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
2021-01-10张玉
张玉
【摘要】目的:研究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纳入产妇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措施应用前,孕产妇在SDS评分、SAS评分比较中,差异小,P值超过0.05;不同护理方案使用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大(P<0.05)。结论:加强孕产妇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避免产后抑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护理;妊娠结局;产后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61-02
妊娠、分娩是女性重要生理过程,在妊娠期间产妇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出现强烈应激反应,严重影响孕产妇生活质量及新生儿体格、智力发育,造成孕妇产后抑郁,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倾向。为降低上述不良事件发生率,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1]。本研究使用我院100例孕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统计对象,对心理护理方案应用效果进行统计,现对研究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100例孕产妇,,所有孕妇胎位正常,足月分娩,无妊娠合并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对研究具有知情权;本案研究排除了心脏系统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和肝肾病、沟通能力差患者、认知障碍、妊娠高血压、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符合我院伦理要求。随机将100例患者均分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年龄(29.5±3.4)岁;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37.5±2.3)周;其中26例为初产妇,24例为经产妇;观察组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年龄(31.5±3.0)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2.5)周;其中25例为初产妇,25例为经产妇;一般资料差异组间变化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此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内容主要是产前指导,健康教育和安全规范讲述,并为患者制定训练康复计划,提高护理水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内容参考如下:①做好心理护理计划。部分产妇应分娩经验不足,对分娩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妊娠期间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妇心理干预,多和产妇沟通交流,详细向产妇介绍妊娠、分娩相关知识,了解产妇心理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产妇保持健康、稳定的心态。②产中心理护理。考虑到产科产妇宫缩疼痛十分明显,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镇痛药物,同时给予患者良好心理疏导,以鼓励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宫缩痛属于正常生理反应,根据产妇情况给予产妇营养支持,积极帮助产妇补充水分;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掌握正确呼吸方式、节奏,并对产妇负面情绪进行调节,鼓励家属陪产,帮助产妇建立分娩信心,减轻产妇痛苦;第三产程宫缩痛会加重产妇痛苦,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保存充足体力,调整好情绪,鼓励产妇做一个勇敢、坚强的母亲,掌握正确用力方式。③产后护理。给予产妇表扬、鼓励,为产妇营造一个干净、安静、整洁的病区环境,指导产妇掌握新生儿喂养方式,帮助产妇完成角色转换,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胎儿窘迫、巨大儿);(2)观察统计SAS评分、SDS评分,对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打分,SAS评分以50分为划界分,划分为3级,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SDS以53分为划界分,划分为3级,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x±s)形式;计数资料使用n和%表示,当P<0.05的情况下,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对比对照组(50例):自然分娩31例(62.00%),剖宫产19例(38.00%),产后出血8例(16.00%),胎儿窘迫9例(18.00%),新生儿肺炎8例(16.00%),巨大儿6例(12.00%);观察组(50例):自然分娩39例(78.00%),剖宫产11例(22.00%),产后出血2例(4.00%),胎儿窘迫2例(4.00%),新生儿肺炎3例(6.00%),巨大儿1例(2.00%);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比对照組高,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6.0952,6.0952,8.0000,10.0102,5.1073,7.9061,P=0.0135,0.0135,0.0046,0.0015,0.0238,0.0049,(P<0.05)。
2.2 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对比 孕产妇SDS评分、SAS评分在护理前比较,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方案应用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大,P值低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孕产妇在分娩期间受宫缩痛影响出现生理应激反应,刺激情感层面,导致孕产妇神经-内分泌障碍,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特别是初产妇,因对妊娠知识了解较少,心理负担较重,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配合度下降,最终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在孕产妇护理过程中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护理[3]。
在以往常规护理中,多将护理重点放在孕产妇生理功能方面,忽略了孕产妇心理关怀,护理缺乏全面性。近年来,医疗模式更加注重全方位护理,从传统单一护理转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全方位人性化护理[4-5]。
因此在孕产妇护理中,结合心理学理论,和产妇展开有效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结合产妇学历背景、家庭环境,向产妇传输更多分娩相关知识,积极解答产妇疑问,使产妇对医疗知识体系有更全面的认识,消除心理顾虑和烦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同时,调动亲属力量,给予产妇更多家庭关怀,通过家属陪产给予产妇温暖情感港湾[6],使产妇情感更加安宁,放松全身肌肉,舒心、安心参与分娩;指导产妇掌握正确呼吸节奏,转移宫缩疼痛,使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值;另外,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可根据产妇兴趣爱好播放产妇感兴趣的音乐,或通过冥想训练,结合产妇不同阶段心理情绪变化,给予不同语言暗示,转移产妇宫缩疼痛,疏解产妇负面情绪,建立积极分娩信心,从而避免不良妊娠结局,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证实,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提高产妇配合度,方能确保产妇顺利分娩。
综上所述,加强孕产妇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避免产后抑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敏,吕娜,王清,等.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1):12-13.
[2]杨雄英.产科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3):456-458.
[3]毕毅.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6):235-237.
[4]李静.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藥文献电子杂志,2018,5(67):107-108.
[5]徐敏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9):12-13.
[6]张莉.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4):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