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的扫描技术和临床应用

2021-01-08许明明吴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关键词:暗带栓塞血肿

许明明,吴坤

(建湖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相继应用,以及多种检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后处理技术的开发,CT地位愈来愈重要,例如可为脑梗死患者快速同时完成CT血管成像(CTA)检查和CT灌注成像(CTP)检查;对胸痛患者,一站式完成胸痛三联症检查;以及对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和栓塞的CTA检查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65例急诊患者CT的检查结果,以CT检查技术及后处理技术为基础,探讨MSCT检查技术和临床应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急诊CT检查的患者中筛选出165例患者,其中男性108人,女性57例,年龄43~90岁。检查结果分别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7例,脑出血患者42例,冠心病患者2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16,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2例。

1.2 方法

采用SOMATOM Definition双源螺旋CT进行检查,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采用不同的检查技术,对比剂采用碘普罗胺370。CTP,使用静脉团注法(6 mL/s),先行CT平扫,然后再行CT灌注扫描,使用Sjngo Via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rCBF)图、脑血容量(rCBV)图、平均血流通过时间(rMTT)图和达峰时间(rTTP)图,同时可以得到患者CTA,并对感兴趣区做双侧对比定量分析。

2 结果

165例患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77例,脑出血42例,冠心病24例,主动脉夹层4例,肺动脉栓塞16,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

3 讨论

3.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7例

CTP技术是以器官血流量的技术为原理,通过静脉快速团注对比剂后,对感兴趣区进行快速连续的动态扫描,进行计算感兴趣区域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该曲线(TDC)反映了对比剂在脑组织内变化过程和分布浓度,进一步根据该曲线(TDC),可以计算出各部位血流(rCBF)图、血容量(rCBV)图、平均血流通过时间(rMTT)图和达峰时间(rTTP)图[2]。

(1)CTP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当发生急性脑梗死时,CTP的脑血流(rCBF)图和脑血容量(rCBV)图表现为减低,而平均血流通过时间(rMTT)图和达峰时间(rTTP)图表现为延长,并可以脑血流(rCBF)图或脑血容量(rCBV)图进一步鉴别核心梗死区与非核心梗死区,并预测疾病的发展与预后[3]。

(2)CTP在梗死区评估缺血半暗带的应用,缺血半暗带是指核心梗死周边的非梗死区,即一部分缺血可逆性损伤的脑组织,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区域脑组织可以得到挽救,避免进展为脑梗死。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评估半暗带是否存在及其范围,对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认为缺血半暗带区脑血流(rCBF)图较正常区域减低,而脑血容量(rCBV)图正常或代偿性轻度升高,通过脑血流(rCBF)图或脑血容量(rCBV)图的不匹配区可以确定缺血半暗带的存在以及范围;也有研究认为缺血半暗带区平均血流通过时间(rMTT)图较正常区域延长,而脑血容量(rCBV)图正常或代偿性轻度升高,通过平均血流通过时间(rMTT)图或脑血容量(rCBV)图的不匹配区可以确定缺血半暗带的存在。

(3)CTP在指导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治疗的应用,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可以很好地降低致残率,且越早进行治疗,患者预后越好,功能恢复越完善。既往患者溶栓治疗通畅是通过治疗时间窗来决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根据时间窗进行溶栓治疗是片面的,而CTP可很好地区分核心梗死区以及缺血半暗带区,从而更有意义的指导溶栓治疗。

(4)CTP在评估梗死脑组织代偿力的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缺血的脑组织最终是否进展为脑梗死,不仅取决于该区域血管狭窄程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脑组织代偿能力。在缺血发生时,该区域脑血流(rCBF)图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而该区域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可通过代偿性扩张脑血流稳定,从而保证脑血容量(rCBV)图的正常或轻度升高,可以通过CTP的脑血容量(rCBV)图评估急慢性脑缺血病患者侧支血管网代偿能力,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指导临床及早干预治疗,提高患者预后[4]。

3.2 脑出血患者42例

脑出血在CT平扫表现为出血区的高密度,血肿形态规则、密度均匀通畅提示血肿较稳定;当血肿呈混杂密度,表现为高低密度混合时,称为混合征,高密度血肿内出血类圆形或不规则的低密度时,称为黑洞征,混合征或黑洞征的出现提示患者存在新鲜的出血;血肿周围存在小的斑点状小出血灶,环绕大血肿周围,并与大血肿不连续时,称为岛征或卫星征,提示患者预后不佳,有继续出血的风险,需要临床提高警惕;同时增强扫描时,血肿内出现点状强化时,提示对比剂外溢,同样提示患者有继续出血的风险,提示患者预后不佳[5]。

3.3 冠心病患者24例

冠状动脉狭窄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和发展呈年轻化趋势,一直以来,冠状动脉造影(DSA)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价格较高、有创性、无法评估周围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多等因素,临床可重复性差;而MSCT诊断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分辨率高及价格低廉和无创性等有点,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浸润、斑块成分以及管腔狭窄程度、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变异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医师和患者认可和接受度较高。

3.4 主动脉夹层患者4例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壁受血流冲击内膜局部破裂,血液进入血管壁中层,导致内膜撕裂进展,形成真假两腔,是一种非常凶险、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早期缺乏特异性。血管造影(DSA)虽然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标准”,但MSCT检查具有成像速度快、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分辨率高及价格低廉和无创性等优点,通过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等显示其内膜撕裂口的位置和内膜撕裂的范围及受累分支血管情况,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可以较好的显示血管整体轮廓,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对主动脉夹层移位的内膜结构细节清晰显示,总之通过MSCT不同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大幅度的提高了诊断水平,为患者及时有效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6]。

3.5 肺动脉栓塞和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共18例

肺动脉栓塞和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均属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由于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漏诊、误诊,影响患者预后,引起纠纷,MS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可以清晰的显示是否存在栓塞,以及评价栓子的形态和位置,还可以进一步评估栓子累及血管的狭窄情况、远段器官的血液灌注情况,对患者的溶栓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预测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7-8]。

4 结论

随着MSCT检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后处理技术的开发,临床CT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应用CT平扫、CT增强、CTA技术及CTP技术等多种扫描及临床后处理技术,极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能力,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暗带栓塞血肿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一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