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效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01-08朱二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多媒体阅读教学文章

朱二焕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而高效的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本文主要就高效课堂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

关键词:高效阅读 小学高年级 应用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2.002

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培养其想象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尚未转变教学观念,仍运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课堂效率低下,有待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完善。本文对小学高年级开展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开展阅读课程的现状

1.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应试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阅读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模式与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只是停留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层面上,未能教学生灵活地掌握阅读的方法。另外,教师并未完全弄清楚课文的内涵,只是一味灌输知识,未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不利于提升阅读成绩。现在的阅读考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在题目设计及内容方面跨度较大,旧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阅读考查的脚步,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对于文章的挖掘程度不高

教师在课堂上都缺乏正确的讲解文章思路,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直线下降,不能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大部分文章需要在阅读后进行领悟,但是应试教育观念使教师将文章进行了格式化的讲解,把阅读课堂变成了程序式的阅读理解课堂。

例如,在讲解一些描写景色的语句时,教师总会将其引申到作者内心情感或对世俗的怨恨,满堂灌式的阅读思路,学生并未感悟。为提高阅读成绩,教师总结一些分析文章的方法,将描述作者思想感情及经历的语句进行标准化输出,导致学生的想象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固定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丧失了对于阅读的兴趣,使得阅读课堂效率低下。

3.教师开展的阅读活动缺乏针对性

在开展小学高年级阅读课程之前,教师通常是根据教材进行备课,甚至直接照搬网上的教案案例。这样一成不变的备课模式可能会使课程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目前,新课改要求教师适当脱离课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选取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增强对课堂的观察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能够顺利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除此之外,教师须明确课程目标,在实现优化教学的同时,注重对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二、高效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须结合教学目标与课程实际开展教学

课程目标与课程实际相结合能够让教师因材施教,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教材的内容,将课文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总结出课程的重点及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目标明确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文章把握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明确指出文章中的情感转折及各自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帮助他们感受古文阅读的方式,并积累一定程度的阅读经验。在此过程中使他们掌握一些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技巧,多维度地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在课程中结合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2.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此前的阅读课堂只是教师展现自己阅读能力的地方,在经过领读之后,学生根据其语调及抑扬顿挫进行模仿式的阅读或者背诵,未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情感。长此以往,阅读课堂十分乏味,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造成阅读课堂效果差。

为了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高效的阅读方式,教师需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文章的重点及难点,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古诗《出塞》时,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可通过视频或者图片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引领他们深刻感受古人对战争的看法。之后可以根据重难点内容相应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掌握诗的重点,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创作意境及情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试着阐述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在语言应用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3.积极运用新型多媒体设备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机会越来越多。语文教师须在阅读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在备课的时,创造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特定的阅读训练,提升其阅读水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拓展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深入了解课文。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视听模式充分补充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如桂林的图片或者视频、游客的场景等,让学生用一种更加立体的方式了解课程内容,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提高课本贴合实际的程度,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生活情景,在阅读时感悟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教师需要运用新型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更加快速地找到重点,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升其阅读技能,提高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及体验性

在新时代,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无法从激烈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因此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打破传统教材的限制,使语文课堂和大自然及社会相联系,多进行一些观察及实践,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除此之外,向学生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好书,真正感受到阅读的意义,提升其阅读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小组交流式的阅读教学。

例如,在学习《燕子》一文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带领学生去公园或者学校附近近距离地观察燕子,以实物理解作者对鸟儿的外貌描写,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地将课程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遵循语文源于生活的精神实质。或者搜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彰显自己的个性,培养其语文素养,提升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采取多样的方式充分激发的阅读兴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可以开展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其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多引入一些名人事例,解读时代背景和伟人事迹,使得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崇拜之心,向伟人致敬。

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都是书籍的爱好者,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如鲁迅、居里夫人、华罗庚等。教师要在课堂中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益处,为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中设置阅读角,让学生搜集各类名人故事,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有效提升其阅读的積极性及效率。

综上所述,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及思维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但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运用多媒体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注重阅读的体验性及开放性、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 丁丽《小学语文低年段部编版新教材的阅读教学探究》,《教育观察》2019年第33期。

[2] 叶琪琪《高效阅读教学的四个“基于”——以科普文教学为例》,《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5期。

[3] 吴彬《与书为友·幸福人生——辽宁省锦州市保二小学创建书香校园经验谈》,《语文建设》2011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多媒体阅读教学文章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