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解法治丹毒1例

2021-01-08王敏黄树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2期
关键词:丹毒热毒肌肤

王敏,黄树林

(1.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芜湖市中医医院专硕研究生培养基地,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安徽芜湖 241002)

0 引言

丹毒为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1]。其特点是突然起病,肢体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指染,掀热肿胀,边界范围清楚,病变部位迅速扩大,可自行逐渐痊愈,但易复发。丹毒又称为“丹胗”“丹熛”等,最早可追溯至《内经》。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丹毒又有不同的病名,如生于躯干部称为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称为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称为流火,好发于新生儿臀部称为赤游丹毒等。在西医上,丹毒多是由于溶血型链球菌感染了网状淋巴管引起的炎症,从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其临床常见于颜面部和下肢。丹毒患者由于长期使用抗感染治疗,易耐药, 病情易反复,效果不佳。临床上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不能完全根治的本病, 因此亟虚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式[2-3]。目前可采用中药外敷联合内服共同治疗本病,能起到清热解毒之功效。

黄树林教授从事中医外科诊疗工作35余载,对于外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对于丹毒的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笔者在跟随黄师出诊期间, 学习清解法治疗本病1例, 效果显著,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丹毒的病因主要因火毒之邪损伤人体正气所致,亦可由风湿热诸邪化火而致[4]。本病总由血热火毒为患,《素问》有云“热胜则肿”。本病致病因素可分外感、内伤两类:外感热毒是指人体感受六淫之邪,邪气入侵机体后,蕴结不解,先从火化,后酿热毒;内生热毒指外邪、七情、劳倦等引起机体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衡,导致生理代谢的产物不可及时排出,郁积化热毒。中医所言热毒,指火热之邪化毒,毒为热之甚,临床以红肿、出血、热痛、动风,病势急骤为主要特征,是引起本病的重要病因。若素体血分有热,或在肌肤破损处,有湿热火毒之邪乘虚而入,郁阻肌肤而发。综合各医家及医籍可归纳出:发于头面者,多夹有风热;发于胸腹腰胯者,多夹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夹有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夹有胎热火毒。《诸病源候论》言“丹者,人身体忽然赤,如丹涂之状……皆风热恶毒所为”[5]。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亦认为本病“皆风热恶毒所为,入腹则杀人”[6],卢光履《保幼新编》言“此症乃热毒之气与血相抟,而风升之,故游走遍身”。

2 治则治法

风热火毒侵袭人体是引起丹毒发病的主要原因[7]。好发于温暖多风的春季及应寒反温的冬季。人体正气亏虚,风热火毒内袭,卫气分同病。卫分受邪遏郁,故始有憎寒、发热,继而肺胃热毒迫蒸,出现壮热烦躁,口渴引饮,咽喉疼痛等气分里热炽盛证候表现。若邪毒上攻头面,血分热邪蕴结,阻遏肌肤,可致头面部掀红灼热,治宜疏风清热解毒[8];若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湿热毒邪淤结于下肢,郁阻肌肤,经络阻塞,故局部红赤疼痛,或有水疱、紫斑,甚者可至结毒化脓、肌肤坏死,治宜清热利湿解毒;若胎火蕴毒,与气血相搏结,可见局部皮肤红肿灼热疼痛,火毒入于心包,可伴壮热烦躁,甚可出现神昏谵语,治宜凉血清热解毒。黄师认为,根据程钟龄治病八法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结合本病乃火毒之邪所致,故治疗首选清法。清者,清其热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奠定了“清法”理论基础。根据临床辨证论治,可分为清解法、清透法、清下法、清化法、清补法等。清法喜用清热解毒、苦寒直折,而不辨析,致变证丛生,殊感偾事。不知清法,除掌握常规清实热、清湿热、清虚热、清表热、清里热(五脏六腑之热)之外,尚须注重散而清、润而清、清而清、补而清、辛凉而清、甘凉而清、化痰而清等法,以防当清不清,不当清而清之误。对于复发者或病程较长者当活血通脉消肿。临床针对此类头面丹毒患者,根据不同证型辨证论治,灵活化裁。

3 临床验案

患者靡某某,男,73岁,2020年6月18日以“左侧头面部灼热疼痛7天”为主诉初诊。患者半月前曾有耳部瘙痒不适,抓后破溃,未与重视,未行正规治疗。7天前患者出现头面部灼热肿胀疼痛,稍有恶寒,无麻木及瘙痒,偶有头痛不适,胸闷泛恶,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一般,大便不畅,小便黄溲。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查体:神清,精神一般,痛苦貌,体形瘦长,头面部皮肤红炽热,肿胀疼痛,无水泡,咽部无充血,心肺听诊(-)。西医诊断:急性淋巴管炎;中医诊断为丹毒,证属风热毒蕴。治以疏风清热解毒。以清解法自拟方,主选清热解毒药物。外用金黄膏敷患处[9],合外治先缓其标再治其本;内服着重“治外必本于内”的原则[10],朔本求源,以减少复发之可能。诸药相合,使热毒得除,标本兼顾,邪去正安。药用蒲公英15g,天花粉15g,防风15g,金银花10g,连翘10g,地丁10g,白芷10g,茯苓10g,黄芩10g,黄柏6g,甘草6g,共5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二诊:面部红肿症状缓解,头部仍蔓延不定,掀红疼痛,胸部无满闷不适,口不渴,身不热,舌红,苔黄,脉弦数。风热疫毒留恶,治以清热解毒, 上方去金银花、连翘、防风,加丹皮10g,生地10g,共3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三诊:头面部红肿热痛渐退,身不热,口干渴,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阴液已伤,余毒未尽,宜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生地30g,芦根15g,赤芍、玄参、丹皮、板蓝根、大青叶各10g,服7剂后,体温恢复如常,头面部症状皆愈。

按语:丹毒多由火邪侵犯,血分有热所致,本案患者因外邪侵袭,邪毒上攻头面,血分热邪蕴结,阻遏肌肤,熏蒸肌肤引发抱头火丹,疾病日久可致气血亏损。结合舌脉,四诊合参,初诊为风热毒蕴证,方中君药为蒲公英、天花粉、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之效,防风疏散头面之热,地丁。白芷可凉血消肿,三药为臣,黄芩、黄柏可清热祛湿为使药,佐以茯苓健脾利湿消肿,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患者疼痛减轻,效方不变,但其热毒入里,因此祛除疏风药物,加用清热凉血药物。三诊,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因其邪气入里,邪去正衰,阴液耗损,余毒未尽,故以养阴清热解毒之剂。

4 结语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且风善行数变。丹毒发于头面部,色如涂丹,形似浮云,此谓阳邪致病,热在气分,风随气行,游无定处。治疗宜用散风清热解毒之法 ,每每取得明显疗效。黄师辨治丹毒疗效显著,尤其对头面丹毒有其独到之处,临床所见本病虽症状多变,但病机多为“湿、热、火、毒”合而为病,此类病情复杂,易发生疾病传变,在辨证清楚的前提下应牢牢抓住清解之法。以自拟汤药治疗,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丹毒热毒肌肤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夏季小心染“毒”上身: 请做好丹毒防治措施
“花”养肌肤
夏季脚底生“泡”,警惕是“丹毒”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验案浅析
给肌肤减压
丁书文教授辨治老年高血压特色
热毒宁合阿齐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观察
要Shine,不要晒 吃出夏日无瑕透白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