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途径探索

2021-01-08李文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想象力写作能力想象

李文静

摘 要:丰富的想象力是促进写作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生由于写作兴趣不足、阅读量和文学功底较差等因素,想象力往往受到限制,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主要阐述想象力对写作的重要作用,想象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以期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教学 想象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2.013

一篇文章能否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立意是非常重要的,新颖的观点和立意往往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而这与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密不可分,是作者创作灵感的集中展现。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启蒙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想象力,那么就可以将想象力转化为创作灵感,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文学素养的积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想象力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活泼的年龄阶段,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想象力也是天马行空,可塑性非常强。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些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小学阶段的作文大多是对事某一事物的记录和描写,这种题材的作文非常考验学生运用想象力的能力,通過想象力来将自己了解的东西以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集中展现了小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思考。这个过程让学生在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同时,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写作兴趣。

2.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一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而且由于家庭、经历、生活环境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想象力必然也存在着差异,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势必会展现出不同的思想和写作风格。面对这些差异,教师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通过写作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想象和创作,不必按照某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去发展,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的写作素材大多源于生活,但是如果只是进行直接地描述或者评论,文章难免显得单调、无趣,类似流水账,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但是如果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在写作中,就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细节中增加想象力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二、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出现的问题

1.文学基础较差,写作兴趣较弱

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作者良好的文学积累,作文同样如此。尽管小学作文要求较低,但依然需要一定的文学基础和语言积累,这些都是短时间内无法达成的,需要小学生慢慢通过阅读等方式来积累。

但是我国小学生目前的阅读量非常少,这就导致学生的语言积累少、文学功底差,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无法用合适的文字进行表达,而且日常生活经历简单,没有渠道去积累写作素材,一旦面对一些不熟悉的作文题目,很难变通地去完成写作。

同时,正是因为文学基础和语言积累水平较低,小学生在完成作文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时间久了,信心受到打击,自然没有足够的兴趣继续完成写作。

2.刻板教学模式的阻碍

小学生生性活泼,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够给予很好地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身边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然后通过对这些事物的分析和认知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无论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还是想象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开展作文教学时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能根据时代的进步和要求作出改变,以积累好词好句和阅读范文为主,教师并没有或者很少将作文的写作结构、写作目的、写作思路等传授给学生,只是通过词句的积累让学生自己探索写作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且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学生没有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就会通过模仿等方式完成写作,作文教学的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

三、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

1.增强学生阅读功底,推动学生想象力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很好的文学积累,而阅读恰恰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素材积累途径,所以,写作与阅读是不能分开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开展阅读,通过阅读不断积累文学素材以及写作的结构、方法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这也需要教师正确认识阅读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推荐阅读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接受阅读和写作,而不是把这些课程的学习当作另外一种学习压力,否则很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在推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想象能力,因为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和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学到更多的写作技能,如果能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这些知识的积累进行结合,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灵活运用,为学生的创作和写作思维的锻炼提供良好的帮助。

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场景的想象和拓展,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点叙述文章的结局,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帮助。

2.重视写作意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就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来完成写作,这需要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以及合理运用夸张、虚拟等方法来进行创作。这种教学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但是这种想象力的发挥和使用,需要学生以科学合理的想象为基础,天马行空固然是好的,但是也要有一定的边界,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意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自由地完成创作,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同样重视理性思考。

例如,小学作文教学中有一个章节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未来。小学生可能对于未来的概念并不清楚,甚至将明天后天都作为未来,一时间很难描述未来的模样。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未来的意境,比如,未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未来学校会变成什么样子,等等,帮助学生对未来有一个大致的概念,然后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思考和想象,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去主动想象和思考,而且有着明确的目标,对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对于一些感興趣的事物不妨大胆想象,逐步提高想象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除了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现在大多数家长由于担心外部环境的复杂化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同意孩子过多地参加实践活动,这使孩子活泼、好奇、探索的天性没有机会得到释放,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天性如果经过合适的引导和鼓励,可以迅速转变成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经历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被积累和运用,如果缺乏实践活动的帮助,学生很有可能会逐渐丧失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没有观察和探索的兴趣,生活经验和经历的积累必然无法满足写作的需求。

所以,家长和教师都要注意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解放天性,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童年的乐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生活的美好。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更多地记录自己的感受,积累更多的素材,推动想象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帮助,但是我国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文学基础不足、教学方式刻板等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改变教学模式,注重阅读的作用,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学积累,注重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晶《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国科技投资》2017年3期 。

[2] 闵丽佳《论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智》2019年第31期。

猜你喜欢

想象力写作能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