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本化探究

2021-01-08李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人本化观念管理

李燕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逐渐显现出各种问题,随着当今社会信息的不断更新,从而引入了各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模式。人本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充分发挥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在最大程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人本管理 小学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2.054

在推行素质教育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主要强调把人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从而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个人以及团队的终极目标,人本理念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更加尊重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的具体问题

1.阻碍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如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旦偏离了这些思想,就会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教学方式,极有可能受到否定。对于学生来讲,必须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具体的考核规范下进行学习,把教材作为最普遍的教学工具,并且按照教师的相关要求,围绕相关的教材展开具体的学习活动,这种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很明显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使师生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对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甚至还会迫于一些强制性的管理制度,使教师放弃自己的某些创新想法。

2.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导致学校只关心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其他学科的培养,产生教育失衡的状况,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阶段,更加注重的是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在抓好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从而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阻碍教育管理者的全面发展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基本情况来看,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现有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研究方面所投入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负担,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人本管理教育模式的具体措施

1.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在当今时代的教育环境中显得比较单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针对这一问题,就要积极转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以人为本的观念与管理者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在具体的转变过程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树立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与全面发展的理念,不断将传统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进行转变,并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家校协作一体化的教育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家校氛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对具体的教学管理手段进行创新,全面提高小学教育的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意识到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重要意义,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还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使学生的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授课前,掌握扎实稳固的教学体系,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也要根据实际,按照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从而使人本化的管理模式得到更高的提升,以满足当前教育管理发展的实际需求。

2.积极采用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模式

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作为教师和教育行业的管理者,必须在遵守学校各个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实行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模式。要在遵守校规校纪的基础上,把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当中,才能确保教育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的管理,要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应该在学校内部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引导教学职工都能够参与到教育管理的建设当中,从自身做起,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从而在后续的管理工作中,能够顺利开展教育工作。

3.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就是采用人文的方式与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具体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文化传递作用。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必须要积极鼓励教师适应人本管理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应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不断进行创新,并且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与总结,在构建人本教育的过程中,管理者不应该对教师的具体想法直接否定,而应该积极听取教师的内心想法,从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努力。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面对学生的弱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并且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4.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一般处于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学生失去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能从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积极开展人本化管理模式,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做到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必须要给学生足够的关心与关爱,在人本化管理思想模式下,为学生创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最后,在對学生进行具体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能够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依旧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某些事物上缺少一定判断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就必须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积极学习的观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5.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为了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品德修养,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以及各种讲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技能,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进行提升,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把最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体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随着当今教育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尊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教育观念,人本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强调人本教育的重要意义与积极作用,从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也要强调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以此来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与优化,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成先中《小学人本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基于荆州市A小学的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2] 陈军《人本化管理模式之素质教育思想在小学管理中的策略分析》,《读写算》2018年第7期。

[3] 蔡权《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科学咨询》202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人本化观念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