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升级路径与职业教育的改革
2021-01-07马红
马 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支撑,在我国产业逐步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艰巨任务中,迫切需要大量的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有岗位技能的新生代产业工人。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如何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和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脱节,破除产业工人教育培训机制的种种羁绊,探索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新路径,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使命和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一、新时代推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现实意义
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是指在劳动者进入岗位前以及在工作中,养成的学习、生产、创新活动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包含了技能现存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形成,其中生产技能是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实际生产价值的体现,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体现出来的,而思维和创新能力则是对劳动者未来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能力。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不单纯是一种个体意义的行为,更是一种国家的、社会和集体意义上的能力养成,它以各相关主体相互合作的方式实施,最终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推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产业工人技能形成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也为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中高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制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技术含量较低、质量欠佳、价格低廉,产业链的中低端不仅缩减了我国企业的利润,也影响了我国产业工人的生活水平。因此急需向高科技含量、高技术含量、高利润率的工业体系发展,扩大中国品牌的世界影响力,这些必然伴随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熟练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对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提出新挑战。其次,产业工人技能的形成能够为产业工人的基本生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最坚实的保障。近几年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非正式”的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技能水平较低,流动性较强,急需产业技能的初级培训。二是面对疫情的影响和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冲击,受自身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水平的限制,一些“正式工”也面临失业、转岗和转业,也需要新技能再培养、再培训。三是一些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较强、力争自主创业的青年工人,有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强烈需求,所以也需要创新和创业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因此重视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才能为解决工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提高产业工人的生活水平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二、我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中低技能型、流动性强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我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中的低技能型、流动性强的特点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的制造业,享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2014年就超过美国成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8年,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到了28%以上。但是在世界制造业的构成中,中国制造始终没有摆脱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下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某些重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在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上,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相对应的是,产业工人只要具备较低水平的技能即可胜任的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这些低技能的工作通过临时、短期的培训即可以获得,因此产业工人之间的相互替代性较强,造成了我国产业工人的流动性极强,这也是我国某些企业一到春节后会出现用工荒的原因。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初期,这种用工模式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它却具有不可持续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这些产业由于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强,收益和利润被产业链上游霸占,企业向其他劳动力廉价的国家转移,如何再造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二)我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中的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在我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中,职业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国务院2019 年 1 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要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逐步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但在现实中,职业教育在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现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培养规模和水平难以满足新时代产业工人发展需求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岗位前的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含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提供的技能教育,是未来产业工人的培养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虽然对产业工人培养培训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仍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水平不高与产业工人的构成失衡同时存在,对高端技术产业工人的需求紧张一直居高不下。我国的技术工人求人倍率超过1.5∶1,高技能工人高达 2∶1,在全国7.7亿的就业人口中,技术工人占比约为20%,远远低于德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技术工人占比超过80%的水平,中小型的私营企业更是出现技术工人严重匮乏的现象。同时,我国产业工人的构成较为特殊,大部分企业以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为主体,农民工具有“候鸟”的特征,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一定的地区和企业,这部分人的技能教育和培训成为空白点。而一些企业为了避免技能培训后的人才流失造成的成本浪费,往往减少甚至取消工人的技能培训,造成一部分产业工人根本没有进行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致使我国至今没有形成包括职业教育、企业和社会共同协作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长效机制,这是造成我国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不高、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
2.职业教育对产业工人技能培养的体系不完善,培养与晋升通道不畅通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出现了“进出两难”的现象,一方面一些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首选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的生源从规模到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受到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氛围的影响,职业学院的学生“出路”变得愈发狭窄,限制了参与较高水平就业岗位的机会。同时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着技能培养体系不完善,层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表现在:一些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与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脱离市场的需求,教学方法、手段也比较落后,没有把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实训实习基地设施不足;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技能知识老化,双师型教师欠缺;缺乏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不能保障产业工人终身学习的需求;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单一, 多为政府投入,社会力量参与较少,有些地方资金瓶颈显现;适应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教育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不够科学等。
3.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融合度不高,培养过程脱离生产实践
我国的职业教育属于学历教育,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一些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理论讲解和以学校为中心的层面,和企业需要的人才素质要求存在距离,因此急需把企业纳入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体系中来,从而传递好产业工人从学校到就业市场的“接力棒”。但一直以来,在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中,缺乏对企业相应的激励机制,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对产业工人的培训进行投入,也不愿意对产业工人的未来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规划。一方面,在岗工人难以进入职业院校继续学习与深造,技能水平不能得到系统的培训和提升。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因为封闭的校园学习,没有机会亲身参与一线企业的实践,即使毕业也不能立即胜任企业的工作,影响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路径优化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政府指导、企业执行、职业教育乃至产业工人本身都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其中,职业教育是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最主要执行者和参与者。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来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了培育规模巨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的能力。2019 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名单中,高职高专院校共计计 1423 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 1098 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 322所,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高专院校 3 所,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每年都培养出数百万人的高技能人才,为产业工人队伍提供了大量新鲜血液,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是职业教育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优化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升级路径。
(一)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技能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执行者,职业教育要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职业教育的人才发展战略。首先,职业院校要转变办学理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既要满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制造业发展、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整体需求,更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行业特色发展的需求,改革当前的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破除产业工人技能培养中的机制羁绊,使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企业服务。其次,要创新职业技能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建设符合行业需要的特色专业群,和企业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再次,改革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为质量标准,建立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引进企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培训专业教师,将企业工作、培训的经历列入职业院校教师聘任和晋升的条件,建立专兼职结合、“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二)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升级的培训
职业教育担负着传承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应用型产业工人的重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主要渠道,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从几个方面入手: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开展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定期安排学生进一线企业实习实训,实现职业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推行“在校教师+企业培训师”机制,引教入企、引企入教,选拔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赴一线企业实践锻炼,同时引进企业高技能的工匠、专家到学院讲学、任教;将人才培养计划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组织在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实现学历证书与行业资格证书并重;积极承担产业工人技能的继续学习任务,兼顾职业院校学生的职前培训和入职后教育,推进学历教育与社会化培训深度结合。针对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产业工人队伍的特点,职业教育也要在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上有所作为,农民工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大多数没有经过职业技能培训,不得不流转于低技能的工作。职业教育要重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形成,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把面对社会招生和面对企业的短期培训结合起来,为农民工提供实用的、可操作的培训“菜单”,填补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的空白,在择业、就业和转业过程中技能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三)突破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贯通衔接的瓶颈,搭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多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注重学历教育,轻视技能培训的特征,缺乏职业教育与培训之间贯通衔接,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就需要政府、行业主体、职业院校多元主体共同发力。政府主要提供政策法规的指导、监督和资金的支持,行业协会承担培训内容、培训标准和培训评价规则的制定,职业院校和企业则承担技能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主要任务,多元主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纵向上,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历上的分割,两种学历可以相互转换,学生无论是选择哪一种教育的都可以接续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横向上,实现学校教育、行业指导、企业培训的相互贯通,形成自上而下、分层管理、共同参与的技能形成体系。并通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的共存和互补,实现产业工人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有机衔接,搭建阶梯式终身职业教育的体系。
(四)搭建职业教育开放型、立体化的学习平台,打造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升级路径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标志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它拓宽了传统教育的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职业教育也要利用新媒体手段开辟新的教育途径,以开放、透明、包容的视角,搭建全方位、全时段、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平台。一方面,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打通在校学生和校外产业工人学习的界限,设立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优质共享、开放灵活、低成本、全天候的教育资源,为产业工人提供工作之余的学习机会,创造终身学习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聘任校外专家开展网络课堂、网络讲座,传授生产实践中积累的职业技能,补足在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短板。同时,利用创办微信公众号、设立网络论坛、微课慕课、网上测评系统等手段,形成高效、快捷的网络自主学习系统,通过微信群、QQ 群、直播网站等新型社交媒体和学员开展互动。和一线企业开展合作,开展模拟商务活动、模拟生产活动等模拟实训活动,使线上的学员身临其境地进行技能演练和培训,充分实现职业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