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护理本科生科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2021-01-10刘永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实践培养

刘永花

【摘要】目的:构建基于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体系。方法:收集影响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教学评价指标;建立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系数;探索一种易于实施与推广,能够提升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同时研究该体系对护生学习能力和兴趣、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体系构建后护生的学习能力、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满意度都高于体系构建前,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生构建基于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加强护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升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同时该体系也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欢迎。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9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的护理本科生都选择到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并且成为了临床护理工作的主体[1]。护理临床实践能力,就是其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之中应该拥有的理论知识、护理经验、护理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表现[2]。因此,构建基于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通过对该体系的构建研究,探讨了对护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报道如下:

1 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1.1 构建方法 (1)成立科研小组。小组由8人组成,其中1名教授,5名讲师,2名研究生,课题小组主要进行研究主题的拟定、专家咨询表的编制、咨询专家的遴选和问卷咨询、收集数据及统计分析,并对有争议的条目进行讨论、修改[3]。(2)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在前期通过文献对比研究和访谈,结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制定指标条目,设计成专家咨询问卷,请1名教育学专家对其校验。问卷包括3部分:①调查说明,简要说明研究的背景、意义及调查的主要内容、填写要求等;②问卷主体部分,调查评价指标的合理性、重要程度以及整改建议,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判断,从“很不重要”至“很重要”依次赋值1-5分;③专家基本情况,包括专家所在学校名称、所在部门、行政职务、学历、年龄、教龄、所授课程、对调查内容的熟悉程度和评分的主要依据。(3)遴选咨询专家。根据在该研究领域有代表性与权威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遴选标准:本科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在医学教育领域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经历;愿意全程参与本课题的咨询并能及时解答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Delphi法以15-50名咨询专家为宜的要求,筛选出26名专家[4]。(4)德尔菲专家函询。通过电子邮件向专家发送第1轮函询表,汇总函询结果,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指标进行修订和调整,再次进行第2轮专家函询,最终建立基于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s[。

1.2 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收集发现:护生心理状态(23.11%)、带教模式(46.51%)、岗前培训(30.38%)等方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护生临床实践能力(P<0.05)。基于此,教学评价指标设置为护生心理压力、自我引导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应急配合能力、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等,通过各专家咨询得出的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系数见表1。

1.3 观察指标 探讨构建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评价体系对护生学习能力、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及满意度的影响。(学习能力由教师对护生进行综合评分,分数在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能力越强;学习兴趣和满意度评分由护生进行评分,分数在0-10分之间,分数越高,兴趣和满意度越高。)

1.4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07及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L要的统计学指标:对函询专家进行积极性及权威程度评价;对每项指标的结果进行重要性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卡方检验)、权重评价。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体系构建后护生的学习能力、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满意度都高于体系构建前(P<0.05)。

体系构建前,学习能力评分为(45.65±4.81),学习兴趣评分为(6.12±0.69),满意度评分为(5.14±0.36)。体系构建后,学习能力评分为(78.58±10.81),学习兴趣评分为(8.08±1.71),满意度评分为(7.85±1.61)。

3 讨论

3.1 本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判断一项教学评价体系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构建的方法是否科学,能不能适用于进行研究和相关问题。构建方式如果是正确而合理的[6],那么才会使应用效果具有可靠性。本文通过组建科学研究刁、组拟定本次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咨询专家的遴选和问卷咨询、收集数据及统计分析来展开体系构建工作;專家制定指标条目、设计成咨询问卷并对其校验,来调查评价指标的合理性;遴选咨询专家参与本课题的咨询和解答问题;两次向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建立基于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为本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研究素材和理论支持。

3.2 构建基于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效果评价 通过对体系构建前后的护生调查发现:体系构建后护生的学习能力、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满意度都高于体系构建前(P<0.05)。护生们第一次面对医院这个复杂的大环境,难免的会产生紧张、害怕等情绪,再加上医院的护理工作任务重,护生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护生心理压力的关注,可以让护生意识到自身的心理状态也会对临床的实践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通过自我舒缓、同学之间互相倾诉互相建议等方式来改善自身的心理压力。带教老师的教育模式对护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影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师的教育模式都是自己讲解、操作,护生旁听、看和模仿,这对护生的观察、分析、沟通、批判性思维都有很大的限制作用,从而影响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我引导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指标,可以让护生更加的重视独立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自身的思维能力等[7],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由于带教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由于护生的临床工作不足,因此在岗前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而不少的学校和医院没有对此给予重视,导致学生对实际工作缺少方向,有效的岗前培训工作开展可以提高护生的职业道德,通过正面的引导可以使其明确工作的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通过设置临床管理能力、应急配合能力、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等,可以让护生从被动的状态转换为主动,快速的融入到实际的护理工作之中,并且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操之中。

3.3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影响 通过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而且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已经趋向于陈旧,没有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内容的结构上设置也较为混乱,而教学评价指标可以充分的让教师认识到现代护理工作需要和重视的范围,及时的了解现代最新医学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从而强化护生的学习质量和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构建基于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其临床实践能力,也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护生对该体系的满意度评价也比较高,说明该体系的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高晶,郭璇,于湘友,等.CBS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ICU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1):1522-1526.

[2]李航,高歌.基于护理本科生视角的临床实践教学感知服务质量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5):386-391.

[3]王晓红,黄小红,胡金梅.以核心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11):64-68.

[4]宋秀婵,黄萍英,曾琨,等.综合病例下站点式护理技能考核在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7):860-862.

[5]张贤,董忻悦,徐晓华,等.护理本科生护理管理临床教学内容框架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6):432-436.

[6]潘太健,毛淑英,张志花.国内护生关于《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学习现状与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169-171.

[7]寇小敏,许小明,黄晓敏,等.早期接触临床对护生学习态度及职业认知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3):81-83.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资助(KD2019JYYJYB004)

猜你喜欢

实践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