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对策探讨

2021-01-08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内容信息技术

宋 薇

(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162)

引 言

教学方式信息化是一个变化的发展历程,国内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共同发展综合来看还居于初期运用实验阶段,所以,需要积极推进国内教育迈入整体的综合创新时期,完成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的进一步融合。

信息技术和教育模式的进一步结合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能够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创造教学生态背景,整合教育结构,革新教育体系各方面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完成课堂教育模式的转变就相当于完成了高效教学方式转变的中最重要的改革。因此,高校教育模式的结构性重塑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完成课上教学模式本质上的转变。深化结合的本质和着力点是将教师引导课堂的“以老师为重点”的以往教育方式,转变成既可以有效利用教师的引导功能,又可以重点表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育方式,打破以往的教育思维定势,以学生为重点革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数字化,完成从注重“教”到引导“学”的战略性改变,建立新的教学机制,达成深刻互动的教学关系,进而完成培育学生积极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应对难题的技能、创新思维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与实践创造能力的学习目的。

一、教育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下,教育的二者在设定的期间、地点开展知识的传授,二者起到的作用也较为固化。老师发挥的是学习内容的传授作用,是知识的传送方,学生是接收的一方,这是一项单一的教育模式。但是,教育的过程需要双向的、互动的。在一个优质的教学背景下,呈现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力和的情形,只有如此,教师才会热爱教育,学生也可以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究,达到教育的理想状态。所以,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都产生了变化,教师能够用更多样化的形式呈现与教授学习内容,比如视频、微博、知乎等各种软件和知识库。

(二)赋予了师生的多层角色

信息技术也赋予教师多层角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者、督促者、评价者等,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上留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同样,学生也具备了多重身份,如学习内容的汲取者、补充者等。

(三)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新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高校互相的联系更为便捷和频繁,教育活动也不仅限于高校的校园中,学生凭借互联网扩大了学习的空间。不止步于此,各高校也可以进行教育资源的分享传播,教育资源被呈现在较为广阔的空间中,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分享与使用。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以往的教学方法与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需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机制的重构,因此需要注重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和主要构成元素的先进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才可以达到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

二、信息技术与课上教育深入结合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学习热情,创造学习氛围

科学技术以自身生动形象、贴合高校学生生理与心理成长特征的优势,在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高校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对外界的新生事物产生极大的热情与积极性,教师能够借助在教育过程中引入相关信息元素,不但可以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创造学习氛围,使课堂变得丰富和充实,并且还可以将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调动,使学生可以自发地投入到课上教学中,凸显学生的教育主体性,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减少思维难度,攻克难点知识

众所周知,在高校设置的学习课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部分比较抽象、难以掌握的学习内容,在这时就需要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和晦涩难懂的学习内容有效融合起来,可以将生硬、晦涩难懂的问题简明化,克服学习难点,进而协助学生可以更深入、迅速地了解、吸收所学的内容,提升教学活动的成效以及时效性,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提升教育质量和成效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布置的课外作业,都是以纸质形式出现,而这样较为单一的形式不能贴合高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成长特点。而借助科学技术强化学生的课外复习,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开展自发、开放式的学习,进而享受教育过程,这样的呈现形式比以往的课外作业提升的形式成果要更为显著。

(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信息技术具备很强的表现能力,可以直观地完成远近、动静、实虚结合的转变。在高校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有效融入科学技术元素,可以充分地把知识点进行表现且快速解决,深化高校学生的认知,在学生可以有效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信息技术和教育方式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原则

以科学技术和教育方法创新改革为基础的教育方式,需要转变将教师看做课堂教学的重点,以有限的课本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讲课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以信息技术为教育媒介的以往教育方式,应该变为以学生为课上教育的重点和主体,以课本与信息化资源库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样化,科学技术与教育方法深入结合的数字化教育方式。建立信息技术和教育方式有效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需要坚守以下原则。

(一)以学为重,建立平等协调、共同进步的教学关系

以学为重就是让学生变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与学习内容的设置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在教育方法改革中师生在课上教学中的功能、主体地位产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教学活动开展前,老师的准备工作不是编制教案、制作PPT,替换为编制导学案,整合和知识点有关的多种资料,涵盖了视频、音频、图表等形式。课上教育中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只能采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设置教学情景、组织教学活动,由主要参与者变成课堂的指导者、组织人以及规则的监管者等职能。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的主要工作也是由翻阅布置的作业转变为借助多元化的信息手段和学生展开学习内容的深度交谈,尽早地协助与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由机械记忆老师传授的学习内容变为经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与探究形成自我的意识,进化为知识创作与加工的主体、学习内容框架的建立者。这样将以“教”为主的课堂转化为以“学”为主,单一的知识讲授转化为老师与学生一同探索一同总结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可以由学会升级为会学,既有效起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在学习过程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了平等协调、共同进步的教学关系。

(二)课内外共同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方法改革里的运用突破了传统课上教育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升了教学过程开展的维度与可能性,为完成教育方式由课上学习为主向课上与课下共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中老师以核心教学内容为基点,以情境问题为推动力,以主题为导向,用较为充足的时间和学生展开交流与探讨,协助学生掌握与消化教学内容,构建自身的知识系统。课上与课下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手段有很多。可以采用学生依据教师留下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方式,或者依据自身的学习内容吸收状况从教育资源库中锁定学习学容进行复习和预习,也能够参与课外活动,或者去相关单位进行具体的实践,甚至可以建构虚拟课堂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课下教育的方式拓宽了教育学习组织的时空,增加了学生获得教学内容的路径,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应对难题以及运用知识点的技能。课下学习活动的开展是自主的,学生能够较为自由地锁定要进行的内容、进行的方式与开展的时间,学生的开展学习活动变的更为方便、自由、有效,但课下学习并不是完全自我的,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与学生探讨课上和课下学习的途径,借助多元化的沟通平台和其保持有效地学习交流,引导、督促与核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合信息化元素,重塑教育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是以此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支持力开展的教育方式的深化改革,它带动了学习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课堂程序的一系列变革,也重新构建了老师与学生、教育内容与教育媒介互相的关系。在科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深化结合的教育方式中,信息元素不只单一的教育媒介,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元素,是能够提升教育方式设置和实行成果、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不管是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教育方式的实行、知识核心的掌握、教师与学习主体的互动、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多样性考察形式的实现都不能脱离信息元素。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将科技元素高效融入进整个过程的各个流程,转变教育方法,使学习过程贯穿于科技元素的应用中。教师借助科学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形状态、活动开展方式、教育评价机制,为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变为教育过程的核心。学生也可以借助科学技术革新学习方法,提升多元化学习可能性。整个教育过程不只是单一的知识的讲授,而是老师、学习主体、教育内容与教育媒介之间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多方面的教学互动。

四、信息技术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对策

(一)用心设置教育过程

教育流程的设置需要坚持“以学为重”的原则,以信息元素为支持力,以学生的主动性为重点展开,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推进其自主性学习,提升学生知识体系的建设技能与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以学为重”的教育过程设置,第一需要精确探究教育目的与主体特点,进而设置学习内容与推进的次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二教师借助信息平台公开导学案,为其设置学习目标以及相关资料,教师能够凭借平台的在线检测功能了解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采取高效的教育方式

教学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每项教学手段起到的作用与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要坚持以学为重、以方式促进学习的原则就应该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并且加以从优配合与具体实践,进而变为多方面知识传递和分享的互动式教育模式,实现形式多样化的信息掌握和学习系统构建,推进教学活动的横向和纵向的延展。

(三)转变教学资源形态

以往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资源一般是课本与老师制作的教案与PPT,内容不够丰富,并且大多是固化的,很少改变。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库的建立需要从多样化、动态化与组合化等层面入手。教育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以是纸质的与电子的,并且库中的内容是丰富且多变的,教师能够依据课程特点、教育目标与核心的知识点设置教育的内容范围与核心主题,建立板块化重点式教育资源库,选取能够表达学科融合性与科学化的资料,组合为贴合教教育逻辑、具有针对性的板块化教育资料。

(四)革新教育评价方式

科学的教学测评方式可以精确了解学生的预习复习进程与效果,督促学生端正积极学习的态度。所以,对学生学习情况在展开结果性测评的同时,更需要看重过程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应用在整体的学习过程内,有效掌握与了解学生在学习的每个时期的情况与成效,提升教育学习的成果。为了更为准确地评价学生,教师可以建立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档案,有效借助信息技术综合整理学习情况有关的信息,并使用信息化结果分析功能,以直观的形式把结果明确地分析呈现,协助教师考察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进而调整教育进程和方式。

结语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为高校教育方式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校的教育管理者不仅需要建立和谐的教育生态机制,也要着眼于开放的方式,对自身的教育资源进行补充和优化,有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方法改革,推进改革步伐,使教育迈入新的阶段。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内容信息技术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