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1-01-08周斌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口语

摘 要:当前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初中语文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提升考试成绩为目的,进行功利化教学,学生一味注重应试能力,由于长期以来分数第一的心态与表达实践的缺乏,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整体偏低。为此,应该改革初中语文教学,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表达能力 培养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2.030

在职场中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可以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推动事业的进步,在国家层面,优秀的表达能力是国家对外交往的基础和前提。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表达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应该逐渐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向和培养重点,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功底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加强人们对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梳理目前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上的不足,再提出解决策略,为初中教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语文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让学生在表达时有充足的语料库来调动;反过来,语言表达的进步也会在逻辑思维养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在语文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表达技巧的运用。让自己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面临学习上的疑问时,可以向教师准确表达出自己的疑难点,并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发现自己学习上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口语表达能力不是一项独立存在的能力,而是和语文学习紧密相关。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学生承担着国家富强的希望和社会进步的使命,因此在学生的培养上必须严格而全面,才能真正担当起时代重任。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生活,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诸葛亮舌战群儒、晏子使楚重振国家形象,这些鲜活的例子证明了表达能力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为国奉献、建功立业的重要手段。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口语能力的最佳时期,不仅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而且能够为之后更高阶段的学习和个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成长为一名综合素质良好的优秀青年,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困境

1.教师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初高中学校都以升学率为第一目标,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给学生灌输分数的重要性,考试成绩成为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课程都是围绕考试大纲进行,教师的讲解主要以考试的要点开展,比如字词辨析、阅读理解、文章分析等,使得灵活有趣的语文学习变成了模板化的教學,偏离了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学生仅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进行被动学习。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钻研试卷的题目上,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更少,长此以往,他们的表达能力会逐渐退化。

2.学生对自身表达能力的认识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多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比赛活动、职场竞争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人们生活中交流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反映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途径。但是由于升学压力巨大、竞争激烈,学生们在这种教育环境下,也逐渐认为提高成绩、考入名牌大学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为此,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埋头做题或者奔波于补习班和学校之间,同学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逐渐减少,自身表达欲也受到长期的压抑而日益减弱,这会导致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做题机器,不仅不符合我国的教育宗旨,也不利于人才的长期发展。

3.教学模式单一僵化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学生有充足的语言积累和大量的表达素材,而且必须不断进行口语表达,将文字转化成语言进行输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增强学生的阅读量,更要注重口语训练教学的开展。口语训练主要是为了克服学生的心理恐惧,促使他们勇敢地表达,并在表达过程中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还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缺乏对特定口语训练课程的设置,次数较少的课堂互动也只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展开,问题都是与考点、题目相关的,这种简单的交流过程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也会受到限制。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路径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首先,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目前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简单注重学生应试水平,而是希望学生在综合素质上有良好的表现。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顺应这一教育趋势的转变,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和以分数为中心的观念,在语文知识、考试要点讲解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开展延伸阅读,同时给予他们更多机会来训练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传播现代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逐渐改变过去一味埋头于书本的语文学习方式,增强他们对沟通表达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目前语文学习的现状以及口语表达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语文学习环境,鼓励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增强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语文水平。

2.加强语文课外实践

第一,语言功底的积累是良好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积累,培养他们的语言功底,而且学生在这一时期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超强的记忆力,通过广泛地阅读可以积累大量名人典故和好词好句。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周或每月进行定量阅读,并根据不同的题材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让他们积累知识。

第二,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反过来也为语文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3.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一方面,在教材讲解上要学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展示自我。例如,《春》这篇课文的讲解,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春天相关的风景、事物,营造出春天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从视觉和内心来感受春天的气息,并请学生来描述自己对于春天的感受;接下来,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大致了解后,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语句修辞的运用,这样既能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加语言的积累。

另一方面,目前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对话式的文章,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这些文章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进行分组练习,每个组内划分各自扮演的角色,并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了解不同角色的内心情感,然后开始分角色朗读文章,在朗读时要将人物的情绪融入进去。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才是语文学习的长久之策。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探索出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菊存《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名师在线》2020年第3期。

[2] 刘富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课外语文》2021年第9期。

[3] 施文钦《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措施》,《新课程》2020年第36期。

[4] 赵志琴《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 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新课程》2020年第32期。

(周斌,1965年生,男,汉族,陕西平利人,大学本科,副高职称,研究方向:学校管理及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口语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酒中的口语诗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