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指向分析
——以《好的故事》的教学设计为例
2021-01-07吴亮奎
吴亮奎
语文教学中,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将其作为语言学习的材料,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进行解读,也可以将其作为文学鉴赏的材料,从审美接受的角度进行解读。前者可称为文本的教学解读,后者可称为文本的文学解读;教学解读和文学解读是两种不同的文本解读指向。教学解读指向语言学习,培养语言能力;文学解读指向审美接受,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课堂上,虽然语言学习和审美鉴赏常常是合为一体的,但二者的区别在学理上客观存在,也只有从学理上厘清此问题,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文本的处理才会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本文以小学六年级上册中《好的故事》教学设计为例,对文本的教学解读与文学解读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科学定位提供参考。
一、文本的教学解读:语言学习
(一)语文教学传统中的语言学习
文本教学解读是将文本作为学习语言的材料或例子,从语言学习的需要出发对文本进行分析。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和使用技巧。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将文本作为语言学习的例子来看待的。
在语文学科正式独立设科之前,儿童的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大量阅读和记忆进行的。古代众多的诗文读本其实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教材。儿童在学习这些文章选本的时候,虽然也非常重视对文章意义的理解和阐释,但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语言文字,“识文断字”“咬文嚼字”等词语正是对这种现象的描述。1904年独立设科后的语文依然沿袭古代对语文学习内容的理解。学生阅读的内容主要是“经书”,“读经讲经,其要义在授读经文”,“凡讲经者先明章旨,次释文义,务须平正明显切于实用”。[1]51912年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是现代语文的第一个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对语文教学内容作了这样的规定:“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初等小学校首宜正其发音,使知简单文字之读法、书法、作法,渐授以日用文章,并使练习语言”。[1]11此后出现的较有影响的现代语文教材也都遵循了这一编写宗旨。在这些语文教材中,文章都是被作为学习语言的材料来使用的。以《国文百八课》为例,其中选用的文学作品比例与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相比并不显得突出,从文体比例安排中可见编者的意图是指向语言学习的,不论哪一种文体都是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大纲)对语文课程性质作出了明确规定,“语文的工具性”这种理解一直沿用到当下。掌握语言的工具要通过大量的语言例子的学习来完成,“教材无非是例子”是一种直到当下都被普遍接受的观点。
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在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之后,文学性和非文学性的差异在教学处理上并不是非常大,都是从字词入手,通过段落篇章的阅读掌握文本的意义,形式和内容差异很大的不同文本在教学过程中都是被作为学习语言的材料来对待的。在这个意义上看,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所起的作用具有一致性,即帮助学生形成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文学作品在教学中被看作一种教学的文本,对文本的解读是一种教学指向的解读。作为教学指向的文本解读关注重点是学生的语言学习,作品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在对文本的教学解读过程中,即使是一篇艺术水平很高的文学作品,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仍然是第一位的,作品的文学价值要服务于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
(二)文本教学解读中的语言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语言学习指向的文本解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文本的原初意义。一篇文学作品作为学习语言的材料,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通过文本语言弄清楚作品写了什么,即文本既有的原初意义。原初意义可以理解为通过文本语言发现的意义。教师要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原初意义,在文本原初意义构成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语言形式的学习。这样,抽象的语言形式因为有了丰富的意义情境而变得鲜活生动。因而,语言形式的学习就克服了单调,变得有趣起来。《好的故事》的原初意义比较复杂,对小学生而言,比较难理解,但是如果抓住作者对“故事”的评价就较容易理解了。“故事”是通过作者描述的场景表现出来的,可以从“梦中”的好与“梦前梦后”的不好的比较来理解。作者对这个故事有着清晰的整体性评价,“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第二,文本的语言表达。世界的意义是一个整体,语言的表达需要从整体意义的角度去理解。“语言作为‘意义整体’是世界的可理解性的原因”。[2]语言表达可以从用字、词汇、句式、修辞等角度进行分析。文本如何选择字词,运用特定句式、修辞手法等表达意义是对文本教学解读要注意的主要问题。语言学习就是要学会对意义进行准确而生动地表达,通过文本阅读、分析,揣摩文本的用字、选词、造句、谋篇的特点,进而模仿、运用,学习文本的表达规则和技巧。《好的故事》的语言表达与现在的语言表达有许多形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比较分析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文本的篇章结构。篇章的学习主要是对文体的掌握,在文体结构分析的过程中学会确定观点、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进而学会思维。《好的故事》结构是首尾回环的圆形结构,学完这篇文章学生要能掌握这种结构。
第四,文本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表现为语感。良好的语感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文字和词语本身的意义、语言内容的理解、语言情境的分析判断。语感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语感与言外行为有关,“言外行为是语言的一部分,与某个具体语言是不同的”[3],对言外行为的准确理解是良好语感的标志。在《好的故事》的教学中,读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通过“读”,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而学习运用。
二、文本的文学解读:审美接受
(一)小学语文文本文学解读的特点
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的比重较低。这与学生的语言基础、认知与情意发展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有很大关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识字写字、词汇积累、句子结构、段落篇章组成特点等内容的学习,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也多是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进行解读的。但这不是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需要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指导学生学习,而是说小学阶段的文学作品鉴赏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初步的文学理解能力和基本的文学表达方法。
文本的文学解读与文本的教学解读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文本的文学解读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文学鉴赏过程中如何对待作品文本,有两种理论观点,一种是“文本批评”观点,一种是“接受美学”观点。这两种观点对待文本有各自不同的主张。“文本批评”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自在的、全封闭的存在和客观的认识对象,作品的价值存在于作品自身,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对作品本义的理解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思想状态。“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只有经过接受者的具体知觉和想象,其艺术价值才能显现出来,“意义只存在于解释它的人的理解中。没有读者的艺术经验和理解意识,文本的意义结构始终是封闭的”。[4]上述两种不同的文学鉴赏理论对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文本解读有各自不同的影响。一方面,阅读教学中在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时要尊重文本原有的意义;另一方面,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又要具有个性化特征,重视读者的接受意义。
(二)小学语文文本文学解读的主要内容
同时还要注意到一个问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学解读与专业的文学解读有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文学文本解读的特殊性:指向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对语言内容的审美接受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活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文学解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形象的审美特征。阅读文学作品,对作品中的意象、意境、典型人物、事件的分析是最重要的。意象或意境是“文学作品的本质所在”[5]169,典型人物、事件也是文学作品独有的特征。文学作品的阅读要能发现其中的审美因素,感受、分析、体验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好的故事》中以“云锦”为核心构成的众多的美的意象,这些意象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评析这些特征。
第二,内容的审美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内容与读者理解能力常常会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使读者对作品中的审美内容不易理解或接受,阅读教学就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在文本的审美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之间建立联系。思想感情是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源,文学作品的审美接受是通过思想感情来完成的。阅读教学要帮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内容,让学生在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接受过程中得到审美的教化。《好的故事》写的是一个梦,“梦”可以作为对《好的故事》解读的切入点,可以从梦本身表现出的向往与冲突、美好与不美好、现实与理想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文章围绕梦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理解。
第三,形式的审美价值。语言形式的美是语言自身表现出来的美,如语音语调、节奏韵律、修辞语法、句式篇章结构等。文学作品中的修辞与一般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存在差异,文学作品中修辞的地位更加突出,修辞“是文学作品成为文学的一个关键,虽然不是唯一的关键”[5]160,文学作品的意义阐释与重建主要依赖于其修辞的运用。教学中要通过文学作品的修辞美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好的故事》中语言形式的审美价值很高,比喻等修辞的运用很独特,篇章的圆形回环结构与思想冲突的表达也是完美统一的。
第四,学生的审美创造。审美与创造美是一致的。审美创造是文学作品审美鉴赏活动中的最高层次。文学作品阅读的审美接受和解释也是一种审美创造。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有丰富的培养审美创造能力的方法,这些方法蕴含于丰富的文学批评理论和阅读理论之中。如“注疏”“正义”“文论”“诗话”“词话” 等解读、阐释方法,“圈”“点”“批”“注”等具体的阅读方法。有许多教师运用这些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形成了一套丰富的阅读指导经验,有的效果很好。审美创造与想象具有密切关系,“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6]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文学解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基于目标或情境解读视角的教学设计
(一)文本教学解读示例
对文本的教学的解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文本的原初意义、文本的语言表达、文本的篇章结构、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学习,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训练。据此,《好的故事》可以沿着下面的教学设计思路展开。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话说出文章描写的“故事”的内容,明白作者想要通过梦境表达的思想或情感。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理解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
3.掌握文中句子表达的特点,结合具体例子分析文章中的句式结构与当代句式结构的差异。
4.掌握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标题《好的故事》中的“故事”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2.文章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试选取其中的一些景物进行分析。
3.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这种景物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除了从景物中能够发现外,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是否也有发现?
4.仔细阅读文章,从文章中选出几个在表达上与现在表达习惯不一样的句子,指出其不同的地方,并分析它们结构的不同。
学习结果评价:
1.文章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2.文章句式和篇章结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没有类似的梦境经历,能不能把这些经历写出来。
(二)文本文学解读示例
对文本的文学解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形象的审美特征、内容的审美理解、形式的审美价值、学生的审美创造。教学设计要从这些方面引导学生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学习这篇课文,对学生的审美接受能力进行训练。据此,《好的故事》可以沿着下面的教学设计思路展开。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所写梦境中的形象特点。
2.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这个梦境。
3.作者在《好的故事》中想表达什么。
教学过程:
1.读完文章后,说说文章中“好的故事”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作者在“故事”中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哪些特点?
3.作者是怎样走进梦中,又是怎样从梦境中出来的?梦中的景象与梦外现实有什么不同?作者从梦中和梦外的不同的描写中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或情感?
学习结果评价:
1.“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你能想象出这段文字描绘的景象吗?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结合文章的阅读,运用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标题《好的故事》出现在作者瞬间的梦中,你如何理解鲁迅先生所写的梦?
(三)教学文本与文学文本的综合解读
在实际的课堂上,语言训练的教学指向和文学鉴赏的审美接受指向常常都受到教师的重视,两种指向在教学设计中都被顾及,但由于多数设计者没有在学理上厘清文本的教学解读和文本的文学解读之间的关系,设计者一会儿要顾及到文本的语言学习价值,一会儿又要顾及到文本的文学审美价值,教学设计的思路容易产生混乱。相反,如果厘清了文本的教学解读和文本的文学解读的关系,教学设计的思路就会变得清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会有明确的设计指向。
对文本的解读的综合设计可分为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语言能力训练,第二个层面是文学鉴赏能力训练(两个层面设计的具体内容可参考前面的分析)。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第一个层面是基础层面,第二个层面是能力提升层面。基础层面指向语言学习,能力提升层面指向文学审美能力培养。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会既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又体现出综合性。
综上所述,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而文本解读指向决定了阅读教学设计的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安排、教学内容取舍、教学环节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从学理上厘清文本的教学解读和文本的文学解读之间的关系,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