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治疗颈源性耳鸣1例

2021-01-10王艳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耳门颈源夹脊

罗 宇,王艳锋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颈源性耳鸣(cervicogenic tinnitus)是以颈椎退行性改变或急性损伤引起的耳鸣病变,其发病机理为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间盘突出压迫颈部周围神经或血管导致颈部循环代谢受阻,久而久之引起耳鸣伴耳后疼痛等[1]。颈源性耳鸣的症状多表现为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同时伴有耳后疼痛,在中老年群体多见[2]。

王艳锋教授提出电针颈部夹脊穴结合颈臂穴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疗效较好,现将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1 病案举隅

患者,女,52岁,2020年5月27日就诊。1年前因受寒出现颈肩部胀痛,颈部活动受限,时有右上肢疼痛,无肢端麻木,无头晕头痛,于外院治疗(具体方案不详)后病情仍反复。1个月前出现右耳耳鸣,右耳后疼痛,伴头晕头痛,休息后症状未能缓解,刻神清,精神欠佳,右耳耳鸣,右耳后疼痛,伴头晕头痛,颈肩部胀痛,活动受限,食纳一般,夜寐欠安,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查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颈肌较紧张,右侧较左侧明显,C3/C4、C4/C5、C5/C6棘突间隙及棘突两旁压痛明显,颈部活动不利,右旋约30º,左旋约90º,前屈后伸各约20º,压叩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转颈试验(-),霍夫曼征(-)。双上肢肌肉无明显萎缩,感觉、肌力、肌张力正常,指端血运可。西医诊断为颈源性耳鸣,颈椎病混合型。中医诊断为耳鸣-痰浊上壅型。治以化痰祛湿,通络止痛之法。取(颈臂穴(右),耳门穴(右),翳风穴(右),颈部夹脊穴(C3/C4、C4/C5、C5/C6双侧)。治疗所需材料:针灸针选择安迪牌无菌针灸针,规格为0.30mmX50mm,电针仪选择华佗牌电针仪,型号为SDZ-Ⅱ型。患者侧卧位,取右侧耳门穴、翳风穴,颈部第4、5、6两侧颈部夹脊穴及右侧颈臂穴,直刺约0.8寸,待行针得气后,将右侧颈臂穴与右侧C4/C5夹脊穴归为一组,右侧C3/C4夹脊穴与右侧C5/C6夹脊穴归为一组,左侧C3/C4夹脊穴与左侧C5/C6夹脊穴归为一组,分别接通电针,波形均使用连续波,频率为1Hz,电针强度以感受合适为度,通过调整颈臂穴的针刺方向,使右前臂产生周期节律性的跳动。每天1次,疗程为20天针刺治疗后第5天,颈部活动改善明显,治疗10天后右耳耳鸣声消失,颈肩部仍有胀痛感,活动稍受限。20天后,其颈肩部无明显胀痛,无活动受限,耳鸣消失,3个月后随访,耳鸣未再复发,颈肩部活动自如。

按:患者为中年女性,突受外界风、湿、寒之外邪入侵,气血运行不畅,血行受阻,气血滞留于颈部,故见颈肩部酸麻胀重,活动不利,颈部寒湿入体,气血受阻,上扰清窍,致耳鸣头痛。纵观舌脉象及症状,辨病为耳鸣之痰浊上壅型。结合经络学说与标本兼治的法则,采用电针结合颈臂穴治疗颈源性耳鸣。对症取穴选择耳门穴及翳风穴[3],局部取穴选择颈臂穴以及颈旁夹脊穴。颈部夹脊穴临近颈部督脉诸穴,可疏通颈部之气血壅滞。颈部夹脊穴位于正对颈部脊神经根出口处,针刺此处可使颈部神经传导功能得到改善,在促进受损神经与肌肉的恢复疗效明显[4]。颈臂穴位于锁骨中点直上1寸,为颈部臂丛神经干在体表的投影处,与臂丛神经联系密切,故通过针刺本穴,并微调针刺方向,刺激右臂的肱桡肌,产生周期性的跳动,促进颈部及右上肢神经及肌肉功能的恢复。通过电针颈部夹脊穴及颈臂穴达到除湿散寒,温经通络之效。

2 讨 论

颈源性耳鸣的原因是由于颈椎发生各种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改变,颈部椎体发生改变,颈部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或骨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压迫神经或血管,导致颈部循环代谢受阻,造成内耳循环障碍引发耳鸣。本病以中老年群体多发,但因生活习惯改变成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除耳内自觉嗡嗡声外,还常伴有耳后疼痛、颈部不适感,甚至出现头晕头痛、眩晕和呕吐。

颈源性耳鸣属中医“耳鸣”范畴。《灵枢·厥病》云:“耳鸣,取耳前动脉。”论述了耳鸣的治疗取穴。中医认为耳鸣的诱因可分为虚证及实证两部分,实证是由于外感六淫或情志影响致痰火上扰,气血壅滞不行,络脉不通,耳部失聪,发为聋聩;虚证是由于患者年老体弱,肝肾亏虚,肾精不足,肾开窍于耳,肾精不能上荣于耳窍,则发为耳鸣。中老年人因精气不足又复感外邪诱发本病,证属虚实夹杂,故治疗时还需标本兼治。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记载:“有耳鸣者,取耳中动脉,即耳门穴,系手少阳三焦经。”电针取穴遵循近治的特点,取手少阳三焦经之耳门穴、翳风穴[5]。三焦经病,首言耳聋,耳门穴为三焦经之穴位,且为耳前三穴之一,根据就近取穴原则可取此穴针刺以使耳聪。翳风穴为手足少阳之交会穴,具有聪耳通窍之功,其解剖位置特殊,位于面神经的入口处,面神经可以传导耳部皮肤躯体感觉,颈部疾病有可能经由此种神经通路进而影响听觉通路[6],针刺此穴可直达病所。

颈源性耳鸣是由于颈部的病变导致的耳鸣,故治疗耳鸣症状的同时需治疗颈椎相关病变。颈部夹脊穴与督脉循行路线相邻,可疏通调节颈部督脉之气血;同时颈部夹脊穴位于各脊神经根入口处,针刺此处可使颈部神经传导功能得到改善,促进受损神经与肌肉的恢复疗效明显。

颈臂穴有其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臂丛神经大致分布在上肢,由颈C5~C8与T1神经根组成,经过前斜角肌汇入臂丛汇合为上、中、下干,在锁骨后方汇聚进入腋窝[7]。颈臂穴为经外奇穴,其位置位于锁骨中点直上约1寸,上肢臂丛神经大部分汇聚在此处,故设此处在体表的投影为颈臂穴。电针此穴可刺激上肢臂丛神经,通过电针刺激产生规律脉冲从而提高上肢疼痛阈值,抑制交感神经活动,达到镇痛、缓解肢体酸麻胀重、改善肢体活动的目的。

猜你喜欢

耳门颈源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低头族”注意了:当心颈椎病引发高血压!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眨眼
针推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健身气功与“夹脊”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