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探究

2021-01-10林玲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幼儿教学培养

林玲

【摘要】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启蒙者,肩负重担,必须具备极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教育是幼儿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幼儿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渗透安全意识的途径,把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標之中,以此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学 安全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75

在幼儿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格外关注幼儿的成长,并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幼儿在成长中学到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幼儿安全意识,通过科学地开展幼儿安全意识培养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水平,促使幼儿健康成长。笔者在实践分析过程中,从多方面探索了提高幼儿安全意识的途径,请看具体分析。

一、幼儿安全意识的含义及培养意义

(一)含义

在实际生活中,幼儿面临着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威胁,这些威胁对于幼儿的安全都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具备显性和隐性两种特点,所谓显性特点是一些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被发现的由于生活行为所产生的因素,例如走路摔伤、被热水烫伤、外出游玩发生危险等,这些危险都具备一定的显性特点;而隐性因素则是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不容易被发现,但是会对幼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例如和父母走失等。这些因素的发生频率较高且具备不易发现的特点,会导致幼儿安全风险因素提升,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意义

幼儿对于安全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家庭和学校应当针对这方面内容对幼儿展开相关教育。有些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也无法正确地引导幼儿的日常行为,导致幼儿在生活中会不时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作为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深入了解自身行为的安全性,进而降低幼儿展开危险行为的概率,也能运用更为适当的方式解决相关问题,进而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对策

(一)完善游戏规则,渗透安全意识

由于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不足,辨别能力较差,对于危险的感知存在一定的不足,大多数幼儿只想到户外展开活动,但却看不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教师也无法预料到幼儿的下一个举动是否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共同认识游戏规则,进而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滑梯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展开思考,针对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进行讨论。由于幼儿一开始并没有完善的安全意识,此时教师可以给予幼儿相应的提示。教师可以把一个鸡蛋放在滑梯最高处,当鸡蛋摔下来并摔碎后,再对幼儿进行提问:“鸡蛋从这里掉下来就会摔碎,如果是小朋友摔下来会发生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幼儿提升自身对于这部分内容的重视程度。之后教师再引导幼儿针对这部分内容展开思考,告诉幼儿应该如何保障自身的安全。教师可以让幼儿设想一下需要制定怎么样的安全措施才能更好地避免这种情况,有的幼儿就会提出:“我们不要在滑梯上打闹,就能够更好的保证安全。”还有的幼儿会认为:“我们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滑下来,保证一个小朋友下来,另一个小朋友才能上去,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证安全性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当然,不管在教室学习还是在户外游戏,教师都应当引导幼儿发现自身忽视的问题和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幼儿完善自身的安全意识,提升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开展主题活动,提炼教育素材

教师可以将安全教育和其他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展开安全主题活动,进而更好地引起幼儿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教师应当选择适当的方式展开讲解,进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开展“警惕陌生人搭讪”的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小兔子乖乖”中的小兔子,自己则扮演大灰狼,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展开思考,“为什么小兔子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呢?”幼儿会说:“因为大灰狼会吃掉小兔子。”之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展开思考,“那么小朋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不要开门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就能够更好地意识到,自身独自在家时,无论陌生人说什么,都不应该给陌生人开门。当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安全内容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进而更好地帮助幼儿认识到安全问题,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

(三)组织混龄活动,做好自护示范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是仍旧有一部分幼儿自身的防范意识存在不足,教师可以运用同伴效应,帮助这部分幼儿更好地针对安全内容展开学习。

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展开荡秋千活动时,可以让安全意识薄弱的幼儿和安全意识较强的幼儿一起组队,安全意识较强的幼儿已经了解了荡秋千的规则,能够进行规范游戏展示。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可以提出问题,让幼儿共同展开讨论,进而更好地帮助幼儿意识到安全问题。例如:“荡秋千高兴的时候能不能松开双手拍手呢?”再如:“如果你是推秋千的小朋友,你的小伙伴感到害怕时,你应该怎么做呢?”这些问题能够从安全、突发性等不同的方面引导幼儿展开思考,进而更好地做出感悟,获得安全意识的提升。

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应当充分观察幼儿的动态,如果有幼儿存在不安全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纠正,进而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结束语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一定要在实践过程中落实。同时,教师应深入教学实际,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幼儿教学课堂,全面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军.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J].科普童话, 2019(29):93.

[2]詹远艳.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160.

[3]张频.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1):248.

[4]谢婷婷.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07):167.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幼儿教学培养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