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演变及分类
2021-01-07马萌
马萌
剪纸,又名刻纸、窗花,以剪刀或者刻刀在纸张上镂空而成。其材料易得而且低廉,是中国最为普及、大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因其普及,所以较其他美术形式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在剪纸的诸多题材中,古代文学题材占有较大的比重,它们是活跃在民间的鲜活的古代文学。通过对相关题材剪纸的深入挖掘,可以真实地了解普通大众对古代文学的接受状况,以及他们的审美取向。作为这一研究的基础工作,首先需要对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历史演变及题材分类进行厘清。
一、漫长的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孕育期
剪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于和帝元兴元年(105)奏上之。蔡侯纸的推广,使先秦两汉的玉石、金箔、皮革雕镂技术应用于纸张成为可能。1959年,新疆阿斯塔那306号墓出土的高昌章和十一年(541)对鹿(马)团花[1],是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实物剪纸。唐杜甫《彭衙行》诗“剪纸招我魂”一句,“剪”与“纸”连文,是民间美术意义上的“剪纸”一词首次见于文献。
北宋之前,文学题材剪纸未见记载。这一时期的剪纸,或用于时令。农历正月初七人日,剪彩花或镂金箔为人形,称为“人胜”。所谓“胜”,为女性的一种发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彩”,指五色缣帛。这一风俗始于晋代。唐李商隐《人日即事》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立春为春季之始。《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庆祝春天的来临。五月初五浴兰节。《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隋杜公瞻按:“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或用于功德。二月十五释迦牟尼涅槃日。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引晋《范汪集·新野四居别传》:佛涅槃日,“家以剪佛华为叶,其来盖久”。七月十五盂兰盆会。《荆楚岁时记》:“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杜按:“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摹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敦煌藏经洞出土有两件菩萨剪纸,一为唐代的菩萨立像,一为五代至北宋的持幡菩萨[2]18-19。或用于招魂。新疆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区出土的盛唐至中唐时期七个并肩连体纸人[3],为亡人招魂。杜甫《彭衙行》诗“剪纸招我魂”,为生者招魂。杜甫在诗中回忆,一年前安史之乱潼关失守,自己携家眷逃难路过彭衙附近的同家洼,友人孙宰为其招魂压惊。民间风俗,人受到惊吓而生病,可以用纸剪成人形,呼唤受惊吓者的名字以召回魂魄。早期剪材,纸张之外,还有五色缣帛和金箔。如今,细布或绸纱依然是陕西合阳纸塑戏人窗花的剪材之一,金属箔在广东佛山剪纸中仍有应用。
二、北宋至民国形式多样的古代文学题材剪纸
剪纸对文学题材的接受始于北宋。北宋时期,纸张产量不断增加,价格日益低廉,同时由于技术进步,质量也有了显著地提升,为民间剪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自北宋迄民国,与文学相关的剪纸形式主要包括:纸影戏、走马灯、剪字、诗意文意剪纸、刺绣花样和戏曲剪纸等。
纸影戏,影戏与剪纸同属雕镂艺术。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百戏伎艺”条:“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北宋影戏戏人以“素纸”即白纸雕刻而成。常任侠先生指出:“影戏的制作,最初是用纸,与窗花剪纸艺术,同出一源。故皮影戏幕亦称窗子。”[4]525影戏之名最早见于北宋。北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影戏”条:“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北宋说书流行讲“三国志平话”,俗称“说三分”,艺人将“说三分”话本引入影戏。南宋已有皮影,但北宋产生的纸影并未绝迹,两者并行发展,直至近代。郑劭荣说:“近代以来,纸影戏主要遗存于我国长江一线及东南省份,尤其以江苏、湖南、湖北、广东潮州、闽南和台湾等地较为流行。”[5]328
走马灯,又称影灯、转灯。其形制和原理为:糊一纸灯,用纸剪出各种人物,贴在灯里特制的轮子上,轮下以烛火嘘之,热气升腾,带动轮子转动,灯内人物故事映于灯纸上,走马似地循环往复,如同演绎故事一般。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条:“有五色蜡纸、菩提叶,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又有深闺巧娃,剪纸而成,尤为精妙。”南宋姜夔《观灯口号》有“纷纷铁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战年”两句,其中曹公为三国曹操。元谢宗可《走马灯》诗:“飚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咸阳城,吴炬宵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涉及火烧赤壁、楚汉相争以及项羽焚毁秦咸阳宫的故事。明瞿佑《影戏》诗:“灯火光中夜漏迟,风轮旋转竞奔驰。过来有迹人争睹,散去无声鬼不知。月地花阶频出没,云窗雾阁暂追随。一场变幻如春梦,线索重看傀儡嬉。”游人争相观看风轮旋转的走马灯,“月地花阶频出没,云窗雾阁暂追随”的闺阁故事,恍如一场春梦。王树村先生指出:“与宋元时代的走马灯相比,不仅是刀马人物,还有仕女背景人物,则更加吸引观众了。”[6]37
剪字,以纸张剪制书法作品。清吴仰贤《小瓠庵诗话》卷二对剪字作过梳理:“杨诚斋(南宋杨万里)诗集中有《赠剪字道人》诗,序云:‘道人取义山经年别远公诗,用青纸剪字,作米元章字体,逼真’云云。此技至今流传……。按周密《志雅堂杂钞》云:‘……中原有余承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工。’又考严州《建德县志》:‘(元)林文耀,字綗斋,幼即工书,笔法遒劲。中年失明,临池之兴终不能忘,乃剪纸为字,势飞动若龙蛇,点画不差毫发。室人装潢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林剪。’”唐李商隐有《忆住一师》诗,首句为“无事经年别远公”。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北宋“余承之”作“俞敬之”。石谷风先生曾于安徽歙县槐塘程家厅堂,发现两幅清代程奂轮的剪字实物,一幅黑纸行书剪字,一幅红纸篆书剪字,前者仿《快雪堂法书》宋黄庭坚《寄岳云帖》三言诗二首[7]126-127。程氏,歙县槐塘人,卒于咸丰三年(1853)。
诗意文意剪纸,元岑安卿《栲栳山人集》中有一首《题张彦明藏剪纸“惜花春起早图”》诗。南宋理学家林希逸作有《惜花春起早》诗,载《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十八。岑安卿所题“惜花春起早图”,应当是民间艺人以林希逸《惜花春起早》诗为题材创作的一幅剪纸作品,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意剪纸。诗意文意剪纸构图复杂,有时以剪贴的形式呈现。清乾隆时人江舟,喜好以剪贴形式摹古人书画,其中包括文学题材书画。民国柴小梵《梵天庐丛录》卷二十八“江舟剪贴”条:“江舟全椒人,善书画,尤工剪贴,喜勾摹古名人真迹,剪成后着色,与书画无异。……今所传惟《醉翁亭记》、《前后赤壁》、《天马赋》及《枯木寒鸦》、《兰竹》、《九狮》等图,藏诸赏鉴家。”
刺绣花样,刺绣用的剪纸纹样。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向旧都(汴京)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旧社会的妇女自幼习女红,刺绣是必修课。出嫁前亲手准备嫁妆,出嫁后又为丈夫、孩子忙碌,绣肚兜、背心、枕顶、门帘和钱包等。她们参照民间流传的绣谱,或者从花样店铺及挑担货郎处购买花样子。其中部分花样图案,涉及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文学题材。民国天津进宝斋伊德元有白蛇传、西厢记、天河配等兜肚花样[8]130-132;建国前后山东济南剪子巷王师傅有麻姑献寿、李存孝打虎、坐宫、铁弓缘、王小赶脚等枕顶花样[9]54,88-92。
戏曲剪纸,指以窗花、墙花、门笺等形式装饰房间的戏曲题材剪纸。这是古代文学题材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最具特色和最有研究价值的部分。自北宋以来,戏曲便成为民间社会生活中较为普及的一种娱乐形式。尤其是明末清初,花部乱弹在“花雅之争”中胜出,各种地方戏曲获得蓬勃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中下层百姓的喜爱。在各个戏曲流行区域,产生了风格迥然不同的戏曲剪纸,如蒲剧流行的山西晋南、晋剧流行的河北蔚县、京剧流行的山东胶东、婺剧流行的浙江金华、潮剧流行的广东潮州等地,戏曲剪纸各具特色。旧社会的百姓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历史知识、道德规范等,主要依靠戏曲来获得和培养。谚语说:“画上要有戏,百看才不腻。”民间艺人、巧手村妇在看戏的时候,努力捕捉自己喜爱的艺术形象,截取其中最为精彩的一个画面,创作出来戏曲剪纸,贴在窗户、炕头、门楣上,一幅幅戏曲剪纸就如同一出出凝固的戏剧,继续着永不谢幕的演出。人们通过戏曲剪纸,抒发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对社会现象的褒贬,以及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20世纪之后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自觉
20世纪20年代,民俗学在中国兴起,民间剪纸开始受到美术研究者的重视。鲁迅先生藏有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的剪纸“盗灵芝”,包括白娘子、鹤童和南极仙翁三个人物[10]195-196。1941年,艾青曾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员吾石处,见到他收藏的蒲城戏人剪纸“八仙”、“秦琼卖马”“击鼓骂曹”“刘秀喝麦仁”“三娘教子”及“周瑜”等[11]95。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提倡艺术家深入生活,到人民大众中去,向工农兵学习。“整风”之后,1943年春,延安的文艺工作者纷纷投入到“改造自己、改造艺术”的下乡运动中。古元、艾青等积极地去发现埋藏在大众生活中的艺术资源,搜集了不少陕北的民间剪纸。1946年,艾青、江丰从搜集来的剪纸中选出一部分,在张家口编印了一本《民间剪纸》,这是我国近代以来出版的第一本以“民间剪纸”命名的剪纸专集,其中载有少量神话、戏曲人物剪纸;1949年,又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选了一部分反映陕甘宁边区生活的木刻新剪纸,更名为《西北剪纸集》,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此外,1947年,陈叔亮编撰的《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由上海高原书店出版,其第一部分“人物之部”,多为神话、戏曲人物;1950年,陈叔亮又在原有陕甘宁边区剪纸之外,增加了部分山西、山东、绥远、察哈尔诸省的剪纸,更名为《窗花:华北民间剪纸艺术》,由上海新群出版社出版。“通过这样不断的出版与介绍,使得原来只限于当时在延安的一部分美术工作者从事研究的课题,……逐渐扩大成为全国美术界广泛注意的问题。”[12]再版前言1旧中国被视为雕虫小技的民间剪纸,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
建国之初,人民政府为民间剪纸的征集、整理、出版、展览、组织建构和人才培养做了大量的工作。1950年3月29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于北京成立,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征集民间文艺资料办法》,其中包括剪纸[13]。同年,察哈尔省文联组织部分艺术家到蔚县下乡采风,拜访了著名剪纸艺人王老赏。以王老赏作品为基础,古塞、钱君匋编写了《民间刻纸集》,6月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随后,195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佟坡、慈旭、华迦合编的《民间窗花》和傅扬编著的《王老赏的窗花艺术》;195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古塞编著的《王老赏戏剧刻纸集》。这四部书的出版,使蔚县王老赏的戏人剪纸闻名遐迩。也是在1950年,在浙江金华人民文化馆工作的蒋风先生,开始收集和研究金华民间剪纸,后来调至金华师范学校任教,在金华各地学生的热心帮助下,各类剪纸增至两、三千件。他精选出一部分戏曲窗花,编为《浙东戏曲窗花》一书,1954年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以“戏曲”命名的剪纸专集;次年,上海出版公司又出版了他编著的《金华民间剪纸选》。后者于花草禽兽、装饰图案之外,还包括人物和戏曲窗花两部分,人物部分主要是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1956年,陈鹏、苏曼莎编著的《浙江的戏曲窗花》,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在50、60年代出版的多部地区剪纸专集中,都或多或少地包括有神话、戏曲和历史人物题材的剪纸。
1949年10月至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人民政府将分散的民间剪纸艺人组织起来。1955年,上海邑庙剪刻纸合作小组、南京民间剪纸生产合作小组成立,次年转为生产合作社。其他传统剪纸产地也纷纷成立剪纸合作社。这一时期,江苏宜兴涌现出一位“巨匠级”[14]202的刻纸艺人芮金富。1952年,芮金富供职于江苏省暨南京市民间工艺美术陈列室。1953年秋,他以“武松打虎”“狮子楼”等新作品,参加了江苏省民间美术展览会,获得好评。1955年,江苏美术工作室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合编的《芮金富刻纸集》出版。其中,“狸猫换太子”“苏武牧羊”“梁山伯祝英台”“牛郎织女”“西厢问候”“武松打虎”“狮子楼”“武松醉打蒋门神”“张飞怒打督邮”“凤仪亭”“三顾茅庐”“唐僧取经”等,取材于戏曲和小说,“屈原”则源自郭沫若为抗战创作的著名历史剧《屈原》。这些刻纸多为大幅作品,芮金富运用瑰丽多彩的锦堂和花框,创造出不同于原生态剪纸的华丽、写实的新风格。同期,戏曲题材剪纸创作较为活跃的,还有潮州的江根和、南通的徐德华等。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题材剪纸,无论题材选择还是风格特点,都带有由传统的戏曲剪纸向现代剪纸过渡的性质。1966年以后,各地的剪纸生产相继停止。以佛山为例,1969年9月,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人员被全部遣散;至1971年9月,方才恢复建制,人员归队,恢复生产[15]29。
回顾建国后剪纸的发展,不能不提到国际书店。1949年12月1日,国际书店总店在北京成立,建店之初的主要业务是进口国外书刊。从1951年起,开始经营一些艺术品出口业务。1961年,成立艺术品出口科。在50、60年代艺术品出口品种中,包括各地的民间剪纸。1966年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受到摧残,民间手工艺品被当成是毒害世界革命人民的“黑货”,剪纸出口一度中断[16]324-328。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上海公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开辟了道路。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决定恢复邦交正常化。在这样的国内外政治形势下,国际书店出现了新的“促生产”的要求[17]23-24。1973年,国际书店业务有所恢复。1974年,曾经被撤销的艺术品出口科恢复建制。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国际书店组织全国各地剪纸名家,设计制作了1 000多个品种的剪纸,统一采用PC编号,对外出口换取外汇。这些剪纸被收藏界称为“官版老剪纸”,是中国剪纸史上鼎盛时期最能代表各地剪纸工艺水平的巅峰之作。在“官版老剪纸”的带动下,同期各地还生产了一些自行编号或者不带编号的剪纸,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些官版或非官版的老剪纸,通常每套1、4、6、8、10、12、108张,尺寸64开~8开,外加纸质封套、锦盒或塑封。通过从国外回流的剪纸封套背面标记来看,除了国际书店之外,剪纸出口还有“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天津工艺品分公司”“中国国货公司”等其他渠道。这些官版或非官版的老剪纸,数量约有数千种之多,可惜没有完整的目录留存下来。其中古代文学题材剪纸不下数百种,受文学文本影响渐大,题材趋于集中。主要取材于神话、四大民间传说、四大古典小说、西厢记,以及其他戏曲折子戏和脸谱等。四大古典小说生产品种最多,最受欢迎。
古代文学题材剪纸虽然早在北宋就已出现,但是始终有其实而无其名,其概念的提出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20世纪70、80年代出口剪纸中,有两套不带编号的“古典文学插图”。(一)包括洛神、二乔、红线和浔阳歌女四张,(二)包括孙夫人、青女、飞鸾轻凤和巫山神女四张,分别取材于曹植《洛神赋》、杨巨源《红线传》、白居易《琵琶行》、罗贯中《三国演义》《淮南子·天文训》、苏鹗《杜阳杂编》、宋玉《高唐赋》《神女赋》。这是第一次以“古典文学”命名的成套剪纸。2001年4月10~16日,应全日本切绘协会、东京切绘美术会的邀请,陕西乾县剪纸艺术家韩靖先生“中国古典文学剪纸展”在东京东方学会大楼举行,展出系列剪纸“三国演义”和“女皇武则天”[18],前者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后者取材于史传,这是第一次以“古典文学”命名的剪纸专题展览。“古典文学”成套剪纸和剪纸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文学题材作为剪纸题材中的一个细分类别,开始步入自觉发展的新阶段。
然而造化弄人,外部环境再次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市场经济冲击,传统手工艺逐渐被边缘化,剪纸也未能幸免。进入21世纪,江苏宜兴芮金富、浙江乐清林邦栋等大师名家,或不久仙逝,或年事渐高。年轻人尤其是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年轻人,剪纸从业热情降低,剪纸后继乏人,创新能力减弱,工艺水平下降,加之传统文化断层弊端开始显现,对传统题材的关注度下降,古代文学题材剪纸总体呈现衰落的趋势。值得庆幸的是,在此不利局面下,仍有部分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士在坚守,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取材范围甚至有所扩大,圣贤绣像、地方传说等过去很少有人问津的题材也开始受到关注。与建国以后面向出口、有组织生产不同,这一时期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创作,更多地是为了个人参赛与发表,作者呈现出散点分布的特点。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蔚县剪纸等榜上有名。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剪纸,当然也包括古代文学题材剪纸,急需全社会的重视与保护。
四、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分类
尽管古代文学题材剪纸数量众多,但是其分类在已有文献中却罕见专门论述。这大概是因为研究者们,主要从剪纸自身角度而非文学角度进行分类的缘故。
对剪纸进行分类,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古代文学题材。张道一先生将剪纸题材分为五类:生活和生产、家禽和家畜、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吉庆寓意的题材,以及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其中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属于古代文学题材。传说故事具体包括“古代神话,……譬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鹊桥相会’、‘庵堂认母’、‘水漫金山’、‘八仙过海’,和孙悟空、猪八戒等”[19]27-31,涉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神魔小说《西游记》。吕胜中说:“民间剪纸所表现的领域有着广阔的范围。从画面内容来看,有流传久远的历史事件,也有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有妇孺皆知的戏曲人物,也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20]12涉及史传、神话、戏曲和富含爱情故事的民间传说等古代文学题材。鲍家虎的剪纸题材分类,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乐舞之外,还涉及诗词歌谣[21]45。诗词歌谣也应阑入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范畴。
综合学界观点与剪纸实物,古代文学题材剪纸应当包括以下几类:
(1)神话故事。如陕西民间剪纸“炎帝尝药”,单张,认为炎帝即神农,描绘神农鞭药尝百草的故事,炎帝神农氏头生牛角,坐于百草之中,左手挥鞭,右手采药;河南西平王梅军剪纸藏书票“螺祖”,12张一组,描绘黄帝正妃螺祖首创养蚕缫丝之法的故事。
(2)民间传说。如民国河北迁安王明“许仙游西湖”,4张一组,描绘白蛇传中的一个片段,四张包括游船、许仙、白娘子和小青[22]142;山东蓬莱剪纸“牛郎织女”,4条一组,两侧配花草、房舍,中间两条为牛郎牵牛和织女纺织。
(3)戏曲故事。如民国山东福山戏楼剪纸,8条一组,戏楼分上下两层,各有人物六人,以文字标注京剧剧目,上层为“八腊庙图”,下层为“二进宫图”;民国浙江缙云剪纸“何文秀”,取材于越剧《何文秀》,单张,描绘何文秀官为巡按,微服私访张堂劣迹,同时寻访妻子王兰英下落,偶遇认王兰英为干女儿的杨妈妈的情景[23]204。
(4)史传故事。如民国山东烟台教会办毓璜顶剪纸工厂册页中的“张良和黄石公”,描绘张良拾履的故事;“孔夫子杏坛讲学图”,单张,描绘孔子杏坛讲学,众弟子专注倾听。
(5)圣贤文人绣像。如“中国古代思想家:诸子”册页,6张一组,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和荀子;江苏扬州剪纸“诗人”,1封4张,包括屈原、蔡琰、李白和苏轼。
(6)古代诗文。如甘肃庆阳诗意剪纸“唐诗”,贺彩霞设计,三册,每册20张,合计60张;九江市旅游局策划“课本中的九江”瑞昌剪纸册页,其中包括《桃花源记》《石钟山记》《爱莲说》3张文意剪纸。
(7)古代小说。如蔚县安明先生的“封神演义坐骑人物”,取材于小说《封神演义》,无封套,10张一组,太上老君、通天教主等每位骑一瑞兽或者珍禽;浙江乐清“水浒人物108将”(PC783),取材于小说《水浒传》,11封108张。
(8)寓言故事。如山东威海王言昌“守株待兔”,取材于《韩非子·五蠹》,4张一组[24]150-154;又,“刻舟求剑”,取材于《吕氏春秋·察今》,4张一组[25]82-86。
(9)蒙学家训。如民国山西永济文字剪纸“兄宜友弟”,4张一组,语出清末蒙学读本罗泽南的《小学韵语》;山西经济出版社2017年出版新绛段朋喆与段朋洁的剪纸集《朱子家训》,收录取材于《朱子家训》的人物剪纸50张。
(10)文学作品剪字。如江苏新沂张开华行书剪字刘邦《大风歌》横幅[26]插图7;张开华弟子新沂李士华篆书剪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条幅[26]插图8。
(11)对联。如民国浙江缙云文字对联剪纸“至乐鱼(誉)声惟孝弟(悌),太美有味是诗书”[27]44;民国山东蓬莱对联故事熏样“苏小妹三难新郎”,8条一组,半面院墙围一荷塘,塘内荷花盛开,墙头柳枝飘扬,苏小妹立于洞房楼阁敞开的窗前,楼上横书“洞房花烛夜”五字,秦观于楼前荷塘边冥思苦想,苏轼探身墙头作投石提示状,两侧两条竖书文字对联“双手推出窗前月,一石击破水中天”。
古代文学是一座珍贵的资源宝库,过去它曾借助剪纸的形式装点人们的生活,使生活充满色彩,富有情趣。在古代文学题材剪纸辉煌不再的当下,急需田野调查,保存资料,进行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回归,古代文学题材剪纸能够以一种新的形式再次融入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