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探究

2021-01-11刘朝清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红色文化资源

【摘要】本文论述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课程,构建园本特色课程,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贯穿红色文化、在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中融入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与专项课题研究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 幼儿园课程 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149-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全方面的发展需求,让他们在幼儿园中奠定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当前,在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以红色资源作为教育内容,发挥其教育价值。那么,如何让抽象的红色文化课程“活”“实”“趣”?我园根据红色文化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对幼儿的独特教育价值,把红色基因植入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丰富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的内涵。

一、红色文化与幼儿一日活动融合,让课程“活”起来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幼儿一日生活即课程。我们可以在幼儿生活的不同环节找到合适的红色文化切入点,例如幼儿來园、离园期间,坚持每天给他们播放红色歌曲,营造红色文化的浓郁氛围;在早操音乐的选择上,《勇敢小兵》《精忠报国》等歌曲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注意动静交替,在集“童趣、体能、红色文化”于一体的早操活动中,注重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同时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在组织幼儿排队时,可以通过红色游戏快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如教师发出指令“我是八路军,站如松”,幼儿模仿八路军快速排好队伍,培养其纪律意识;幼儿用餐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光盘行动”游戏活动,着重培养幼儿俭以养德的朴素精神,餐前餐后由幼儿负责收拾餐具、清洁卫生、整理班务等;以一日活动为抓手,坚持在每周一“劳作日”,组织全园1000多名师幼对园里的体育器械、大型玩具、教室、寝室、卫生间等开展大清洁,并以此为突破口,将劳育课题作为载体,从小树立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重点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自强的精神;还有每日午睡起床后,可以开展学习军人叠“豆腐块”的比赛游戏,既提高了幼儿生活技能技巧,又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区域活动及户外活动中,幼儿园可以根据区域特点,开设电影厅、野战区、骑行区、运动场等特色大区域,师幼观看学习强国App中的动漫电影《举起手来》《鸡毛信》《红游记》《最可爱的人》《寻找英雄》《小淘气长征记》后;在野战区、骑行区、运动场等区域组织开展“我给红军送军粮”“小小情报员”“翻越雪山”“占据高地”“飞夺泸定桥”“速传地雷”等户外红色主题系列体育游戏,让幼儿在红色电影和红色游戏中,感受革命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深,体验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幼儿守护红色文化根脉,激活红色基因;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鼓励幼儿用儿歌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将歌曲《刘胡兰》“大红花,红又红,胡兰姐姐是英雄,敌人铡刀她不怕,红花送给女英雄”,改编成“大红花,红又红,学习胡兰小英雄,克服困难我不怕,争当英雄学英雄”等,这样采取改编红色儿歌的形式与幼儿交流,既提高了师幼的互动质量,又传承了红色文化。

坚持每周一开设红色主题晨会,全园师幼一起升国旗、唱红歌、演红剧、诵红诗;每周三、周四下午组织幼儿参加红色广播站活动,努力为师幼、家长搭建红色文化展示平台。通过讲述与演绎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朗诵红色诗词、诵英雄唱英雄等,培养师幼、家长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巧妙地融入红色文化,既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促进幼儿对红色课程的认知,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激发幼儿必胜信心,培养幼儿良好品质,实现幼儿园课程改革与保教质量的双赢。

二、红色文化与五大领域教学整合,让课程“实”起来

(一)分类整理红色文化,让课程更有序

红色文化资源种类繁多,教师在做幼儿课程设计时,并不是把这些资源全部加入课程,因为这不仅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还会打乱原本的教学体系。因此,我园将红色资源文化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小班、中班、大班不同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打造个性化的课程。

对小班幼儿来说,红色文化太过抽象,他们还无法准确理解红色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我和我的祖国》《我爱北京天安门》《国旗国旗多美丽》《共产儿童团歌》等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以及《少年游击队》《朱德的扁担》《两个小八路》《小小英雄李爱民》《半条被子》等红色故事,让幼儿在欣赏歌曲、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对中班幼儿,由于他们对红色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则可以加入红色游戏“我给红军送军粮”“小小情报员”“翻越雪山”等;针对大班幼儿,则可以适当加入需要幼儿呈现自己思考的内容,例如画画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画出来。

可见,教师要尊重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发展差异,对红色文化做好分类,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打造富有个性化的红色文化课堂。

(二)融于领域教学全过程,让课程更丰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需要注重领域与学科、目标与重难点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并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我园通过打造“党建+保教”品牌,以红色文化为主线,将红色文化与幼儿五大领域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保教质量。

在健康领域,我园从军事训练和红军长征故事“勇夺八桥”“渡赤水”“爬雪山”等素材中提取精髓,创设红色文化体能活动,发展幼儿跑跳、钻爬、攀登、投掷等动作协调能力,在强健体魂的同时,培养了幼儿顽强、刚毅的品质和良好的合作互助精神,使幼儿终身受益;在语言领域,我园充分创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寻找到红色文化资源与语言领域的契合点,引导幼儿念红色诗词、讲红色传奇、演红色故事等,用鲜活的、具有个性魅力的素材丰富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与语言领域紧密衔接,促使幼儿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在社会领域,整合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开展“红色传奇进校园”“学习身边的榜样”“雷锋月,爱心行”“扶弱助残,从我做起”“我和爸爸妈妈玩红色游戏”等主题式教学活动,扩大了红色文化课程的覆盖面。此外,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等是红色文化的基因库,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到这些红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参观红色遗址、遗迹,让现场变课堂、历史变教材、讲解变互动,从而将讲解、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将红色文化与灵活的课程形式有机融合,让幼儿在红色实践中体验红色精神。通过“专题、专门、专业”的课堂教学、“实地、实景、实情”的现场体验、“真人、真事、真情”的互动交流,让幼儿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灵魂触动。

在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些操作性、教育性、功能性较强的红军装备玩具或废旧材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幼儿或拆、或装、或动手自制红军装备玩具;引导幼儿用图画、思维导图、符号等办法,记载制作、探索活动的过程与成果,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了解人、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红色文化与专项课题研究结合,让课程“趣”起来

红色资源中的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折射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操。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色地域资源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发动家长在清明节、重阳节等带领幼儿观察烈士纪念馆,用鲜活的历史告诉幼儿,革命英雄的豐功伟绩是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情感之上。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的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的目标就越明确,人生的信念就越坚定。幼儿在红色文化之旅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山河是美的,红色热土承载的红色文化也是美的;革命老区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和古朴淳厚的民俗民风,使幼儿感受到了祖国山河之美,感悟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和今天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主动地、真诚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例如,玉林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纪念碑、瓦窑头的原中共(特)省委旧址黎家庄、清湾镇侯山村李明瑞虎将堂、民乐镇罗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浓缩了北流市的血火历程,见证了北流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国家、为家乡做出的英勇牺牲与不懈努力,是北流市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结合幼儿生活实际以及年龄特点,我园设计了系列主题学习活动。首先,通过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的英雄事迹;其次,为了帮助幼儿感受革命烈士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我园在节假日还有计划地组织各班家长,带领幼儿到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纪念等红色基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红色之旅”等亲子户外拓展活动,引导家长和幼儿颂英雄、学英雄、做英雄,用好红色基地和家长资源,让幼儿从小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心中播种爱国爱家的种子,增强其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革命者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革命旧址、遗物展现的震撼心魄的场景,是感动和教育后来人的最佳素材。将红色资源巧妙融入重大活动中,能营造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氛围。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国庆节、元旦、毕业典礼、散学典礼等重大节日,我园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如“六一”儿童节的唱红歌比赛、国庆节的红色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元旦的红色文化亲子运动会等,增强了红色教育的感召力;结合传统节日教幼儿学做纸花、学画国旗,举行讲革命传统故事和唱红歌比赛、诗朗诵比赛;或是组织儿童观看国庆阅兵仪式等,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证明,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应着力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导向、以一日活动为载体、以五大领域教学为依托、以专项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园本特色课程,让红色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绽放时代光芒,激励幼儿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向秀萍.幼儿园红色文化熏陶的必要性及途径研究[J].名师在线,2020(25).

[2]王朝琼.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探析[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29).

[3]林英.沉浸体验式幼儿园红色文化教育实践[J].家长,2019(33).

【作者简介】刘朝清(1967— ),女,汉族,广西浦北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北流市永顺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幼儿园课程红色文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小花籽开出幼儿园五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