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研究

2021-01-10何枚利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产妇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的研究对象选自于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入选产妇总数为90例,将采用数字分配法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产妇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医用加压弹力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下肢静脉栓塞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以及产后肌力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产后肌力恢复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能有效预防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几率,帮助产妇产后肌力恢复。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

[中图分类号]R687.4;8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21)10-0076-02

下肢静脉栓塞是指患者下肢静脉系统中,血液流动速度缓慢,血液凝固,影响正常血液回流。剖宫产孕妇在手术麻醉后,其静脉血流速度将会降低,加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长时间卧床很容易导致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护出现下肢水肿、瘀滞溃疡等严重不良症状,严重影响产妇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提前进行预防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有效途径[2]。临床较为常用的是加压弹力袜,其预防效果有效,临床研究指出,可在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防治中,选择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本文将对在剖宫产后,给予产妇空气波压力治疗对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7-2021.4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90例。通过数字分配法将产妇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年龄范围在25~37岁,平均年龄在(31.26±3.85)岁;孕次情况:初产妇32例,经产妇13例。对照组45例,年龄范围在23-38岁,平均年龄在(30.83±3.79)岁;孕次情况:初产妇34例,经产妇11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和孕次,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纳入标准[3]: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年龄为20~35岁;产妇及家属知情且同意;产妇无心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排除标准[4]:产妇患有精神障碍;产妇患有语言沟通障碍;产妇依从性偏低;产妇患有下肢感觉障碍;产妇皮肤损伤,不具备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应用条件。

1.2 方法 研究组给予空气压力波预防治疗。在产妇术后开始接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生产厂家: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型号:QIJIPC-AI),治疗部位包括产妇足部、小腿、膝盖及大腿,从脚底开始,至大腿根部结束,通过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实施序贯加压,通过加压与压力释放,协助产妇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加快血液流动速度,治疗下肢静脉栓塞。加压时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调整为周期性加压模式,5~6s加压一次,每次治疗持续30min,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3~5天。如患者为肥胖产妇或术后切口疼痛严重,不能下床活动,则延长治疗时间,以7天为一个疗程。在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期间,询问产妇的治疗感受,避免产妇产生心脑血管不适感,引发并发症。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为患者佩戴医用加压弹力袜(生产厂家:德国Medi公司,产品型号:膝下型)。

两组产妇都给予下肢手法按摩,双手摩擦预热后,接触患者皮肤,五指并拢,通过指腹、掌根、鱼际揉捏、按压患者足部、小腿等部位,从轻至重按摩患者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询问患者感受,待到患者感到按摩部位酸麻胀痛后,停止按摩,每日按摩2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下肢静脉栓塞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以及产后肌力恢复情况。

疗效[5]:如产妇术后3~6d下肢未表现出疼痛或肿胀症状,可下床活动,各项指标正常,出院后14d随访显示产妇生活正常,评估为显效;如术后3~6d产妇下肢出现酸胀或隐痛症状,各项指标正常,彩超检查未发现下肢病变,评估为有效;未达以上标准,评估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VAS:应用VAS评价量表评估产妇的下肢疼痛状况,量表分值为0~10分,分数越高,下肢疼痛越剧烈。将肌力划分为0、1、2、3、4、5六个等级,评估产妇产后肌力恢复状况,如产妇术后1h内肌力提升到4级,或术后2h内肌力提升到5级,评估为肌力恢复正常,计算2组产妇的产后肌力恢复正常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分析,通过t检验计量各项临床资料,用(x±s)表示,通过x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产妇术后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VAS评分和产后肌力恢复情况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产后肌力恢复率显著上升(P<0.05)。见表2。

3 讨论

因为多种因素,加之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剖宫产率逐渐增高,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产妇具有多方面不利影响,可引发肺栓塞,也可应当产妇的下肢功能。故为了减少剖宫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产妇术后健康水平,确保产妇术后下肢活动正常,需对剖宫产产妇进行积极产后预防干预。

在此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产后肌力恢复率显著上升(P<0.05)。表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能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产妇因怀孕雌激素释放量加大,增强肝脏凝血因子释放,在产妇处于妊娠末期时,产妇体内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提升,抗凝血酶水平显著下降,引发产妇下肢血液高凝现象,使产妇形成下肢静脉栓塞[6]。加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活动减少,更易影响下肢血液回流。医用弹力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其渐进式压力,由脚踝处渐次向上递减,通过收缩小腿肌肉对血管腔加压,促使血液回流心脏,防止下肢淤血,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但弹力袜压力是固定的,加之产妇腿部的粗细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弹力袜的压力相对而言不能灵活控制,在效果上便存在一定缺陷。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治疗时通过加压与压力释放,刺激产妇下肢部位和穴位,按摩产妇下肢肌肉,有利于促进下肢肢体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7]。并且该治疗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同时还协助产妇吸收局部组织渗出液,降低产妇下肢栓塞部位的炎症因子水平,减弱小产妇的疼痛感和肿胀感,提高剖宫产妇的术后舒适度。在空气波压力治疗中,对下肢肌肉的刺激,有利于帮助产妇保持正常的下肢肌力。此外,我们给予了剖宫产产妇术后手法按摩,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活血化瘀,对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能有效预防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几率,帮助产妇产后肌力恢复。

参考文献

[1]范玉红.50例剖宫产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路径探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2):251-253.

[2]夏三红.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4):449-450.

[3]黄玉宇.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产妇剖宫产术后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119-120.

[4]田晓刚.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9):141-142.

[5]吳彩芳.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8):152-154.

[6]周根秀,黄远城.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疗法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4):33-34.

[7]孙玮临,刘丽丽.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6):967-968.

作者简介:何枚利(1982.08-),女,汉族,广东梅州人,专科学历,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产妇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如何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状况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如何护理自然分娩的产妇
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护理措施有哪些
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