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创新

2021-01-10赖红波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创新数学课堂

赖红波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主要学科,而且在高考分值中占比比较大。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树立起良好的意识,及时创新自己的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地采用多种先进的、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创新,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能够促进学生的良好成长。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课堂 教学创新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50

从实质上来说,高中数学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若是按照语文、英语这些人文学科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很难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十分重视的目标。而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又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合理地优化教学手段,并且积极地创新教学过程,旨在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积极地创新教学理念

近些年,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对于教育领域的要求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从本质上来说,新课程改革其实相当于一场教育理念革命。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为素质而教”,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和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明白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正确地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还需要积极地树立起“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观念,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的主动性交还到学生手里,并且尽可能构建一种开放式的课堂结构模式。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专研和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可以自主表现、自主探索以及自主学习,最大程度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可以活起来,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

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其实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好学生的情感意识可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到扎实的课本知识,而且可以促进知识迁移,让他们学会利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并且產生更多的自信。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虽然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而开展这些内容教学的时候,都需要高中数学教师积极地创新自己的观念。

二、创新课堂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贴合学生实际。合理地构建教学氛围,还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并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确保数学知识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认识学习。而且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还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氛围当中去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数学学习的价值。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数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都倾向于构建疑问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探索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原本掌握到的知识与新的知识体系之间经常会出现一定的碰撞和结合。若是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那么还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去积极地构建相应的疑问情境,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索过程当中,去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这种方式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的方式要更有意义,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他们的思维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

在讲解某些重难点问题时,教师应学会合理地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碰撞来激发学生的疑问机制,让他们可以主动发问、积极发问,并且产生一定的探究欲望。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独立自主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去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促使学生的认知可以踏上新的台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而且还可以增加他们的行动力,提升他们的探索能力。不仅如此,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确保教学进程可以以疑问为中心开展实施,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新知识体系的构建进程。

三、创新课堂提问方式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是比较独特的,其不仅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而且还与其他领域的内容有着十分广泛的联系,而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提问来得以实现。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数学问题来实现。在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当中,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识载体,其不仅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还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等多种不同的特点。而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分享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到的知识体系和解题经验全方位地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一种“曲径通幽”的教学功效。但是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教师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所谓的提问有效性,就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然后再精心设置问题情景,确保提问的计划性、针对性以及启发性,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新合作探究模式

数学知识的教学并不是只有“教师讲、学生听”这一种方式,还包括学生自己在数学活动中去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当然,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的时候,还应当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这一基础出发,去构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去亲身感受和体验数学。并且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还应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创造以及领悟的机会。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可以摆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思维,转而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等学习模式。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协作者。在学生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他们积极沟通,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创新数学课堂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