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羊肚菌栽培技术研究

2021-01-10朱琳刘柱杉谭笑张维东

吉林蔬菜 2021年4期
关键词:羊肚出菇菌丝

朱琳 刘柱杉 谭笑 张维东

摘 要:羊肚菌Morehella  esculenta(L.)Pers,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羊肚菌野生资源于19世纪被命名并进行开发,但直到21世纪初才在四川首先实现成熟的人工栽培技术,由于可商业化栽培品种较少及我国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羊肚菌人工栽培在东北地区进行规模化生产进程相对滞后,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数据统计分析,为羊肚菌在东北地区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羊肚菌;栽培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选用菌种为北京中益润泽食用菌销售有限公司。

1.1.2 栽培料:麦粒、木屑、稻壳等;辅料有腐殖土、石膏粉、過磷酸钙、生石灰等。应符合NY  5099的要求。

1.1.3 营养料配方:麦粒30%,阔叶木屑30%,稻壳30%,腐植土8%,石灰2%,含水量50%~60%,pH值6.5~7.5。

1.2 方法

1.2.1 季节选择:吉林地区一般10月上旬整理土地。环境最高温度低于20℃即可栽培,日光温室栽培一般10月中下旬播种、覆土,3月中下旬至4月出菇[1-4]。

1.2.2 整地:在土地表面均匀撒生石灰粉,每666.7平方米播撒生石灰100千克,然后浇水至表层土下25~35厘米湿润。平整后土粒最大直径不超过1厘米。

平整的地表撒白石灰线,畦面宽100~120厘米,高20~30厘米,畦上开4条“V”字形播种沟,间距20厘米,沟深7~10厘米,沟宽4~8厘米。畦间留宽40厘米排水沟,沟深30厘米。

2 栽培管理流程

2.1 播种管理

2.1.1 消毒:用75%乙醇对菌种瓶(常规菌种瓶)表面、掏种工具、塑料盆、接种人员的双手、乳胶手套等进行消毒处理。

2.1.2 播种:当环境最高温度稳定在15℃以下时,即可播种。播种撒播方式,每666.7平方米播种150~200千克。播种时先将菌种脱袋,然后将菌种掰成1.5~2.0厘米大小,喷洒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匀,使菌种湿润,再均匀撒至畦面。

2.1.3 覆土:播种后,将预留排水沟的土壤覆盖入播种沟,覆土厚3~5厘米。

2.1.4 控制温、湿度:用黑色地膜覆盖菌床,以保温保湿,防止强光直射,利于羊肚菌菌丝定植和发菌;将覆盖好的地膜进行打孔,孔径2~3厘米,孔深6~8厘米,孔距15厘米,以增加土层透气性。控制棚内温度不得低于羊肚菌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2~6℃,控制播种沟料内温度不得超过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13℃[5-6]。

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播种3天后可浇大水1次。其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浇水灌 溉,采用漫灌、喷灌的方法。畦内注满水,保持1~2天后放掉;喷灌保持地表的土粒不发白。冬季一般每月浇水一次。

2.2 供养管理

播种7~15天当畦面出现大量的灰白色菌丝时,摆放营养袋。选择营养袋一平面,用1厘米×1厘米钉板扎孔或开8~10厘米的口子,有孔或口的一面朝下,顺播种位置摆放,行间距50厘米,袋纵间距40~60厘米,放置时应压平尽量与地面接触。每666.7平方米摆放1500~2000袋。

2.3 通风管理

每天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气温高于18℃时,采取早、晚通风;气温低于15℃时,中午通风。

2.4 光照管理

棚内以弱散射光为主,光照强度500~1000Lx,避免强光直射。

2.5 出菇管理

当气温稳定15℃,地温稳定5℃以上,空气湿度85%~95%,散射光照射,昼夜温差大于10℃等合适条件时,进行催菇管理。在出菇前15~20天移除外源营养袋。

采用微灌进行补水,使地面完全湿透,可持续2~3遍,或24内沿沟漫灌,及时排走积水。水分刺激后,土壤含水量达到80%~90%,通过微喷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白天闭棚增温,确保地温达到出菇所需临界温度5℃,至少保持4~5天。夜间掀开通风口降温,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采用地膜技术,前期菌丝处于黑暗环境,揭膜后暴露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促菌丝分化形成原基。羊肚菌出菇过程中,控制棚内温度为4~16℃,不超过18℃为宜。适时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50%~6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每天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2.6 采收和采后处理

采收应晴天进行。当子实体菌帽褶皱充分展开及时采收。采大留小,采收时用小刀齐土面割下,避免带下周围较小的子实体。采后清除子实体基部泥土,轻拿轻放置于保鲜筐内,避免挤压。及时清理料上和地面上的菇根、死菇等残留物,运离栽培场所。

2.7 采后处理

鲜菇在1℃~5℃冷库中贮藏。干制品应选择通风好,不淋雨场所或烘箱内进行,使含水量不高于13%。

2.8 病虫害防治

2.8.1 病害防治:羊肚菌菌种发菌期间发现有细菌、霉菌感染时,应及时将污染物清理出发菌室,并加大通风量。出菇畦面上发现有污染的营养袋,应及时清除。子实体发生细菌性病害应及时清除病菇,并喷洒0.1%漂白粉或3~5毫克/升农用链霉素水溶液。 2.8.2 虫害防治:采用黄板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菇蚊、瘿蚊等害虫。在蛞蝓等软体动物出没处撒施生石灰或夜间人工捕捉。

3 结论与讨论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在东北地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针对目前栽培设施、品种选择及因地制宜的栽培技术还存在很多问

题[7-10],因此通过更多的遗传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的数据整理分析,尽早形成一套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体系才是有效保障羊肚菌产业在北方地区健康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靳月琴,任建全,沈琦.北方两种大棚示范栽培羊肚菌[J].食用菌, 2021,43(2):42-43.

[2] 乔俊,王焮兴,马琳静,等.中国北方地区羊肚菌暖棚人工栽培实践[J]. 中国食用菌,2021,40(2):32-36.

[3] 周帅,孙红丽,韩彬,等.华北地区林地小拱棚栽培羊肚菌技术[J].北方园艺,2021(19):165-167.

[4] 柴秋泉.北方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10):75-76+82.

[5] 王永元,李岩龙,徐红霞,等.不同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1(17):125-131.

[6] 刘跃鹏,席凯鹏,王咪,等.不同棚膜对人工栽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2021,40(6):60-64.

[7] 贺立虎,李娟丽,王文光.羊肚菌研究与利用现状[J].陕西农业科学, 2021,67(5):93-96.

[8] 徐继伟,周玖璇,何俊,等.羊肚菌栽培的经济效益及对土壤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2021,40(5):23-30+35.

[9] 蒙菲菲,凌巧,刘姻婷,等.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 2021,15(10):41-44.

[10] 支彩艳,乔俊,赵建国,等.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21(15):143-150.

猜你喜欢

羊肚出菇菌丝
羊肚菌迎来丰收季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菌丝发菌差咋回事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提高双孢菇成菇率三技巧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
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协同致病菌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