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中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教学

2021-01-11郑瑞华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简便运算中年级存在问题

郑瑞华

【摘要】目前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就是简便运算,通过简便运算可以有效提高运算速度,进而提高答题效率。但目前小学中年级数学简便运算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和探讨提高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有效策略,进而提高小学生简便运算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年级;简便运算;存在问题;教学策略

小学中年级简便运算教学是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做好简便运算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简便运算的法则、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但由于这部分内容具有些许难度,且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要领,导致简便运算的教学与学习变得复杂困难。基于此,下面就如何有效进行简便运算教学做具体分析。

一、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简便运算意识薄弱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题。但是目前有一些教师并没有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他们认为掌握运算定律就是学会了利用简便运算,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学生缺乏简便运算的意识,无法灵活运用简便运算的法则。

(二)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小学生处于低年龄阶段,因此对必要的生活经验较缺乏,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理解不到位,甚至有些学生无法理解这些实际问题,如:在学习购买物品花费金钱的相关问题时,学生缺乏类似购买经验,不利于他们对类似数学问题的学习,同样不利于他们数学简便运算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遗忘、混淆定律

目前简便运算的相关知识在教材编写中占据同一个单元,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将五大运算定律的特点及时理解、消化,再加上他们对生活经验的缺失,导致对简便运算的运算定律也没有清晰的认识,最终使其极易遗忘和混淆简便运算算法。

(四)教师评价方式单一

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教师更注重他们的学习结果、所获得的知识以及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活动时,大部分都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运算定律,与其认知规律不符,因此仅仅只能解决简单的计算,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依旧存在问题。

二、小学中段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策略

(一)完善运算律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要想让小学生深刻体会简便运算的价值并熟练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教师就需强化运算律教学,让学生先夯实自身知识储备,为后续的学习与提升做好准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运算律虽然是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但其起源于运算,因此简便运算与四则运算在本质上存有联系,且两者都与现实生活问题紧密相连。因此,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教师首先可带领学生温习旧知识,让其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现实生活问题为学生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利用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运算定律的形成与用法。具体如,教师可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跑步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小明新制定了一个跑步计划,第一天跑了300米,第二天跑了500米,第三天跑了800米,问三天一共跑了多少米?在提出问题情境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得出此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方案一:将三天跑的路程相加;方案二:先计算出第二天与第三天的路程,将其与第一天路程合并,或算出第一天、第二天路程将其与第三天路程合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重分析与总结,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新问题,即无论三个数字怎样组合,最终和不变。此时教师再围绕这一定律对学生做深入讲解,由于学生之间已经经历了思考、计算、总结这一过程,因此对教师的讲解将更加容易理解与消化。

(二)注重思维训练,深化应用技能

在小学中年级简便运算教学中,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即使学生正确掌握了简便运算定律与性质,若缺少灵活的思维,缺少对简便运算的深入理解,其仍然无法实现对简便运算的灵活应用。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有意识、有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思维训练,以此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具体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单向延展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将某一相关知识点确定为端点,并引导学生围绕这一知识点进行分析、思考,将与该知识点有关的或由该知识点引出的其他知识进行排列,构建网状、树状架构体系,以知识为引子,促进学生思维拓展,让学生能形成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維活动方式。其次,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将简便运算相关内容引进去,让学生自主构建简便运算的基本模型,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注重例题讲解,巩固教学效果

在小学中年级简便运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典型例题的应用,通过典型例题的详细讲解、反复训练深化学生对简便运算的理解,提升学生计算能力[3]。如小学中年级简便运算章节中有这样一道典型例题:32×125=?当教师给出学生这一题目后,通常情况下学生会采用以下算法:32×125=125×(4×8)=125×4+125×8=1500;但也有部分学生会算出错误答案,而这部分学生算错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将题目与运算律混淆,因而写出“32×125=125×(4×8)=125×4×8=4000”这样的计算步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需以此为例,指出学生平时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习惯,使学生克服惯性解题思维,提高计算中的选择性反应能力。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积累、归纳与总结这类经典题目,并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最终实现准确解题。

综上所述,简便运算教学是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简便运算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简便运算定律,让学生熟练掌握简便运算方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恒丽.简便不等于简单——例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7(14).

[2]宋雨晴.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

[3]杨亚萍.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简便运算中年级存在问题
让简便运算的教学不再“复杂”
小学高年级简便运算中的常见错误与解决对策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简便运算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