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日语翻译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07朱奇莹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日语语言专业

朱奇莹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各地高校遵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通知,积极准备并开展了线上教学。线上授课期间,笔者一方面基于“线上”这一新模式,对既往的日语翻译教学在教法和内容方面如何改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而思考,另一方面,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20年4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自身的翻译教学状况与此具体对标,发现既往日语翻译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指南》指出,日语翻译课在课程结构上属于“日语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中的“日语技能课程”,一般开设于本科三、四年级阶段,在具体方向上,可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按需区别设置为“口译”和“笔译”两方面的日汉互译课[1]。虽然翻译课在日语专业培养课程中被列为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但其偏重于“语言技能”训练,传统的日语翻译课教学往往将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和检验方法,为整个日语语言教学服务,而未能把翻译本身作为一门学科去清楚认识[2],忽视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并回答翻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就造成日语专业的学生对日汉互译的理解和翻译实践只能表浅地停留在语词、句子、段落的碎片里,局限在语言修辞法的技巧里,而无法真正走入中日两国复杂的文化社会和纵深的历史语境中去,也无法形成具有主体性的翻译意识。这样的翻译课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学生日语技能成长与进步的作用,但是与《指南》中的新时代下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涉外行业、日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日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日语人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实现《指南》中提出的日语人才培养目标,既往的翻译课教学中具体存在着哪些亟待反思的问题与不足?在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教师如何克服传统翻译课技能训练一边倒的问题,以新方法、新手段来扩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突出日语专业教学的跨学科特点?这些问题均是笔者力图思考和求解的。

一、当下日语翻译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碎片化

首先,就教学方式而言,由于大多数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是“零起点”开始学习日语,所以虽经过大学前两年的语言学习和积累,但在三年级迎来“翻译课”时,还是很不适应。一方面是学生容易“望而生畏”而无法从容切换从“语言”到“翻译”的学习意识,另一方面不少专业教师只把翻译课单纯地当作低年级日语精读课的延伸,在教学意识和方式上过于注重日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缺乏对翻译学学科的宏观讲解与综合阐释,乃至无法帮助学生确立翻译的主体性。也即在翻译课上,部分教师往往惯性地依循语言基础阶段精读课式的教学法,通过程式化的语法讲解和片段化、零散化的译文示例来给学生进行语词、语段及语篇的翻译练习。这种侧重于语言知识本身的授课内容和互译训练,在效果上虽然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也能为学生的日语能力考级应试等提供有益的知识储备,但却难免让学生产生误解,认为所谓翻译就是外语语言能力的单纯提高和强化,或者把对翻译工作狭义理解为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单调转换。这就造成学生虽然上过“翻译课”,却仍旧不懂“翻译是什么”,既对双语翻译背后所负载的文化、社会、政治和历史内涵等不了解,也缺乏对翻译学学科的宏观认识,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翻译观,也无法形成翻译的主体性,不能适应未来对外交流和翻译工作岗位的要求。

2.教学体系技巧化

传统日语翻译课在教学体系方面存在着过度偏重翻译技巧训练的倾向。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既往的日语专业翻译教材编纂者比较倾向于选取以翻译技巧为主线的翻译体系[3],这就使得一些日语翻译教材修辞学特点较重。使用以修辞学特色为主导的教材,翻译课往往会直接越过“怎样译得对”和“翻译是什么”等基础理论问题,忽视对“为何译”“为谁译”“译什么”等问题的细致探讨,而将“怎样译得好”“什么译文好”的修辞问题提升到翻译课的首要位置上来。然而,如前所述,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零起点状态下开始专业课程学习,虽然经过大一、大二的学习和积累,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日语表达和运用能力,却还远远达不到研究“怎样译得好”问题的程度,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妨碍他们去很好地推敲、研究翻译技巧的运用,去关注修辞层面上的译文质量”[4]。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实际日语水平不足和较高修辞水准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容易导致学生对翻译课产生畏难情绪和对辞法式学习的厌倦感,也容易造成学生把翻译水平的好坏窄化理解为修辞水平的高低,从而忽略和放弃对修辞法背后语言文化信息的多重解读和深入思考,而后者恰恰是翻译教学最核心的内容。因此,不解决“为何译”“为谁译”“译什么”问题,学生的翻译视野就无法打开,多维的翻译理论体系就无法形成,“如何译”的问题也得不到根本解决。

3.教学内容过度专业化

如前所述,既往的翻译教学内容,经常在翻译理论和语言实践之间摇摆,但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练习,都偏重于语言的“专业”性训练而非复合性、整体性、跨学科性的人文学习,在教学内容上不重视对翻译史和翻译学科的教学,很多教材的编排也是以实用性为主导,把中心都对准与口笔译技能训练相关的内容,缺少导入翻译史内容的教材建设[5],以致学生在翻译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欠缺宏观的跨文化翻译视野。据笔者所察,长期以来我国的日语教育和翻译教学本身偏重的是对日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单向理解[6]。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一直都受“自觉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影响,实用主义痕迹较重。日语翻译课的内容就在实用性的翻译理论和语言实践之间摇摆和寻找平衡,忽视了为学生建构史学框架,也未能在跨学科意义上为学生构建起整体翻译观。所以,一些从事翻译学研究的学者慨叹,认为“无论是在翻译本科教育,还是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翻译史课程在翻译教学中长期不被重视”[7]。

二、改进日语翻译教学的对策

1.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日语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8]。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修刚教授曾多次强调,当下的日语教育急需观念上的变化,日语教育要跟上全国文科教育的大形势,走“新文科”教育之路。而文科教育的重点在“育人”,而非一味实施专业技能训练,“育人”是要培养社会需求的有卓越思考能力的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思辨批判能力的人[9]。在此意义上,日语学科与日语教育便需要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坐标中去衡量与思考。哲学社会科学是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法,不是通过简单的道德教化或某一方面的技能积累,不是期待规律的发现和依从,而是需要学会分析和思考,去找到自己理解世界的角度和位置,形成对中国、对世界充分理解的图景,由此进一步去创造新的现实[10]。因此,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回应新需求,日语教师在改良和创新日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无视和脱离当下“新文科”建设需求的时代背景,除了依靠传统的日语翻译教材和教法来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之外,还必须转变外语人才培养观念,明确通过日语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上做到任务明确、主次得当,保证翻译教学始终以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修炼、视野的提高为目的,最终培养出具有跨学科、跨文化能力的新时代日语人才。

2.使翻译课堂与翻译史教学相联系

就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翻译课究竟应该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才能确保帮助学生逐步确立起翻译主体性,并培养起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视野?笔者基于近年来翻译教学实践认为,在日语翻译课增加翻译史的教学将有助于完成翻译课的“育人”目标。著名翻译理论家谢天振教授认为,人文学科的确立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支撑点”,即“学科史、学科理论和学科批评”,因此翻译史便是翻译专业学科中基础的基础[11]。即使不是翻译专业,就一般翻译课而言,翻译史也应被视为翻译课教学的基础。通过翻译史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翻译事业的发生、发展历史,也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翻译理念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走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具体时空,把握语言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向,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家国情怀。此外,通过对历代著名翻译家生平事迹、翻译活动、翻译成就与翻译思想的介绍,还能使学生更为明确译者的历史使命、职业操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均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与意义。据笔者观察,很多学生对日语翻译课不感兴趣和不加投入的原因,首先是其对翻译的理解太过狭窄,因为不熟悉也不了解翻译的历史和内涵,而一直误以为翻译就是日汉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简单转换,或是由于早期日语入门阶段的基础不扎实而对所谓“高水平”阶段的日语翻译畏难却步。这时,翻译史的梳理既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翻译学科乃至日语学科的宏观认识,也能让学生重新认识翻译与历史的联系,进而真正激发其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创新教学方法

翻译史的教学内容不能僵硬死板地植入翻译课堂,而可以尝试采用点描法、勾勒法、问答法、互译练习法穿插的教学方式,既要通过翻译史教学增强翻译课堂的人文性和历史感,也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单一而僵化的授课形式,以启发、发动、引导的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例如,不是给学生固定的结论和模板,也不是做宏观而抽象的翻译理论演绎,而是通过以小见大的翻译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提醒学生、帮助学生思考什么是翻译,如何通过翻译理解社会、介入社会。在课堂内容正式讲授前,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和梳理中日翻译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除了传统的书本阅读之外,也鼓励学生通过诸如慕课、微课等“网络学习”平台扩充知识范围。在翻译理论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帮助学生在理论思考和开卷讨论中培养其对问题的分析、思辨与批判的能力,为此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导入“原典阅读”,通过中日经典文献、翻译名著的共读、分析和讨论,带领学生真正走入思考翻译何为、何为翻译的理论境界。在汉日互译的课堂训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文本分析能力,调动学生走入语词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多角度地帮助学生增加对中日文化的理解,进而真正培养学生翻译的主体性。

著名哲学学者王树人教授在谈论译者修养时曾说过:“作为一名优秀的译者,他必须精通原著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精通,表现为不仅是语言学方面的,诸如语法修辞等,而且表现为对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之历史、宗教、哲学、艺术、习俗等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应有所了解,特别是对所译专业原典和作品还要具有这种专业的修养。”[12]为了培养学生早日具备这样的译者修养,教师究竟该如何承担好教之主体的角色,让学生在不同的思想文化之间学会自我表达、交流沟通,并进而有所借鉴、融合以求创新?这是时刻摆在每一个外语教学者面前既新又老的课题。

猜你喜欢

日语语言专业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语言是刀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有我语言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