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达成度评价机制研究
2021-11-18王诗豪
王诗豪
(黄淮学院 教务处,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教育是教学的制度化,课程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是整个高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环节,而课程的考核则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载体。高等院校课程的考核,应该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通过考核指标体现培养目标,由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进行评估,再将得到的结果作为人才培养持续改进的依据。自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以来,工程教育认证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1]。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改进方向,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考核,并将终身学习和持续性改进理念融入认证体系[2]。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的评价模式常以学生的考核结果作为基准,以学生、同行教师、督导专家的评教为主要形式,教学设计多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正向展开,缺乏由学生能力达成情况的反馈调整,割裂了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闭环系统性,无法准确反映学生能力培养实际。基于此,本文探讨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达成度评价机制,以期为高等院校的课程考核提供参考。
一、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一)课程与毕业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达成度分析是专业认证的必要条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明确规定了关于学生毕业的12项要求,而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之间有明确的映射结构关系[3]。构建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需要通过映射矩阵得到毕业要求指标点由哪些课程体现,并根据体现程度赋予相应课程对应的权重,同时将课程目标细化并建立与教学过程的对应关系,在课程大纲设计中明确课程目标与教学安排、考核过程、评价标准等内容的对应关系,继而获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二)课程评价方式设置
设置合理、多样、有效的评价标准,是高校课程评价的关键。目前高校的课程考核主要采用期末测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通常为可定量的直接评价,必须保证获取的评价结果与课程有足够的关联度及覆盖面。过程性评价通常为不能直接进行定量描述的考核项目(如课堂讨论、平时表现、作业及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等),但可采用不同层级且具有可描述、可衡量评价指标的评分表将定性评价转化成定量评价。在获得所有评价环节数据之后,对于某一课程目标而言,某学生在所有考核中取得的成绩加权值之和与考核设定分数之比即为该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即
其中n为课程k的目标考核数量,Pk为课程k的目标达成度评价值,iα为第i个考核项目的权重,Xi为学生在教学目标第i项考核中的得分,Yi为学生教学目标第i项考核上的设定分数值或评分表中的满分值。课程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生而言的,因此课程目标达成度应以修读该课程的所有学生作为评价对象,用全部学生取得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即
最终,课程达成度评价公式为
其中P为课程达成度评价值,m为设定的课程目标数量,kβ为第k个评价目标的权重。
二、课程达成度评价实践——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立足应用技术型办学理念,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黄淮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遵循指标点分割的基本原则,完成了支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关于学生毕业的12项要求29个指标点的划分,并确立了课程和指标点之间的支撑关系。下面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说明课程达成度的评价方案。
根据黄淮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信号与系统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共支撑4项毕业指标点:(1) 具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2) 能够针对电子系统或信息处理过程选择正确、可用的数学模型及毕业指标;(3) 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子系统建立仿真模型;(4) 具备通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答辩等方式有效表达专业见解的能力。在课程目标层面,我们从知识、能力、素质角度为该课程设置了4个课程目标(与毕业指标点对应)6个教学模块。课程目标1为知识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设置权重为0.28的强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个;课程目标2和课程目标3为能力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进行系统设计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各设置强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个,其权重分别为0.34和0.3;课程目标4为素质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设置权重为0.08的弱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个。前三个课程目标均通过讲授、课堂讨论、章节测验、作业、课程设计实现,其考核评价均采用考勤占5%、章节测试占10%、课程设计占15%、课后作业占10%、课程目标综合考试占60%的方案;另一个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课程设计来现。根据信号与系统在课程体系中的支撑地位,设置课程达成度期望值为0.75。
笔者选取黄淮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8级一个68人的教学班为研究对象,采用上述评价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详细数据从略)表明信号与系统4个课程目标达成度值分别为0.852、0.835、0.775和0.803,课程总达成度为0.819,均超过期望值。
构建课程达成度评价的目的是建立“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活动的调整过程中,从而达到不断完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理想的持续性改进是教学质量比上一周期有所提高[4],而改进的内容包括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制定、学生学习手段、考核标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根据上述信号与系统课程达成度分析结果,教学内容为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流程的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略高于期望值,说明尽管学生掌握了系统的设计方法,达到了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分析复杂系统时对输入信号的影响考虑不足,教师应重点思考与课程目标3相关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
根据课程达成度分析结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课程教学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第一,优化教学设计,按需分配授课学时,对达成度低的教学重点、难点适当增加学时,力争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透彻、细致的讲解。第二,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例如,上述达成度较高的课程目标2所采用的设问式、情景式、项目式教学法值得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广泛应用,因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数学模型分析、数学公式推导为主,教学中宜以实际案例为对象,按照工程应用的步骤展开分析,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第三,调整课程标准。若某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持续偏低,则需要深入分析原因,尤其要分析课程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基础[5]。本文以课程达成度评价为基准,以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具体方法,期望能为工程教育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课程评价结果与考核方式及考试试卷难度系数密切相关,教学改进并不意味着课程达成度一定提高,因此教师不能被课程目标达成度束缚手脚,更不能为提高达成度而降低考核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