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视听神经损伤性多颅神经炎验案
2021-01-10王精岚于学平
王精岚,于学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三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 病 例
高某,男,48岁,于2020年9月9日就诊。2020年8月发烧1周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双耳听力下降,左耳明显,偶有耳鸣,曾于哈尔滨某医院诊治,经更昔洛韦、头孢类抗生素及甲强龙常规治疗1周后,体温逐渐正常,但视力及听力无明显恢复,遂后又至北京某医院就诊,经腰椎穿刺等检查确诊为多颅神经炎,经激素冲击等治疗后视力仅略有改善,遂来我院寻求针灸治疗。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听力减退,头部胀痛,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脘闷纳呆,口苦便秘,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查眼前景物昏暗,分辨困难,行走需家人引导,听力减退,正常言语交流较困难;视力为左眼10cm可见手动,右眼10cm可见指数。电测听为左耳80分贝,右耳55分贝。西医诊断为视听神经损伤性多颅神经炎。中医诊断为暴盲,证属痰火闭窍。治疗以清热化痰、开窍启闭为法,穴取头面部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穴为主。穴取攒竹、丝竹空、太阳、阳白、听宫、百会、水沟、神庭、脑户、天柱、玉枕、风池、外关、头维、合谷。操作: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取0.35mm×40mm毫针,攒竹向眉中平刺进针20mm,丝竹空、太阳均向耳侧方向平刺20mm,阳白向下平刺进针10mm,听宫张口直刺10mm,百会、神庭、头维均平刺20mm,水沟直刺10mm,风池、天柱以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25mm,脑户、玉枕向上平刺进针30mm,合谷、外关直刺20mm。各穴进针得气后,风池、天柱施以捻转提插泻法,并使针感向头顶部放射,其余腧穴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50min,每日治疗1次。1周后自觉眼前景物亮度提高,右眼尤为明显,但清晰度变化不显著,听力无变化,头痛减轻。2周后眼前景物清晰度提高,听力略改善。4周后视力进一步改善,双眼30cm处可见手指数,睡眠及情绪好转,脘闷减轻,食欲增强。针刺治疗6周后双眼40~50cm处可分辨手指数。针刺治疗8周后视力进一步提高,双眼100cm处可分辨手指数,室内景物轮廓可见,清晰度提高,可独立完成室内简单的起居生活,听力改善,电测听为左耳50分贝、右耳40分贝。
2 体 会
多颅神经炎指单侧或双侧出现2条以上的颅神经麻痹,多见于中青年,其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后变态反应有关[1-2]。本病多累及第Ⅲ、Ⅵ、Ⅶ、Ⅸ、Ⅹ、Ⅻ对脑神经,而第Ⅱ、Ⅷ对脑神经受累,实属罕见,常易误诊[3]。本病属中医“暴盲”范畴,表现为眼外观正常,一眼或双眼视力骤然急剧下降,甚至盲而不见[4]。最早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病于阳伤者,缘忿怒暴悖,恣酒嗜辣,好燥腻及久患热病,痰火之人得之则烦躁秘渴……”。患者骤然起病,目不明、耳失聪、发热头痛、烦躁不寐、便秘口苦、舌暗红苔黄腻、脉弦,证属痰火闭窍,即为上文中所言“病于阳伤者”,彭清华等编著的《中国民间局部诊法》中将其分类为“目系炎性暴盲”[5]。由于痰火闭窍,阻遏经络,气血精津不能上注于头窍,目失所养则视物昏渺,耳失所养则耳闻失聪[6-7]。督脉乃“阳脉之海”,统领全身阳气;太阳又称“巨阳”,行督脉左右,《素问·热论》言“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之气也”,又有“五脏之俞,本予太阳,而立于督脉”之说。并且督脉、太阳经均与目有联系,《素问·骨空论》言督脉有分支“与太阳起于目内眦”,又“上系两目之下中央”;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故主取督脉之水沟、百会、神庭、脑户,配合足太阳经之攒竹、玉枕、天柱,以调畅两经之经气,输注气血上达头窍,以此达到启闭开窍、明目聪耳之效。攒竹、阳白、太阳、丝竹空、听宫皆为局部取穴,“腧穴所在,其治所在”,可活血通络、聪耳明目;风池、外关属少阳经,少阳经通达耳窍,内至眼络,可清利耳窍、通络明目;头维、合谷属多气多血的阳明经穴,刺之可清热祛痰、理气活血。诸穴相配,共奏清痰热、开头窍、行气血之功。痰热得除,气血通畅,头窍得养,则目明耳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