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实践—占有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真正占有路径
2021-01-07周淑敏于泉蛟
周淑敏,于泉蛟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尾部明确指出了“共产主义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人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185。对于这一论断的理解,最关键的是明白:何为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为何要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我们不得不回到马克思《手稿》的开篇部分所指出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96。马克思是以这个论断为前提,对资本主义社会限制人的自由、剥夺人的劳动条件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的行文逻辑当中又潜在地指明了解放人、复归人的本质的路径,即:恢复人的自由,在自由的条件下通过劳动生成人的真正的本质。理解这一路径的关键是要把握“自由”与“实践”的深刻内涵,以及理解“自由”“实践”与“人的本质”的内在关系。
一、自由与真正的人
马克思在《手稿》中将人与自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162,由此不难看出,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应该拥有的特性。如果人不是处于自由的状态下进行有意识的活动,那么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出于本能而进行的生命活动又有什么区别?人与动物该如何进行区分?马克思通过人与动物的区别指出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然而仅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的自由本质只是一种应然,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一种预设。马克思也赞同人并非一开始就是人,人最原始的身份也是自然界中的动物,人是通过有意识的社会性劳动逐渐地从动物界中脱离出来并渐渐地生成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属性。因此,我们不免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人最初也是动物,那么人在最初始的时候不是也和动物一样没有自由吗?从这个逻辑来看,马克思所认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又该如何理解呢?
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却也提出了“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209。前者分明已经指出了人的自由本质,而后者却又说人与动植物一样都是受制约、受限制的。但是,如果再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手稿》中关于“自由”的内涵,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要弄清楚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的自由的思想,仅从他某一句话来理解是不够的,有必要在把握《手稿》主题的基础上对其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的自由”的论断进行系统地分析。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96,这是我们最通常提到的一句话,也通常引用这句话来说明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观点。然而,我们通常忽略马克思提出人的自由本质背后的条件。自由应该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特性,但是,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1]162。这也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之于动物来说是自由的原因,即人首先是有意识地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满足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从此来看,人将活动对象以及自身的活动作为一个外在的对象来看待。当人将自己的活动当成对象而不仅是满足生存需要的本能之后,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生命活动,体会生命活动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生存本身,更在于实现自身与自然、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己内在矛盾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超生命的自我。其次,人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与活动的意义之后,还必须要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础上,满足自身与社会的物质资料需求以及人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人在没有束缚的条件下进行自为的具有创造性的生产活动,只有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自由的活动,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活动才能实现人的自由本质。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人的本质不是既定的,而是通过人自身的自由的活动创造和生成的,在不断发展的自由的生产活动中人的本质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在人的本质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脱离原初的动物属性,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马克思认为原初的“人”成为真正的“人”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123,而原始的“人”要占有全面的本质,成为真正的“人”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实现这个过程的最为关键的中介就是自由的劳动。身上具备诸多与动物无异的特性的原始的人,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的自觉的创造性的劳动,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脱离动物的特性进而不断地生成人的属性,这样人就能够生成人的本质,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在这里,最关键的两点就是人的自由与人的劳动,二者缺一不可。
然而不可置否,人的自由并非是天生就有的,原初的人也只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动物而已,归根结底还是动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209,所以,现实来讲人是不自由的,但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真正的人的意义上来说人又应该是自由的。这并非是矛盾的两种说法,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原初的人与动物一样不自由,人是在有意识的生产活动中满足了生存的需要、精神的需要,从而摆脱了人的原初对自然的依赖、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最终获得人本该有的自由,也就是成为真正意义的人。因此说:自由是人的本质,是通过人的实践生成的本质。
二、人的异化与自由
当然,原始的具有动物属性的人通过自由的自觉的劳动远离动物属性进而发展为真正的人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现实。尽管理所当然应该这样,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人类在向着真正意义上的人靠近的过程中总会遭到这样或那样的阻挠。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实现首先要靠人自身内在的因素,即人对自身的作为人的自觉意识。在作为人的自觉意识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首先能够满足自然生命的需要,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由的为我的实践活动中超越自然生命从而实现人的生命的升华。但是,“人的生产劳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社会形式和社会关系,离开一定的社会形式与社会关系,就根本不存在什么生产劳动”[3]164。问题的切入点恰恰在于此,人自身的一切发展活动必定受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约束,这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必然。而只要原初的社会关系的约束一旦打上阶级的烙印,原本该是相互支撑、相互支持以保证人类顺利进行生产活动的社会关系就变成了一部分人压迫、欺辱另一部分人的对立的剥削关系。
人的生产活动依存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关系就是人的生产活动得以存在、表现和实现的必然形式,那么,与表现为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相对应的生产活动也必然是剥削的方式。马克思在《手稿》的“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这一小节中就深刻地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关系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中工人劳动的异化现象。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剥削性质的雇佣劳动关系使得人类从原始的人向真正的人发展的路程更加曲折。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异化劳动不但没有发展人,而且偏离了人类发展的初衷,违背了人向着真正的人的发展方向。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破解方向。因此,人类的发展增添了波折,即:原始的人要发展为占有人的全面的本质的真正的人首先要做的是扬弃异化,从而恢复人的劳动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劳动,再通过自由的劳动,在自由劳动的过程中生成人的全面的本质。
自由的自觉的劳动变为异化的劳动,最终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本该作为独立的主体人只能依附于原本从属于人的“物”度日,成为依赖他物才能生存的“寄生虫”;本该作为主体在活动中主导方向的“人”竟在资本的剥削逻辑中沦为机器的附庸。由此不难看出,人之所以无法按照人类所预期的那样分两步走发展成真正的人,是因为在“劳动”这一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即人的自由劳动变成被迫的劳动,导致了劳动的异化而最终使人成为异化的个体。显然人的劳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都与自由劳动的丧失有直接的关系,即只要获得人的劳动上的自由,异化的人就能变成真正的人。在这里,“自由”成了人成为真正的人的一个最为关键的要素,事实也确实应该如此。但在实际上,人的自由并非天生就有,这里所谈的人的自由的丧失确切来说是人的获得自由的条件的丧失,是抽象意义上的“自由”。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首先要弄清楚“自由条件”丧失的根源。对于人的“自由条件”丧失的根源,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对资本生产逻辑的分析指明了两个重要的方向:即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
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是工人失去自由条件和最终丧失自由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财产(资本与生产资料)全部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就导致绝大多数人除了自身以外一无所有。所以这些一无所有的人只能将自己作为活劳动卖给资本家,买卖一旦形成,他们就是任人支配的商品,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这就是自由的丧失,异化劳动也由此形成。“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2]97,所以,人的异化的劳动沦为动物的肉体本能活动甚至还不如动物的本能劳动。动物的本能活动起码是能够维持其生存,而人的异化的劳动最终是为了他人的享乐,辛苦劳作的工人反而可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这又谈何发展为真正的人呢?
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是劳动异化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劳动分工并非按照工人的意愿,而是依据产业发展以及生产效率的要求。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按照生产机器的运作需求把人分配到特定的工作岗位,让这一工作成为人的规定性。工人在工作中所充当的角色由工作要求决定,而不是由人的特长、喜好决定。人的工作岗位一旦被安排,也就意味着他将一直从事这样的一份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单调的动作,最终沦为机器的附属。工人在工作中不但不能主导机器,反而成为机器的附庸。所以马克思指出:“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从属化”[2]53,只要资本主义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分工存在一天,工人就不可能获得选择职业的自由。
总而言之,在资本家的资本统治下工人丧失了自由劳动的条件,自由劳动沦为异化的劳动,最终导致了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工业化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工强制性地分配工人的工作岗位,使人丧失了发展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成为片面的人。所以,只有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才能实现对人的本质的全面而真正的占有。对于人的本质真正占有,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实现了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在此,最关键的问题是“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共产主义”何以实现人对其本质的真正占有?正确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就能够真正明白人到底如何占有其本质,到底如何成为真正的人。
三、实践与人的本质真正占有
马克思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162”。顾名思义,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人通过自觉的劳动生成人的属性、实现人的自由本质。所以,自由的劳动既是人的本质,也是人的本质实现的必要条件。
实现人的本质真正占有是马克思解决“异化的人”问题的目标,人对其全面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实现。而要实现对人的全面本质的真正占有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众所周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的重要观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与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们的“共产主义”思想不同。以欧文、傅立叶、圣西门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尤其是革命实践,他们幻想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他们所幻想的未来社会,而马克思则始终坚持革命实践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实践才能真正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之后还要经过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升人的素质、创造美好的生存环境等,从而为人的全面本质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坚实的经济基础以及良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
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185。实践是人与自然的一座桥梁,人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是人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前提,人在劳动实践中结成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实践还是人确证自身存在的方式,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人的存在。如此看来,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只能在人的实践当中去解决。
人本身是统一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又是自然界之外的社会中的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本质内蕴着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挣脱”的矛盾。人不能完全地脱离自然,同时又不得不脱离对自然的依赖。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互纠缠相互对立的关系构成了人的发展障碍。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既能够实现自然对人的自然生命的满足,又能实现人对这种依赖性的自然生命的超越呢?从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来看,实践不仅仅是人的认识的来源,还是人的生存基础。而“实践是人的生存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实践创造了人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当然,不可置否,物质生活资料的确是人的生存之基,也是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创造。但是人利用自然创造物质生活资料不单纯是为了果腹,更要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只要这样,人类才能实现对“本能生命”的超越。
实践活动是人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前提,而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分析提出了人的异化。人的异化的原因是在于劳动本身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对象化的劳动,人通过劳动将自己的本质力量转移到劳动产品上,人的劳动表现为一种对象化的东西。如果人的劳动产品归生产者所有,那么能够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的劳动就还是属于劳动者,这样,异化也就不会形成。但是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中,生产者的劳动产品是归资本家所有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属于生产者的对象化劳动成为了他人统治他自身的对象化,劳动发生了异化,自然也就导致了人的异化。由此看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人的异化,并非是人的劳动的原因。所以马克思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的观点。而资产阶级的灭亡不会自动完成,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靠无产阶级的实践革命。
人与自身的矛盾是阻挡人全面占有人的本质的一块巨石。人的自身的生成与占有除需要人自身外在的各种条件之外,还在于人自身的内在基础。也许有人会发问:“人就是人本身,作为自身的人怎么会有矛盾呢?”根据我们对矛盾的理解,至少有两个事物才会构成矛盾,人与自身不是只有一个量吗?从人的具体的肉体来看,人与自身确实只存在一个的量,然而我们从抽象的本质来说,人与自身却有两个的量。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人,所以“人与自身”中的“人”指的是人的本能生命,而“自身”是指在已经实现了超越本能生命的“超生命的生命”[4]11。“人”还是“自身”,“自身”也还是“人”,不同的是后者已经实现了超越,向着真正的人的方向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这种“超越”呢?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人的生成、人的发展途径的回答上。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也就是说劳动是人所独有的,并且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成为人。因此,人的生成、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通过人的劳动的实践方式来实现。人在实践活动中不再是单个的依赖于自然界的人,而是社会中的能够使自然界按照人的需要的尺度满足其生存发展的人。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生成了人类四肢,更重要的是觉醒了作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又在永续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自己的意识,不断地强大自己适应外在环境的能力以及强大自己战胜一切的内心,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
四、结语
首先,消灭资本主义的剥削,消除资本家对工人的束缚,彻底解放人的劳动,实现人的自由思想、自由活动、自由发展是实现对人的本质的全面而真正占有的前提。其次,必须明确,人的自由的实现离不开对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矛盾的克服,而实践是克服人类诸多矛盾的最根本的方式。所以说,在自由的条件下进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又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必经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