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背景下中职商科在线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21-01-10陈文珊朱小燕郑静姝
陈文珊, 朱小燕, 郑静姝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上海 20009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网络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提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可见,教学现代化离不开教学信息化,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已成为一个基本趋势。
近年来,以高速互联、泛在移动、智能便捷、综合集成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高速发展并普及应用。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下简称“大智移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浪潮正席卷全球,推进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在此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不断融合渗透,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一、“大智移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面临的新要求
(一)学习形式向“线上+线下”混合式转变
在“大智移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体现,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空间,将传统学习和移动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教学便捷化和学习效果最优化[1]。随着“大智移云”广泛应用,融合“智能”技术,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等将更加普及,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甚至影响师资队伍配置与结构改革,这成为需要思考并探索的长期课题[2]。
(二)学习资源逐步由纸质载体向数字平台转变
新冠疫情期间,各校的优秀教师、教育专家、技术团队组成工作组,共同开发制作了大量的在线教育资源,满足了特殊时期学生的学习需求,加速了学校在线教学的进程。线上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突破纸质教学材料的时空局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方便快捷地组合在线教学资源,形成个性化学习课件,提高教学质量。后疫情时代,教师如何继续优化线上教学的教学方法及管理策略,使之更好地配合线下教学,从而加快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三)学习形态日益呈现个性化特征
“大智移云”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可以为学习者个性化分析学习特征和学习差异,并以此推送符合学习者自身水平的学习资源,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个人学习场。学习资源的个性化和获取的便捷化,让每一位学生在接受传统课堂统一化教学的同时,还能在线上拥有一个属于个人的学习成长空间,提高学习的整体实效。
二、中职商科类课程在线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教学形态被视作课堂教学的空间迁移
“弹性”是在线教学的最大特点,更应是商科在线教学的一大特征。在“大智移云”背景下,在线教育之所以被接受,正是由于它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空间,随时随地学习。具体到商科课程而言,项目式、案例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学习,但调研发现,大部分专业教师对商科课程教学目标解读不够,仍停留在过去专项知识讲解、技能训练的层面[3];同时,对在线教学“弹性”特征的领悟只停留在时间、空间的层面,导致商科课程的在线教学很难体现出“弹性”特征,造成学生的学习懈怠。
(二)教学内容充斥着抽象的理论知识
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涉及知识、能力、素养等多个方面。线下商科课堂往往采取“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发展并养成职业技能。但是,在线教学受环境设备、个体差异、反馈延迟等因素影响,难以满足项目案例式的实训教学要求。某些专业教师在考量在线课程实训教学的难度系数之后,不愿迈出教学舒适圈,用“满堂灌”的方法来完成在线教学任务,使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三)教学互动蜕变为教师的“单人双簧”
由于商科类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进阶,因此能让学生体验到有深度参与感的教学互动才有实施的价值。线下商科课程教学可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入项目案例、模拟经营等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其教学互动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的特点,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师生亲密关系的重要基础。在线教学可借助直播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的教学课堂,创建“教师—学生—内容”的互动情境,但其空间距离使教学过程中人际交互的关系密度与传统面对面教学有一定区别,部分教师呈现出“为互动而互动”的教学互动状态,并不能完全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进阶的目的。
(四)教学质量存在“低控”盲区
目前,录播、直播等在线教学形式多样,给予师生更多选择权,但选择的背后却存在教学质量的把控问题。首先,大规模实施在线教学易出现因流量消耗大、网速波动、网络卡顿所造成的教学效果减损,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大打折扣。其次,以财商课程为例,除了专业教师自行准备的课程资源外,互联网上有着数量巨大的校外教育机构或平台为吸引流量而推出的免费课程,这些资源的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直播平台也没有专门机构或人员来监控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此影响下,在线教育更倾向于教师单向输出及学生自主学习,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从而沦为教学质量的“低控”区。
三、中职院校商科在线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学情分析:基于个体的学习画像
“大智移云”时代信息来源及获取方式、信息覆盖面都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学生认知水平相较以往也存在巨大差异,他们的知识获取来源、获取方式及学习习惯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教师要依据此阶段中职学生的自身发展水平,完善“大智移云”时代学生的学习画像,以此作为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4]。
以往的学情分析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而“大智移云”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已有的信息化手段做全、做实、做优学情分析。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老师统计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比考试分数、整理易错题等,实现老师减负增效、精准教学,提升教学效率[5]。以现阶段中职学生学习画像为依据,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为手段,中职院校商科专业教师在开展学情分析工作时,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教学平台,并借助云教材、云班课、超星等学习平台统计分析学生的已有基础,掌握学生的学习成长曲线,引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考虑“教”与“学”的异位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在“大智移云”时代下,要完善在线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其三大特征,即多元化、自主性、全媒体。在线教学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异位(见图1),构建“教”“学”的双向维度,满足在线教学的多元化、自主性、全媒体要求。商科专业教师在进行在线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在线教学全媒体特征,选用多种学习平台(云班课、超星、钉钉、腾讯课堂等)及授课方式(录播、直播等)来满足学生的个体弹性需求;开发趣味性、实用性的教学资源,连同直播课程的回放均可上传云班课、超星等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图1 “教”与“学”的异位
(三)教学过程:有机整合,理实一体
在“大智移云”时代,中职院校商科专业教师应遵循新商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教学目标,从新商科人才的复合力、思维力、创新力出发,将理论学习融入技能操作和实践训练中,融入财经职场的“仿境”与“实境”中,让学生由传统财经理论说教学习转变为浸入式实训操作,改变单一实训教学模式,将政府、银行、税务等机构的网站植入课堂教学,结合金融业务实现仿真企业真实业务下的情景式实训,充分满足“业财融合,流程管控”的数字时代教学要求。
中职院校商科专业教师可自主研发集“学、做、练、评”智能教育场景于一体的学习平台,借助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学校信息化建设资源,实现虚拟实训教学,满足在线教学的部分可行性实训需求。同时,架构云端教学空间,让教师与学生形成“二次元”的学习空间场景,贯彻理实一体教学理念,满足部分在线教学实训需求,充分享受云端高效教学带来的便捷。
(四)师生互动:借助平台软件功能实时交互
“教”与“学”处于同步状态时,在线教学可通过直播类工具构建虚拟教室实现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教学互动。两者异步时,虽然“教”与“学”的活动时空分离,但依然能借助课程平台及社交工具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学互动。高阶互动必须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注重多层、多维互动,以培养学生复合力、思维力、创新力为目标,并注重互动反馈,科学开展教学评价。
在实施在线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商科专业教师应保持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资源的意识,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并在此基础上创设以分析、评价、创造为主的互动活动,注重学生思维力、创新力的培养。高阶互动开展前,教师必须熟悉所用平台的互动功能,充分发挥学习平台的优势,如钉钉平台的互动白板、点名提问,云班课平台的举手、分组、轻直播讨论等,这些功能均能助力在线高阶互动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课程沉浸感。与此同时,将工作情境融入互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互评,并通过案例剖析,开拓思维,鼓励学生进行输出式学习。在高阶互动设计中,学生可利用一些信息化教学工具来辅助思维训练,如MindMaster等思维导图制作工具。在线教学互动中,教师可利用学习平台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依据签到、举手、观看视频、投票问答、讨论答疑、小组任务等活动项,按权重计算,得出学生期中、期末的评分,实现个性化、精准化评价。
(五)质量监控:建立在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线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教学资源、教师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等。确保在线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6]。中职院校应整合在线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制订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基础设施审核。为确保在线教学质量,学校层面应及时升级学校网信设施,进行在线教学课前带宽测试,满足在校授课教师需求,保证网络通畅。二是教学资源审核。依据精品课程的前期基础,在搭建平台的同时,中职院校商科专业教师依据在线教学的特征,进行知识重构,制作教学资源。在放入自主研发的学习平台之前,请校外专家、校内高级教师、企业专家进行资源审核,并在课程上线之前,进行教学资源使用测评。三是教学过程审核。学校可邀请校外专家、企业专家、校内中层干部、骨干教师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听课检查,加强教学过程的审核。四是教学评价审核。学期伊始,学校审核每一位教师的学生评价方案;期中、期末,学校依据考试、考查课的评分准则,对教师提供的学生综合评价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