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职能探索
2021-01-08王嘉嘉
王嘉嘉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40)
“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对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起着重要影响。在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中,“互联网+心理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把互联网当中的创新成果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深度融合,将开拓一个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新平台,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发展地看待当代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从多视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新路径的探讨和分析。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重要文件,为大力开展学校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体系明确了新的目标,对新时代新阶段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职能更需要在中国“互联网+”的新发展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伴随中国教育发展和需要孕育而生的重要角色。自2006年5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至2017年8月再次修订,已经过11年的历程,对高校辅导员的定位与目标、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训、管理与考核进行了精准地说明。按照《规定》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应该涵盖九个方面,其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部分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细的标准和要求。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大学生思想意识、日常生活、学习就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给予辅导员这一角色更多更新的内容与信息。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职能。
一、“互联网+”对高职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
高职学生有这样一些心理特征:正处于青春后期,朝气蓬勃,对新鲜事物敏感,创新力强;思想政治方向需要科学引导;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矛盾,需要朋辈互助;自我意识逐渐完善和独立,但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容易缺乏自信;情绪情感易不稳定,人格完善程度有差异;对就业方向关注度高,职业规划需要引导;对恋爱充满好奇,渴望爱与被爱。当前,由于互联网飞速植入高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空间,快速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使学生在顺应外在资源改变的过程中,出现“行为在先,心理在后”的心理资源后置的感受,难以有足够的储备应对行为改变带给心理上的冲击,从而产生对现实感受、人格体验、自我角色、社会认同、社交适应、个体价值、生存意义等方面的心理冲突。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影响和改变着高职学生的行为,我们看到的学生行为层面的变化是“网络+”心理影响的反映,其背后的原因就是“网络+”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双向影响。
在积极影响方面:网络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虚拟情境和角色实践的场所,打破了传统线性思维束缚的环境,多维立体多元化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释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供学生非语言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激发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拓展型思考模式。网络已经与心理学产业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远程提供诸如心理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心理援助、共享心理师等心理服务平台,使学生在有限的现实可占有的空间里实现网络空间的无限满足感和成就感,提升个体满意度和愉悦度。
在消极影响方面:如今高职学生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迁。“网络+”以其超形象化和超综合性的特征使学生个体习惯于用“被动看”的思维方式认知世界,而排斥“主动想”的方式,个体极易养成放弃思考、不愿探究本质的思维方式。虽从网络中满足了短暂的需求,但当面对现实生活时造成了更大的心理落差,加剧了与现实社会的隔离,缺少真实的现实情感的交流与体验,对个体人格结构的现实感缺少洞察和自觉能力。在网络情感交流中,因缺少现实感更容易暴露真实情感,在没有充分的防御和心理资源保护的状况下触碰到内心的创伤,再加之缺乏责任认知,其不良结果使个体形成扭曲的恋爱观和世界观,难以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产生情感隔离。在丰富无垠的“网络+”世界中,高职学生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面临着心理和精神危机与道德失范的潜在风险。
综上,互联网是高职学生获取专业成长、个体发展、生活实践必备的支持性资源,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自控能力有较大差异,容易只享受其成,而忽略败絮其中。很多不良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淡漠、生命价值降低、职业方向模糊等问题接踵而至,无疑不让我们看到在学期间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心理教育的特殊意义。在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重视“网络+”消极影响的部分,是必要的环节,也是必修的课程。
因此,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朋辈心理辅导”的优质资源,将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化、网格化,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网络资源中的良性应用,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同辈的支持与理解,获得现实层面的关怀与温暖,真正实现地面与网络的交互体验,增强学生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使网络不再虚拟、现实不再遥远,未来可期。
二、高职辅导员在“互联网+”时代的心理育人职能
基于“互联网+”对高职学生心理教育资源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探讨高职辅导员在心理育人职能的新元素。
高职辅导员的心理育人职能,即: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具有的作用,是指其在辅导员岗位上完成其职务的能力,是高职辅导员个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行为与态度的组合。因此,探究在“互联网+”时代高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需要明确并坚定中国社会的政治方向,在了解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高职辅导员队伍的自身特点,将这支队伍的职责和能力置于“网络+”的时代背景中进行综合分析。
(一)高职辅导员履行心理育人职责的主要工作内容
1.高职辅导员在心理育人中的基础工作内容
(1)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协助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做好学生心理测评和建档工作,在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班级心理工作,合理使用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资源。
(2)针对所负责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考虑性别、生源地、家庭环境等因素,有效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引导学生个体进行成长型思考和自我探索。
(3)能够灵活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危机干预体系进行学生日常心理问题关注与跟踪,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实现评估常态化、动态化、标准化,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遵守学院的危机干预设置,对于突出事件有应对预案。
(4)心理工作要有责任边界。要明确心理工作的范围和工作原则,能对学生提出的现实层面的问题给予科学的疏导和支持,能及时向学生个体说明并提出合理建议,转介到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寻求上一级支持。
2. 高职辅导员在心理育人中的专属工作内容
(1)根据高职学生生理、心理、行为、认知等方面的特点,开展有专业方向的职业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个体感受性,将其升华为对人生普遍规律和专业发展方向的感悟与认知,为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角色胜任力奠定基础。
(2)针对高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没有考入理想的学院、缺乏自信、职业定位不准等开展工作,可以“悦纳自我”“认知社会”“珍爱生命”为主题,开展自我发现方向的课题研究讨论,重树自信,坚定职业信念。
(3)就业择业问题。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从入学了解职业和岗位,树立发展型择业观,熟知岗位所需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按照个人的心理特征和职业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心理特征的职业和岗位。
(4)结合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整合网络心理教育资源,开拓符合高职学生接受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网络操作技能、提升心理健康品质的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高职学生主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主动意识。
(二)“互联网+”对高职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的要求
1.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较规范的心理学受训背景。
2.熟悉学生运用网络的频率与范畴,并能对此开展有效分析。
3.能运用网络对学生心理动态进行实时关注和管理。
4.对网络信息保持敏感度,能就热点问题和话题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能有效疏导学生心理因素而产生的思想波动。
5.能运用简单的网络心理测量系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
6.善于关注学生各类群体组成的网络群,预测学生心理变化趋势,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保证心理安全。
7.引导学生识别网络政治信息,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从心理层面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自我价值体系。
(三)“互联网+”对高职辅导员网络应用能力的要求
1.能够独立操作常用的网络操作平台和网络页面,能识别和应用不同的APP。
2.能利用由微信群、百度云、视频软件等网络资源建立学生群,完善学生信息,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具备建立并维护网络健康和谐环境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3.能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选择、学习、宣传、推广适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知识。
4.能及时关注网络上学生聚集话题和热点新闻,做好第一时间疏导,提升网络积极引导力。
5.能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从学生个人网络平台获得心理动态,保持朋辈互助24小时网络畅通。
6.能将网络和地面资源合理结合,统筹利用,推进工作深度。
7.开拓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综上所述,“互联网+”资源为高职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是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高职辅导员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在“互联网+心理教育”的新时代大数据背景下,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性的基础上,对高职辅导员的心理育人职能进行及时关注、提升,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常态化,对辅导员队伍在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地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发展提供前沿而稳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