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涵义、价值及培养路径
2021-01-07战佩英王洪杰
战佩英,汤 颖,王洪杰
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之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界定、意义指向与培养路径因高校办学取向、校本文化、软硬件资源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地方高师院校作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内涵上有何种定位,意义上有何种指向,以及培养路径上有何选择,是本研究所要思考的主要内容。
一、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一般来说,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将抽象的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等,突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作用指向。[1]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因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转向,其不得不面临自身在培养目标和发展改革的方向性革新。比较学术研究型大学,地方高师院校更需要依托于应用型的教育生态定位。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具有区域性、师范性等特征指向,同时也具有社会实践知识与技能培养、专业知识的应用转化等功能指向。地方高师院校培育的应用型人才,是既具有基础的理论素养,又具有可持续实践能力的社会人才。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聚焦的是能够提高高师生职业胜任力的价值特质。诸如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自主性强、改革适应力快、实践创新性高、综合素质好等评价维度。地方高师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内涵的理解可以围绕四个方面具体展开。
第一,高师生的专业发展目标指向。高师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从教的群体构成,其对未来的职业胜任力有赖于自身在高师院校专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高师生的专业发展目标指向上的“实践导向”是推动其从“准教师”走向“教师”的胜任力养成的重要媒介。
第二,强调对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适应性素养的培育。新世纪以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的重要变革,都以某种方式影响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观念和内涵的深化,需要建立在师范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对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主体判断和能动适应上,这种适应也将成为师范生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价值特征。
第三,关照基础教育现实需求和问题导向。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应用性素质,更要具有对现实需求的主体关照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关怀。能够将其生活、学习当中所发现的现实问题有机融入到专业成长和社会服务中。
第四,诉诸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品质。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融合发展,且能够胜任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区别于一般的研究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必要的知识广度,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过硬的应用性素养。地方高师院校的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反思意识和合作品质等有机融合、和谐发展的人才。
二、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的价值指向
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的价值指向何在,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承续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也彰显了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定位。总体来说地方高师院校培育应用型人才,其价值指向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即高校自身发展转型的价值定位、地方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的现实推力以及师范生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内生助力。
(一)支撑地方高师院校自身的发展转型与培养目标定位
在社会发展日益需求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性、创新性人才的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地方高师院校如何重构自身的培养任务,如何厘定自身的发展角色和方向,这是不能回避且必须直面的重要议题。比较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要求,应用型人才侧重的是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而对于大多数地方高校来说,由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推进的阶段,沿袭了更为传统的教育发展思路,暴露出的问题是学生实践知识和创新素养的相对缺失。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同样如此,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与区域基础教育的广泛有效对接,使得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更好适应或满足地方基础教育的师资素养需求。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做出适应性的改革就成为必要。作为高等教育系统重要组成的地方高师院校,一样会在育人目标和方式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尤其需要反思的是,作为地方高校,在具体的育人实践中如何处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质量的矛盾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和改革理念,便是一种现实回应。这种回应所反映的重要信号之一便是,与时俱进培育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师院校适应高等教育系统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基本举措,是地方高师院校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应然作为。固然,“由于理念的束缚、制度的羁绊、资源的约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2]正因如此,地方高师院校需要直面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变革要求,做出力所能及的改革回应。
(二)助推地方社会发展目标的可持续达成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意味着要不断将自身的办学定位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多维的,这就意味着高师院校在某种意义上要形成与其他院校互补的办学优势。譬如,学术型大学侧重培养研发、科研、开发类人才,高职院校侧重培养安装、维修、技术维护等技术支撑人才。而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向的地方高师院校,将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准教师”作为培养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整合了学术型大学与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培养要求。可以说,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是将应用型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相联系,通过考量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师资,建设高师院校自身的师范类专业。地方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师资,需要依托地方高师院校“准教师”的应用性素养。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依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地方社会发展培育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师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价值所在。而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需要立足国家政策和地方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找准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结合学校文化传统,定位办学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更需要把握地方教育事业对于地方社会多维发展的作用与功能,以此铸造自身作为地方教育事业“工作母机”的推动力。[3]从长远来看,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育人路径之一。
(三)夯实师范生群体和谐发展、实践创新的行动力
师范生群体是服务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准教师”群体。应用型人才的内核侧重的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更侧重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当中的能力素养。将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发展与地方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结合,强调具备基础教育教学胜任力的人才质量。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向性使得师范生培养过程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与地方基础教育岗位胜任力的关系,重视对基础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强调实践创新与教育变革能力。地方高师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意味着在教师教育实践中,不仅要遵循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也要侧重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地方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契机和困境,重视“入口”,关注“过程”,严把“出口”关。应用型人才培育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将专业与课程设置纳入更多元的主体,将地方政府、基础教育教师、区域家长群体等纳入到专业发展设计的主体范畴,通过切实的调查分析把握学校开展教师教育、培养应用型师范生的目标、模式、方式和方法等。这也意味着,培养有“实力”的师范生成为地方高师院校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这一评价方式将成为激发师范类专业发展的动力和师范生和谐发展的归宿点。当师范生成为具有应用型人才质量特质时,意味着其能够具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具有对基础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具有在基础教育教学岗位实现人际互动、个人课程理解、技术应用等多种能力。而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依托于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简言之,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助益高师生群体和谐发展,并养成实践创新的能力品质。
三、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是多元的,路径的选择往往因为大学的发展定位和办学资源而有所差别。通常来说,产学研合作因为其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且整合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的育人资源,而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但是考虑到地方高师院校与一般意义的工程类、职业技术类办学目标的差别所在,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有着自身的侧重。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从教师教育的顶层规划和发展设计、学校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变革以及教育主体间教学关系的反思重构等方面进行路径构建。
(一)教师教育的顶层设计
地方高师院校培育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首要路径即教师教育的顶层设计。其中涉及到教师教育环境的全面优化、教师教育主体的协同对话、教师教育过程的“学生本位”以及教师教育评价的“产出导向”。首先,在教师教育环境的优化方面当积极实施地方高师院校校内环境与校外环境的协同优化。其中应当包括对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协同教科研以及高师专业资源服务地方社会、地方社会资源融入高师教育等内容任务设计。其次,在教师教育主体层面应当推进“双导师”乃至“三导师”制度,使得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依托于擅长理论知识传播的高师院校教师、擅长基础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的中小学(幼儿园)老师以及擅长进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教育学院教研员队伍或进修学校教师等主体力量的相互配合。再次,教师教育的过程应当突出“学生本位”理念的有机落地,杜绝以“教”定“学”的简单逻辑,而是将教师的“教”建立在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既要考虑师范生的学习认知经验、已有基础条件、群体兴趣和问题导向,也要考虑师范生对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茫然”状态,从师范生自身的困惑出发,形成教学目标、方式方法以及学业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学生本位”意识。最后,突出教师教育评价的“产出导向”。“产出导向”实际上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一个重要理念,其基本用意在于突出师范生“学到了什么”,学习后“能做什么”的评价要素,重点强调师范生学习效果及其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情况。教师教育评价侧重“产出导向”,意在以此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此种评价取向反向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构建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教育实践体系。
(二)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变革
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意味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发展与改革等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和评价归宿点。总体看来,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基于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心的课堂教学体系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地方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四个层面的基本要义。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引入显性课程学习与隐性课程学习相融合的知识体系。作为师范生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那些出现在“课程表”上的显性课程具有正式课程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能够促进师范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相应能力的提升。而课表之外,涉及学校的育人文化、课堂的教学伦理、人际关系氛围等内容的隐性课程,则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显性学习内容与隐性学习内容的有机融合更利于师范生应用型素养的整体提升。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突出实训实验的教育作用,将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作学习与研究能力以及岗位实习技能等提升作为实践教学目标加以培养。传统的师范教育在人才培养中通常侧重学科范畴的设计,注重理论基础的宽厚性,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强调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来夯实师范生应用能力。正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依托的课堂教学改革要突出师范生实训实验技能的提升以及其他知识、平台、技能的应用成效。再次在课堂教学组织层面可适度“留白”,鼓励师生课堂教学反思环节的开展,鼓励教育主体间的研究性教学。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而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双主体,更需要通过彼此的合作交流、思想对话实现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认识,以此推动教学、研究、应用的教学逻辑指向。最后在教学主体与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校内外协同合作的教学共同体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考虑地方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来自地方基础教育的教育主体参与。与此同时,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应用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校内多方教育资源的统筹作用。所以,侧重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共同体建设,势在必行。
(三)教学关系的反思性重构
教学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其所反映的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人际互动的文化生态,教学关系的特质和发展样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育人质量和水平。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育的重要路径之一即为反思重构既有的教学关系。教与学,长期以来被理解并实施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被主导,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接受,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被提问”等关系样态。但实际上,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实践创新依赖于学习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学习有效性。正如博耶所指出,“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要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承担主动角色,而不是教师”。[4]135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师院校教学关系的重构当致力于实现三大方面的转向。一是教师当从实践者转向成为“反映的实践者”。这一概念是舍恩依据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裂痕”问题反思并创造性提出的概念。而教师成为反映的实践者意味着教师致力于让行动中的反映成为习惯,自主保障行动中的反映的品质,让行动中的反映的能力来应对不确定的乃至冲突的情境等。[5]二是课堂当从“授—受”教学转向“对话式教学”。对话教学的本真内涵是对话各方的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和心灵融合,是对教师“话语霸权”的解构、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弘扬,促进学生创造性、积极性品格的形成。[6]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关系,是一种教师、学生、师生、主体与客体等之间的多维对话,在多维对话中开展的思想的交流和实践的再认识。三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当从“量化导向”转向“情境应用”导向。由于应用型人才所指向的实践能力是综合性运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难以单凭书本知识的传授、量化指标的考核便可达成,它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尤其是具体情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来实现。所以,教学互动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转型载体便是学生学业评价观念和媒介的转化,即依托于情境应用的考评导向。
四、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明晰了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对其基本价值定位达成共识,并且找到切实可行的培养路径就意味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是畅通无阻的。事实上,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地方高师院校还需要谨防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多重误区,譬如:将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素养与理论型素养“非此即彼,简单对立”的观念,盲目重视实践技术维度作用而忽略人文学科的本体论价值,急于引入多元教育主体而忽视共同体内部的深层建设和过程监管等。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有赖于办学主体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质量。只有建立起高质量、特色化而非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质量观,同时诉诸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式、评价、文化等可持续完善与变革,才更可能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促进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