详细记事”“学会详略安排记事”“学会在记事中运用细节描写”“学会在记事中传达情感”这样的专项,一项一项逐步进行训练。首先,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写作实践一”这一资源,让学生把教材中“写作实践一”提供的语段,通过“添枝加叶”写得更详细,来训练学生“学会详细记事”的能力,完成第一个专项训练。其次,进行第二个专项——“学会详略安排记事”训练。让学生根据语段把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写得更详细,把自己觉得次要的事件简单地写出来,体会到写作文时除了要详细记事,还有与之相反的简单叙述,即略写,并让学生分析总结出哪些方面应该详细写,哪些方面应该简单写,从而认识和掌握记叙文怎样选材、怎样安排详略这一写作要点。再次,进行“学会在记事中运用细节描写”这一专项训练。这一训练点是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结合课文《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二”进一步体会和把握何谓“细节描写”及细节描写的作用,再让学生尝试怎样运用细节描写将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精彩。最后,引导学生完成“学会在记事中传达情感”这一专项训练。这一训练点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可以在叙事之中融入个人情感,也可以在结尾处抒发情感,以此点题。通过这一系列作文专项训练,在学生基本能完成记叙文的语段写作、对怎样写好记叙文有了初步的感觉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整合各个专项,进行全篇文章的寫作训练。

像这样的由专项到综合、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化训练,可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由不喜欢写作文到对写作文找到感觉,再慢慢爱上写作文。对写人的记叙文及议论文、说明文也同样采取这种从专项到全篇的写作训练。不过,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和设计,构建其他作文教学训练体系,比如在九年级可以设计快速作文训练体系,首先训练写作基础,其次训练写作思维、写作速度、写作技巧,最后训练写作综合能力,通过“写作—提高—再写作—再提高”的循序渐进过程,使学生练出娴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重视丰富初中生的写作积累

在初中作文课上,学生常常会有如此表现和反映:“作文真难写。”“我无话可说。”“我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作文,内容苍白无力,情感虚假可笑。”可以说作文成了许多初中生“心中永远的痛”。这主要是初中生不注重阅读积累,又不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造成的,有人把这比喻为“素材贫血”现象。为了治好初中生作文“素材贫血”病症,恢复初中生写作的“造血功能”,教师可以从丰富阅读积累与增加生活积累两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加强积累,储备丰富的语言材料

新课程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加以量化,对学生提出“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要求。书读多了,胸中列书万卷,视野随之开阔,在写作时,就会构思,就会遣词造句,语言就会如“万斛泉水,滔滔汩汩,不择而出”。为了督促学生阅读并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制订读书计划,教师及时进行检查和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同时,让学生以摘抄和写读书笔记等方式不断熟悉和记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和美文佳作,并通过不断翻阅、体悟、消化、吸收,灵活运用,从而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为解决学生书籍少的现状,教师在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基础上,还可以在班级建起图书角,通过向师生借书、让师生捐书等方式,把图书角搞得有模有样,让读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是“关心生活”的,是“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的,而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成什么文字,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变成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在丰富的社会现实中,无论是写国家民族大爱,还是写父母子女亲情,只要教师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感受,学生就会发现处处都有写作的“可炊之米”。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事”就是生活,因此要让学生的视野从教科书的小天地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让他们把生活的源头之水转化成笔下“清如许”的鲜活文章。

三、改进初中作文的评改方式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果作文评改这一步做不好,同样会导致学生对写作丧失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初中作文传统的评改方式有评分式、评级式、评语式等,都是教师在批改;作文讲评课,则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主角,学生是听众。怎样把学生从“局外人”转变为参与作文评改、讲评全过程的“主角”?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等灵活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一般“当局者迷”,用这种评改方式之后,再采取互评的评改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

互评作文是一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评改方式,可以使学生都动起来,人人参与,个个表现,可以起到评改作文及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互相借鉴以及让教师更轻松的作用。

互评作文的步骤如下:先将学生分组(小组人数酌情定),第一步为对字、词、句的修改,第二步标划佳词、妙句、美段,第三步写评语和自己的批阅感受,第四步将批改后的作文在小组内传阅,第五步向全班推荐佳作。在作文互评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问题,那么可以通过生生讨论、师生交流来解决。最后一步,教师要综合各小组意见并进行总体讲评,清晰、明确地把作文评改中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来,以便在以后的作文中扬长避短,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写作个性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作文教学往往趋于模式化,作文教学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明显。更有甚者,教师把一些作文的套路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考场上稍加变更,就能完成一篇基本达标的考场作文。像这样过分强调作文教学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而忽视作文教学的人文性的做法,极大地抹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爱好,泯灭了学生的志向和情感。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给学生一个作文尺度、一个评分标准,就会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大路作文”,千人一面。

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安排的写作专题,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及游记、书信、小传等实用文体的能力。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八、九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文体写作能力、改编式写作能力等。教材的这种写作训练编排既科学、全面,又有针对性。在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初期,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八、九年级又侧重训练多样化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利用好这种写作训练编排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无论是在七年级的写人记事能力的训练上,还是在八、九年级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训练中,都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出发,放开对他们的束缚,任由他们在写作的天空中自由驰骋,让他们在自己的文章中写真情、发感悟,既可以敘写对历史的回顾,也可以抒发对未来的憧憬。只要有他们自己的思考,哪怕是稚嫩的想法、粗拙的文笔,教师也不必指责和批评,而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创作环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个性。对写作基础差、不爱写作文的学生,教师在指导他们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比如从某个事件或一个片段写起,以培养写作兴趣为主,消除畏难情绪,树立写作信心,培养其写作个性。作文教学就是要诱导学生将侧面与反面、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敛等多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主体动态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张其思维空间。这样,学生有了良好的写作个性,就会将眼中观察到的、内心所想到的诉诸笔端,写出有个性、有特色的作文。

五、多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初中生处于叛逆期,喜欢表扬与夸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习作中找出优点,并予以适时和适当的表扬,多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成功喜悦。在写作基础上,学生会存在不同层次;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上,学生也会各有所长。教师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要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予以恰当处理,对写作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其每次作文的不同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适时肯定和鼓励,可以为其作文写旁批,也可以在其作文后面写综合评语;对写作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慧眼识珠挖掘其作文的精髓和闪光点,还要多为其作文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将其作文作为范文印发给全班学习借鉴,还可以通过修改润色推荐发表。

除了在作文训练中采取各种办法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其他各类作文活动为学生创造写作成功的机会。比如,在班上举行手抄报比赛,把学生的好作文在手抄报上刊登出来;在班上开展汉字书写大赛,让每名学生把自己写得最好的作文书写出来参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广播稿遴选活动,选出好的作文稿子在校园广播站播放;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级、县级、市级、省级等各级作文竞赛活动等。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不断体会写作的乐趣,体验到作文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使每个写作层次的学生都能逐步爱上写作文。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了作文教学,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在现行教材写作编排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要重视丰富学生的积累,改进作文评改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写作的喜悦,切实抓出初中作文教学的成效。

【作者简介】邓倩倩(1969— ),女,汉族,广西灌阳人,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高级教师,桂林市学科带头人,现任桂林市临桂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教学体验成功
浅议初中形象化作文教学的成效
初中作文教学浅探
探究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究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活”的思维“动”的课堂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从“畏写”到“乐写”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