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

2021-01-08陈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
关键词:革兰氏病原菌真菌

陈旭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检验科,云南 个旧)

0 引言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而肺部感染则是诱发继续癌变造成肺癌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肺部感染等相关症状均以细菌感染为主,肺癌患者若是并发感染,不仅会影响放化疗的治疗效果,还肺部感染会因感染而加重病情,缩短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限[1-2]。本次研究为积极控制和指导肺癌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研究分析了患者的痰培养分离情况,细致分析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某院检验科2017 年1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将其中的1066 例进行痰培养分离,共培养分离569 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杆菌(420 株)74%、革兰氏阳性球菌(88 株)15%、真菌(61 株)11%。1066 例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有男652 例,女414 例,年龄33~85 岁,平均(66.12±10.97)岁。

1.2 标本采集

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晨起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度咳嗽,咳出呼吸道痰液,装于无菌集痰器中立即送检。

1.3 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采集痰标本送检涂片,合格标本接种后,将其送至普通及特殊培养基培养,对阳性优势菌进行分离和生化鉴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选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

1.4 检出其他16 株阴性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的其他阴性杆菌包括鲁氏不动杆菌2株、居泉沙雷菌2 株、弗氏柠檬酸杆菌2 株、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2 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 株、摩氏摩根菌2 株、植生拉乌尔菌1 株、布氏柠檬酸杆菌1 株、荧光假单胞菌1 株、琼氏不动杆菌1 株。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特征

详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特征(n, %)

2.2 痰培养分离的四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21 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详见表2。

2.3 痰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16 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详见表3。

表2 痰培养分离的四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21 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2.4 痰培养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真菌)对5 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详见表4。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得知,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肿瘤死因的第一位[3]。肺癌本身就属于消耗性疾病,合并肺部感染后,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气闷、低热、咳嗽、胸痛、咳痰、痰中带血等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其他症状,影响肺癌患者的放化疗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为指导肺癌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研究分析了患者的痰培养分离情况,分析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情况,并对检测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了细致化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在耐药谱上有相似性且对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替加环素、呋南妥因、喹努普汀/ 达福普汀、利福平的耐药性均为0%,而白假丝酵母菌对5 氟胞嘧啶、两性霉素的耐药性也均为0%。本次研究中,真菌检出率高于CHINET中真菌的原因可能是:①肺癌患者有放化疗、手术干预史,降低机体免疫力;②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引起菌群失调,促进真菌繁殖致真菌感染[4-5]。依据本次对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情况的研究果得知,1066 例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经痰培养分离569 株病原菌,检出率高低情况分别为革兰氏阴性杆菌(420 株)、革兰氏阳性球菌(88 株)、真菌(61 株);病菌检出率排名前六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31.28%)、大肠埃希菌(11.60%)、鲍曼不动杆菌(9.31%)、金黄色葡萄球菌(8.44%)、白假丝酵母菌(6.85%)、铜绿假单胞菌(5.62%)。

综上所述,1066 例接受痰培养分离的患者中,痰标本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病原菌数量最低的是真菌。当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为了保持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所以,合理选择所用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的扩散范围,避免病原菌传播。

表3 痰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16 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表4 痰培养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真菌)对5 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猜你喜欢

革兰氏病原菌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千奇百怪的真菌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致命真菌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