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指导下学生三维建模技能培养实践探究

2021-01-08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建模

徐 彤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天津 300070)

引言

2019 年 1 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把高职教育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020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将营造“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转变为深入人心的核心内动力”。

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视体现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更多的将人才培养的重任交予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育人根本宗旨要与国家的人才培养方略对接,注重培养各方面素质全面提升的新时代人才,在“工匠精神”指导下开展学生技能培养、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课程与就业新形势,以实习实训、项目教学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探索的新内容、新方向。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网络中搜索“工匠精神”,其释义,人们普遍认为“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社会大众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已提升至精神品质层面,“工匠精神”包括坚守理想信念、认真钻研技术、能够改革创新、敢担当能奉献。这些是高尚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蕴含着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也已成为全社会所推崇和倡导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

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颂扬工匠精神的故事。早在春秋时期,“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就由孔子提出,他主张人的一生中做事要严肃认真、专心不懈怠、不能放松对自身的修养要求,要时刻保持谦逊恭敬的态度。也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事情精益求精、凝神聚力,力争把每件事做到极致,这便是精益的意思。在中国也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做事情着眼于细节,耐心、执着、坚持做好一件事,就如《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一样。“庖丁解牛”的故事更好的诠释了“庖丁”经过反复实践,逐步摸索规律,专注于一事,最后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梓庆为鐻”的典故将“工匠精神”中的忘我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阐释的更为鲜明,那些看似鬼斧神工的技艺实际上正是工匠们一日有一日的努力,倾注了他们辛勤的汗水。

古往今来,正是这些“工匠精神”激励着中国人精益求精干好每一件事,追求卓越,勇于寻求突破,在坚守中勤思考,在奋进中敢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 “工匠精神”优秀传承者。中国走上新的发展道路,这条路上对人才的要求更为特殊,更为具体,更需要工匠精神的重点塑造。“工匠精神”在指导教学的同时也应成为学生技能养成过程中的明灯,逐渐根植于学生心中,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带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为学校专业课程的发展、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塑造“工匠精神”的意义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时代课题。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提升我国人才的自身素养,营造以德修身的个人情操和良好的职业氛围;塑造 “工匠精神”可以促进高职院校践行育人宗旨,秉持工匠精神,传承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与内涵,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式;塑造 “工匠精神”可以面向更多企业营造更好的实习就业环境,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塑造“工匠精神”从个人素养、高职院校发展、社会就业分为的营造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 修养身心,塑造德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劳动模范的身上凝聚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包括坚守理想信念、认真钻研技术、能够改革创新、敢担当能奉献为核心的劳动精神。克服工作中的“差不多”精神,培育提升精益求精的素养,在打磨技术的同时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以模范为榜样,修养自身的伦理德性,这是职业精神的体现也是内在德性的展现。

(二) 践行培育宗旨

现阶段企业面临日益竞争的行业压力和经济转型带来的竞争压力,为了更好的塑造自身的企业形象,更多的企业在人才引进和招聘上更倾向于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这就给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提出新挑战,培养具备高综合素养的的人才成为学校的育人宗旨。高职院校的学生步入工作岗位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专业素养、良好工作态度,敬业的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因此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塑造“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身心素质,更好的践行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宗旨,落实人才培养方法,更好的将人才与社会相对接,培养企业用得住、社会有担当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

(三)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大量的大国工匠,他们够坚守理想信念、认真钻研技术、能够改革创新、敢担当能奉献,而这些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我们国家仍然处在由“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变的新时期,想要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就更加需要这样的人才,具备“工匠精神”的匠人们越多,我们距离实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目标就越近。这不仅是人才需求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依靠人才和技术,学生学习掌握的技能越能适应社会需要,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就会越为顺利。

三、三维建模课程特点

三维建模类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一门专业技能课,重点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三维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动手能力,坚信自身的信仰、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

(一)课程内容的专业属性

三维建模类课程主要分为正向和逆向三维建模设计。例如3dmax效果图制作,基于Geomagic DesginX软件的三维模型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步骤操作练习为抓手,以项目为载体,使学生掌握模型的编辑方法,运用扫描设备和模型编辑软件,完成对实物的扫描和编辑操作,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直观了解三维建模技术,对三维立体图形进行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具备将来从事广告设计、三维模型设计、逆向制造设计、产品设计岗位的工作技能,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三维建模设计师、UI设计师、动画模型设计师等工作。

(二)工匠精神与三维设计的相关性

工匠精神与三维设计相关职业素养看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隐含着更深层次的相关性。针对三维设计相关岗位的职技能需求进行需求调研,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企业更多的希望三维设计相关岗位从业者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比如:在工作中具备敬业精神,面对工作热忱不烦躁,具有坚定的信念,能够结合自身经验,不盲目模仿他人,既能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对自己的设计保持高度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严谨认真、吃苦耐劳,遇到困难不退缩,能够精心雕琢自己的每一个作品;在工作中能够与客户形成良性沟通,与团队伙伴形成协作机制,遇到问题,能够及时主动发现并不断追求卓越;具备一定的创新发展理念,能够应急处理问题。这些职业素养是企业对于就业者的期盼,也是学校培养出适合社会的技术性人才的要求,这些职业素养在很多方面都与“工匠精神”相匹配。因此,在学生三维建模技能培养过程中,以技能为抓手,探索以 “工匠精神”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四、“工匠精神”指导下的“教学做,创练赛”实践探究

(一)以校企合作带动产教研一体化

提高产教研水平,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使之适应产业升级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尝试校企合作下的产教研一体化方式,学生的培养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与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安排固定课时走入企业,接触真实的设计案例,深入企业与企业工程师一起开启研发工作,实地调研生产工艺,这不仅使学生增长了实训技能,将课堂学习技能应用于实际,也使得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并体会关于技术工艺、岗位需求、客户需求等多方面信息,有利于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快速发挥技术优势、在日常学习中补齐短板,更好的适应企业和设法发展的需要。学生在企业中参与了折叠自行车折叠方式方案的制定,并参与三维模型的设计与三维逆向设计过程,企业技术人员表示满意。

(二)以技能大赛规程指导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

在分析技能大赛规程的基础上,探索开设“三维逆向制造”相关实训课程、“三维质量检测”相关实训课程、“三维文博数字化”相关实训课程、“3D立体效果制作”实训课程、结合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电子商务产品三维实物展示及宣传”、“货物贸易样品3D实物展示设计”相关实训课程。在课程设置和内容讲解以及实训指导上,以实训操作类项目为主,围绕技能大赛题目,给与学生案例,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发,并定期轮换小组成员,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特点,让学生体会实际工作情景和过程,实现以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基础的,以技能大赛规程为指导的教学新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强调学掌握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去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学习其他兄弟院校的优秀选手掌握的新技术、新方法,并不断指导自身实践。

(三)以技能大赛推动实验室建设

从2015年起,通过对技能大赛赛项、赛题和所涉及的产业、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并集中进行了企业调研、兄弟院校的走访,结合智能制造、3D打印的实际需求,筹备新建3D实验室。引进VTOP三维扫描仪和3D打印机,可以快熟完成成型、三维数字化、三维设计、三维立体扫描等操作。同时可以实现逆向工程(RE)以及三维检测(CAV)。不仅满足了学校的技能大赛学生集训和课程实训教学,也为技能大赛的召开和其他院校专业的实习提供了先进的实训条件。结合新设备特点,聘请专业设备工程师对本校教师开展培训,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果。以技能大赛推动实验室建设,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打造人才评价新方式

学生以往的综合成绩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往往更加注重最后的一次考试,平时的成绩往往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三维建模项目进行中,过程性的评价更能反映人才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成绩应由思想情况、作品质量、团队协作力等多方面构成。教师、小组成员、企业导师均有资格对学生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考量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也能获得相应的加分奖励。这不仅改进了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和人才评价方法,也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社会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让教师更加明确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方法,让企业在人才后续培养和工作定位上更与有针对性。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项目实习的方式不仅掌握了三维建模的技能,更在与企业、同学、教师的互评之间从思想上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锤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为走上工作岗位持续不断积极主动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作为迈入“中国制造 2025”新时期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侧重于培养自身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走上工作岗位需要体现出优良的专业及综合素养。因此探索“工匠精神”指导下学生三维建模技能培养的新方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加以应用有进一步传承“工匠精神”,培育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建模
90后大工匠
基于FLUENT的下击暴流三维风场建模
工匠风采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工匠神形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