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京津冀智能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共育机制的构建
2021-01-08马俊红
马俊红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智能制造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出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驶入快速发展轨道。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对其他要素具有巨大的带动性作用,尤其是2015年5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后,建设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构建京津冀智能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共育机制,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京津冀三地智能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共育现状分析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席卷全球,智能制造加速转型,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以通信网络为基础支撑,在关键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上倾力引育新动能,以智能工厂为载体,将会成为京津冀传统制造业创新的强劲内源驱动力。如何推进京津冀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工业强国战略目标,是京津冀三地携手共进,努力奋斗的方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任务。
(一)智能制造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
随着制造强国、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全面开启,京津冀三地制造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从产业经济发展分析,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适合在京发展的企业要成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天津处于工业化阶段后期,着力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而河北尚处于工业化阶段中期,是“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河北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京津冀三地定位各有侧重,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业是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必然路径。
围绕京津冀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展开的智能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天津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京津冀资源全面创新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挥企业、职教集团、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产教融合主体职能,围绕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成一批标杆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共同引领智能制造的发展,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和典范城市。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打造新模式、提供新动力。
(二)智能制造业迫切需要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强有力支撑
在当前国内发展由“制造”向“智造”动能转换的形势下,随着京津冀推动区域智能制造协作一体化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长,基础技能人才面临巨大缺口,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创新。据《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发布,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严重匮乏,智能化产品生产人才急缺。从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来看,自动化工程师的人才需求最大,占行业的15.9%;需求量第二位的是系统集成工程师,占行业的13.9%;智能制造工程师居第四位,占行业的5.9%。
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市场需求对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智能制造的发展进行了研判和顶层规划,《规划》提出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京津冀三地区域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资源市场统一规范,公共服务高效均衡,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成熟定型,人才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制定面向智能制造的人才培养与成长计划,提出“三极”设计思路,即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京”依托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原始创新人才发展极;“津”紧贴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形成高端制造人才发展极;“冀”五福转型发展需要建设创新转化人才发展极,通过政、产、学的结合,培养既擅长制造管理又熟悉制造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京津冀智能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共育机制建设初见成效
早在2005年, 为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打破“封闭性”的区域人才培养机制,便于区域人才培养统筹协调,首届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研讨会发布了《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协议书》,这一破冰之举为京津冀区域人才共享、人才互补、人才交流等协同发展初步确立了基本框架。至此,京津冀区域人才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协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以京津冀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为主的人才共育协调机制初步形成。京津冀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促进了京津冀人才交流合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形成了系列的合作框架协议,如《京津冀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书》等共识性文件。为探索京津冀“工匠型”职业技能人才共育奠定基础,为京津冀重大合作项目的技术人才合作交流提供了保障,为解决京津冀三地人才合作交流问题, 创造了条件。
其次,以多元化为特点的人才共育培养机制逐步尝试。京津冀三地“政、行、企、校、研”之间广泛开展了人才共育的尝试。例如,2016年京津冀职业教育教研机构成立京津冀职业教育教学协同发展联盟,并建立了《京津冀职业教育教学协同发展章程》;2017年5月8日,京津冀的多家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成立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以“共研、共建、共享、共用、共赢”为准则,加强京津冀地区之间的多元化合作, 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2018年5月天津主办“京津冀职业教育教学协同发展‘天津论坛”,提出构建跨区域的政-行-企-校-研“五方携手”,将在人才培养、人才需求、项目对接、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有效推进了京津冀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为京津冀职业教育教学协同发展发挥作用。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京津冀技能人才协同发展机制虽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技术技能人才共育参与部门合作统筹协调力度不够
从京津冀人才合作高端对话、京津冀技术技能人才共育、人才合作协议的签署现状来分析,校校之间自发联合培养的较多,有政府组织的较少。出面牵头的主要是省市级政府的人力资源部门,例如,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与河北省雄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共建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雄县分校,天津、承德两地合作共建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这两所分校都是由地方政府与学校洽谈协商的结果,还有一些合作是由京津冀三地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来具体开展工作的,由政府层面组织的联合性质的学校少。虽然有省市政府的沟通协调,但是缺乏中央的统筹,未能进行高端的顶层设计,难以在全局和宏观层面进行统筹协调,显然无法强力推动人才共育合作的进展。
(二)技术技能人才共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
先进制造业更多依靠高科技和高技能人才的驱动,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工业从业人数总体下降,但是智能制造业从业人员大幅增长,占比达到39.2%,智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4.8%,反映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是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需求分布不均衡,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背景下,北京制造业从业人员较上年同期减少3.9万人;天津市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幅度减小;河北省2020年,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5家,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300个,急需智能制造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从人才培养反面来看,优质资源主要聚集在京津两地,而人才需求量大的河北省则呈现制造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双重缺口,人才层次和创新力不足,科技创新力度不够,无法支撑由“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变的战略发展,整个制造业陷入人才发展负循环,因此制造业升级迫切需要通过人才共育来突破提速。
(三)技术技能人才共育机制与区域智能制造业发展不匹配
近些年国家一直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京津冀区域的职业院校也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但总体情况开始不能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制造业人才短缺将达到3000万,其中复合型应用人才、高技术技能人才是需求量最大。同时还存在着制造业人才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不适应,缺乏人才培养合作共荣新机制,导致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强。由于政策限制,对所有专业或工种所需匹配要素实行一刀切,使得各专业或工种的人才无法得到精准的培养或培训。
职业教育教学存在滞后性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职业技术人才供给过剩,需要的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未能与国家发展阶段相契合,未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创新力度不够,教学标准之后于产业发展需要,这些问题都导致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需求严重不匹配,适合的人才严重短缺成为普遍性问题。
三、构建京津冀智能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共育机制的举措
推进“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人才共育机制建设, 影响因素有很多,关键在于实现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完善人才共育顶层设计,精准把握京津冀三地需求,创新京津冀人才交流库,促进合作资源与成果共享。打通京津冀三地人才共育的壁垒,探索构建共育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与完善。
(一)开展三地制造业领域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供给情况调研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开展京津冀三地人才共育首先要摸清家底,开展制造业领域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供给情况调研,摸清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情况。要加强京津冀三地的人才需求调研、分析、预测,盘点职业院校人才供给总量,判定人才培养供给的数量差距。其次,要通过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情况的调研,了解结构性差距。具体可依托有关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调研小组,精心谋划,明确目标,多形式调研,对调研结果认真梳理总结,研制发布智能制造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摸清指导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二)构建职业技术标准研究体系奠定人才共育基础
实现京津冀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共育, 关键在于以政府为主导, 推进人才政策的对接和衔接, 推动京津冀人才政策与制度的互通互容。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则制定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加快推进京津冀人才政策的对接和衔接。京津冀三地政府加强合作,基于产教融合出台职业教育合作框架,为合作育人创造条件。可以由政府组织成立政策研究室,专职负责京津冀人才共育政策研究与政策沟通,规范顶层设计,构建协调发展机制,鼓励京津冀市、区、县政府之间开展合作育人。以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推进政策的研究,破除人才共育的制度性障碍, 建立人才保障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健全人才共享以及共培机制,以京津冀人才政策对接为原则, 构建人力资源配置与地区发展一体化体系;逐级推出区域人才共育新政策, 培养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经纪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形成京津冀一体的人才引进、社保等标准与政策, 不断完善人才共享服务保障机制,促进京津冀三地的平衡发展。同时,京津冀三地设立建设资金,培育院校共育机制的构建,对职业院校和企业在三地之间合作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项目,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奖补。
(三)构建京津冀技术技能人才共育资源平台
建议尽快规划组建由政府主导,国内一流技术院校、重点普通高校、行业领军企业相关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构建并制定根据区域内各行业和各专业特性所需的各层次人才培养标准的动态体系,形成产、教、技、培融会贯通的培养新时代工匠的完整体系。
一是实现区域内技工院校的招生平台与职业院校的统一,支持京津冀三地院校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北京和天津优势,在三地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二是构建三地产、教、技、培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机制,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促使产业、行业与职业院校实施多主体办学,发挥职教集团、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机制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参与人才考核评价、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共同开展国际资格认证,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企同生模式,最终实现打破地域界限的、以行业为载体的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共同培养的模式。所产生的利益,由产、教、技、培各行业共享,以增加各自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并提高各自相关人员的收入,为京津冀三地人才共育打通关键瓶颈。
(四)构建京津冀技术技能人才共育师资共享平台
目前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师资共享有待加强,要搭建好京津冀三地师资共享平台,采取“内促外引”双轮驱动,多措并举加快政策推进、机制创新、激励落地。此外,还要加强培育认定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培育具有人才测评、风险评估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人才经理人和经纪人队伍,从而有效提升人才发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人才共享平台高质量发展。京津冀三地必须要打通区域内教、技、培的职称、技能互认机制,在产、教、技、培各行业中选拔符合各专业所需师资标准的师资互认人才库,构建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共享机制。
积极扶持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打通行、企、校、研的人才流通瓶颈。各行业的在职人员按照对等职级给予互认,实现互聘共享;打破现有体制,让事业编制人员与企业编制人员能够进行阶段化或终身化的自由流动,让行业企业成为职教师资的一个重要来源地;打破目前的绩效工资体系,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正常机制。
(五)构建京津冀技术技能人才公平竞争机制
在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企业用工、军队征兵等方面,构建区域内教育系统学历和人社系统技能平等对待、公平竞争机制,统一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高考制度、职业教育学分互认制度等,为合作育人创造条件,支持京津冀三地院校开展合作,全面实现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与技师学院全日制技师毕业生,普通高校和普通高职院校全日制专科毕业生与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全日制高级工毕业生,在所有领域的对等。在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企业用工、军队征兵等方面,不要出现歧视的行为和表述。加大新时代工匠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增加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评选的数量和资金支持力度。在资金上,对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的支持力度与其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同等对待。政府层面上,京津冀应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强力推进、主动作为,既要产业结构布局上进行优化互补, 又要避免出现三地人才培养的资源浪费,甚至出现恶性人才竞争或结构性失业,也需要鼓励京津冀三地市、区、县政府之间开展合作育人,从而使技术技能人才资源优质优育,为京津冀区域智能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