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虎摇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2021-01-08刘文娟汪小明于建荣颉旺军通信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2期
关键词:双下肢针法腰痛

刘文娟,汪小明,于建荣,颉旺军(通信作者)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民勤县中医院风湿骨病科,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或硬膜囊产生以下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为特征的腰腿痛疾病[1]。中医分型可分为血瘀型、寒湿型、湿热型、肝肾亏虚型,其中血瘀型发病率最高[2]。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已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寻求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关键。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选穴依据上,腰椎间盘突的治疗选穴主要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其次是足少阳胆经和督脉,现代文献研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频次排列前十位的腧穴依次为委中、环跳、腰部夹脊穴、阳陵泉、昆仑、秩边、肾俞、承山、大肠俞、风市[3]。瘀血腰痛配膈腧、阿是穴。

1 病因病机

本病属于腰痛病”的范畴,中医学的“腰痛”概念基本涵盖了现代医学的腰部骨骼肌肉病本病属祖国医学“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辩证属血瘀证。患者因劳累挫伤腰部,导致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金匮翼》中记载:“瘀血腰痛,多由闪挫、强力举重等原因造成”。

2 治疗的基本原则

本病病机为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主要针灸取穴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古今针灸选穴规律,选取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常用相关穴位,主穴选取:腰部夹脊穴(双侧)、环跳(双侧)、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委中(双侧)、阳陵泉(双侧)。以上穴位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穴位,且临床效果显著。配穴选取膈俞穴(双侧)、阿是穴,起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作用。患者取俯卧位,体位摆放患者舒适,充分暴露患者腰部、臀部及下肢,充分暴露针刺部位。局部常规碘伏消毒后取穴。选用0.25×40mm或0.25×50mm的针灸针,采用双手进针法,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选择爪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和夹持进针法。,将针进至穴内,候到感应,使感觉向下传导,左手按在针穴的上方,在向前摇着转针时,针成半圆形,由右下方接着进至左上方,成“”形;医生吸气一次在向后摇着转针时,针成半方形,由左上方退至右下方,成“”形。反复的向左、右摇振,似“舡中之橹”,使感觉放散,重复上述操作手法,每穴各操作6次,留针30min。每日针刺治疗1次,共治疗7次,治疗期间嘱患者避免腰部用力,卧平板床,适当腰部锻炼。

3 医案及诊疗经过

患者刘某,男,52岁,2020年 2月1日初诊。主诉:腰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1月,加重3天。患者1月前体力劳动后出现腰部疼痛,刺痛感觉,腰部活动受限,无双下肢麻木,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前当地医院就诊,行腰部CT检查示:L4-5腰椎间盘突出。予以布洛芬口服,自觉腰腿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近3日,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明显加重,呈刺痛感,日轻夜重,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患者为改善腰腿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遂寻求针灸治疗。专科查体:患者脊柱无明显侧弯畸形,L4-L5椎体旁开1cm压痛明显,腰椎前屈60°,后伸20°,左右侧屈20°,左右旋转20°,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40°,右50°),且伴双下肢放射性疼痛。一般症见:患者神志清、精神可,注意力集中,无头晕、心悸、心慌。大小便正常,食欲欠佳。舌脉: 舌暗紫,苔薄白,脉脉弦紧。病机:气血瘀滞,经脉不通。辨证:血瘀证。

4 疗效观察

根据患者自身的感觉和医生的观察及提供的资料,患者接受针刺治疗后的好转主要表现在: ①运动: 患者自觉腰部活动受限明显改善,可做弯腰、后仰、侧弯等常规动作,无活动受限; ②感觉: 疼痛不适感较治疗明显减轻,治疗前患者夜间疼痛明显,不能正常入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治疗后夜间疼痛明显减轻,治疗前VAS评分为5分,治疗7天后VAS评分为2分; ③生活能力:患者自述针刺治疗后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既往穿衣、提重物、走路等活动轻度受限,针刺治疗7次后患者以上活动基本如常人。

按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是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或退变,同时纤维环变性破裂、髓核脱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5]。其发生机制包括机械压迫学说、化学神经根炎学说、自身免疫学说密不可分[6]。95%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主要集中在下腰部或腰骶部,且严重者可出现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方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及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7]。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增多且有明显年轻化趋势[8]。《外科证治全书》:“诸痛都是气血瘀滞不通所致”。“白虎摇头”针法,首载于徐凤的《针灸大成·金针赋》,其可用于治疗经络气血壅滞之证。该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郑氏“白虎摇头”针法是“西北针王”郑魁山教授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及对古代医籍中关于白虎摇头针法的理解,对其进行了阐述。该手法属泻法,可达泻实通经、活血消肿、散结止痛、祛邪扶正的作用。

总之,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多有创伤,费用昂贵等原因,常不作为保守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式多种,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操作简便、安全、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积极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如避免腰部负重、久坐久立,卧硬板床,注意休息,避风寒。

猜你喜欢

双下肢针法腰痛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