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高校生态教育研究
2021-01-07王明
王 明
(武汉体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引导,而“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形成,依赖于生态教育体系的建立和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2]52。近年来,学界对高校生态教育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例如:梁仁君、林振山研究了高校生态教育的概念、内涵和形成的历史背景,认为应该构建高校生态教育体系以保障高校生态教育的实现[3];黄正福认为高校应该以公共课程为基础加强生态教育[4];刘文良认为高校在生态教育中,应从打破“随意性”、打破“闭关”局面、突破资源“瓶颈”、营造生态氛围等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5];刘开淼、魏立志认为高校在生态教育中应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关联性等特征[6];赵秀芳、苏宝梅认为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需要通过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来实现[7];朱江认为加强生态教育课程建设、加强高校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生态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水平的重要手段[8];杨美勤、唐鸣认为当前高校的生态教育,应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从生态校园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9]。总体上看,学界关于高校生态教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形成了以下共识:第一,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建构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建构受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社会实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政策网络理论作为一种分析范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在政策网络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了多种理解政策网络的途径。“政策网络理论的集大成者罗兹(Rhodes)认为政策网络的研究可以分为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微观层次的研究以美国学者为主,从政策网络行动者的行为互动视角进行分析;中观层次的研究以英国学者为主,从政策网络的组织结构视角展开研究;宏观层次的研究以德国、荷兰学者为主,他们将政策网络看做有别于科层制、市场的治理模式。”[10]4“政策网络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 政策网络中每个主体必须依赖其他主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2) 政策网络是各种具有一定资源和目标的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3) 网络主体在相互作用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行动准则,反过来也会制约和影响它们之间互动和相互作用。”[11]50虽然我国目前尚未正式出台高校生态教育政策,但各地高校都或多或少地以自己的方式对高校生态教育进行解读并予以实践。本文试图运用政策网络理论解读高校生态教育政策的制定,以期为强化高校生态教育提供借鉴。
一、高校生态教育政策制定的政策网络特征
(一)高校生态教育政策涉及众多利益相关主体
高校生态教育政策的网络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等团体,以及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与其有利益关系的个人。这些利益相关主体根据距离的远近、拥有资源的多寡而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比如,教育部制定的政策可以直接或通过各省(直辖市)教育厅授权给高校执行,高校负责政策的贯彻落实并且要把贯彻落实的具体情况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而学生一般不会将遇到的问题直接反馈给教育部,教育部也不可能考虑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二)高校生态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政策网络是由各种具有一定资源和不同利益与目标的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12]84,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没有一种主体能够完全地决定其他主体的行为。因此,制定高校生态教育政策时,必须强调通过主体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实现教育目标。横向上,高校之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纵向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工作衔接,并加强与高校等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以获得支持。另外,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加强与其他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比如高校生态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地方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支持。
(三)高效生态教育政策的制定受其他制度的制约
“政策网络主体因为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网络主体在相互作用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行动准则,反过来会制约和影响它们之间互动和相互作用。”[12]85在高校生态教育政策的制定上,各个利益主体的定位不同,在实现自我利益的过程中也受不同制度的制约,但各个利益主体都必须行使其相应的权力并履行相应的义务。教育行政部门的地位决定了其特殊的使命,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使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因为高校是生态教育政策的执行者,也最了解学生的需求,所以在制定高校生态教育政策时,高校应被赋予一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二、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高校生态教育现状透视
(一)部分利益主体“缺位”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注重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但忽视了部分主体的利益。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的生态教育普遍采取的方式多是在思政课中顺带涉及,且制定生态教育政策时缺少学生的参与,存在利益主体“缺位”现象。学生是政策网络理论中的重要利益主体,他们的接受度是高校生态教育能否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在思政课堂进行生态教育必定占用思政课时间,对思政课程的教学产生不利影响。生态教育政策的制定还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不能“一刀切”,比如对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专业来讲,生态教育应该融入专业课教学中。
(二)缺乏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机制
“由于各利益主体对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掌握的信息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和获取权,所以他们之间存在着信息的封闭与不对称。”[11]49-55在目前的高校生态教育中,利益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如何开展生态教育没有给出比较明确的指导性建议;第二,学生的学习取决于教师或学校的政策,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第三,很多高校在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生态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大于理论性的课程,学生只有把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落实到实践中,才能真正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真正重视生态文明。
(三)高校的生态教育制度不健全
“目前国内高校公共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13]很多高校尚未形成生态教育体系,在生态教育中缺乏应有的规范、系统和组织,随意性较强。部分高校的生态教育只是作为次要内容在公共课中被少量提及,多数教师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一些高校生态教育设施不健全,甚至尚未组建生态教育教学研究机构。
三、高校生态教育制度制定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职能由“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的管理方式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由“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建构多元利益主体广泛参与的新型治理模式,是制定有效的高校生态教育政策的客观要求。多元利益主体参与高校生态教育政策的制定,可以通过调研、提交报告、办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实现。比如,可由研究高校生态教育的专家对目前各高校开展生态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供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校生态教育政策时参考。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自我调研、委托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高校生态教育政策草稿,并邀请政策的各利益主体对草稿提出修改建议。只有这样,制定的高校生态教育政策才能充分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易于被各利益主体接受。在制定高校生态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可能更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容易忽视其他主体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的权威性作用就应该得到凸显,以平衡各主体的利益。因此,在高校生态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应该由“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更好地起到平衡各方利益的主导性作用。
(二)建构各利益主体互动机制
良好的高校生态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利益主体互相协作。第一,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应该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因为高校作为政策的践行者和具体实施者最了解学生的需求,更清楚如何有效开展生态教育。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和其他政府部门加强交流合作,因为要想实现高校生态教育效果最优化,离不开其他政府部门的支持。第三,高校作为政策的践行者,应加强与授课教师的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向,从学生工作中探索高效的生态教育教学模式,并向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与社会进行充分的互动,获得社会大众对于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同,同时采取各种渠道和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培养公民的生态文明观,因为社会大众的生态素养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三)建构高校生态教育的完整体系
高校生态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建构高校生态教育的完整体系。第一,要自上而下地制定教学政策,加大教学支持力度,关注教学具体需求。例如:应注重生态教育教材建设,让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据可依;应注重与中小学生态教育的衔接,构建完整的生态教育体系;应加大生态教育教学科研经费投入,让高校生态教育逐步专业化、规范化,教学质量日益优化。第二,要立足于生态教育实际,逐步自下而上地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并使之理论化、体系化。第三,要把高校生态教育与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高校生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而一个人只有具有爱国情怀才会重视国家的健康发展,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引导下才能自觉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第四,要加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让具体体验成为高校生态教育的载体。第五,要构建科学的生态教育评价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师生践行高校生态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应建立生态教育授课教师教学水平测评机制,促使教师重视生态教育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应重视对学生生态教育学习效果的评价,把生态教育方面的学习与其素质测评挂钩,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优评先直接关联,使学生真正重视生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