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与保障

2021-01-07夏雨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能力

夏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学院,天津300222)

一、引言

从现代学校发展模式和结构来讲,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特定的岗位,但这种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固化”,让毕业生缺乏岗位变换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普通本科院校由于长期延续传统,培养研究型人才,理论丰厚但实践性较弱,专业性不强,很难适应企业具有灵活变换及实际操作的岗位和工作。在这种形势的驱动下,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探索人才发展模式的多样性,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更大的人口红利,这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方向。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概念

(一)何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育大词典》中对“本科层次”一词的解释为:“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科层次,研究生层次共同构成层次结构,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学术型本科院校是培养学生研究高深学问及客观规律性的本科院校,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而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强调‘应用’两字,指的是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本科院校,是区别于学术型本科的本科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学历层次为本科的工程型,技术型以及技能型人才,即将科学原理直接应用于实践领域,从而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的人才类型,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2]。它并不强调学生学习了多少高深晦涩的理论知识,对学科知识的抽象性理解不作要求,而是强调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应用于实践。2014年我国教育部改革方向明确提到,全国1200多所高校中,将有600余所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转型的本科院校约占高校总数的50%。

(二)什么是人才培养定位

《现代汉语》中对“定位”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用仪器等对物体所在的位置进行测量。也指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二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事物放在一定的位置并进行适当的评价[3]。人才培养定位即在培养人才之前,规定培养人才的方向,规格。具体的人才培养定位,要根据特定时期社会发展阶段需要所决定,不仅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还受制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针对本篇所述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则是对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应用型本科具体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做出的具体规定。

三、基于人才分类理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支撑

(一)人才分类理论

国际上一般按知识与能力结构,将社会活动中培养的人才分为四大类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4]。上文已提到,学术型人才分科设系,培养的是研究高深学问、客观规律性的人才,与其他人才类型有着明显的区别。后三者所培养出的人才统称为应用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接受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重点为技术设计和技术开发,强调完成工程项目的基本素质和完成工程实践的能力。相对而言,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两者之间的职能更容易让人产生混淆。技术型人才接受技术教育,侧重于技术的管理和操作,包括技术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变换能力;而技能型人才接受经验教育,更侧重于技术的直接操作,包括经验的处理和延续。

(二)应用型人才的职能变迁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最初的技术是指在手工业时代以工匠为职业代表的“经验的技术”。这种“经验的技术”是在生活生产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与反思形成的,由师传徒延续下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兴起,小作坊工匠变成了工厂的工人,传统的手工技术已不能适应大机器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的更新。伴随着科学知识和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要求工匠们在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经验技术的同时,还要兼顾管理调配工作。这一过程最初由工程师和工人共同实施。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科学理论与技术日益精确化,劳动分工更加精细。由此,工程师主要承担新的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的工作,而工人(技能型人才)则承担操作具体技术的工作。两者间的衔接需要专门人员来担任,于是产生了技术型人才,负责理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5]。

(三)我国人才分类的需求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均在发生转变。产业结构转移升级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这就要求我国人才培养呈现一种金三角的模式:三角的顶层为学术型人才,下面依次为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而三角底部支撑的则为生产一线、扎根于企业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上,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与我国人才需求结构不匹配,即便是某些转型升级为应用型本科的高校,也对人才培养定位有着误区。所以无论是学术型本科还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与我国实际人才需求结构相反。

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培养的也是应用型人才,但相比于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它只强调掌握生产一线的实用知识,注重将学习的理论投入到实际操作中去。在国际环境竞争激烈的大前提下,这种单一化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的需要,因此,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了现在人才培养的趋势。当然,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的目标需要根据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地方发展特色来确定。同时,也要结合学校发展的条件和学生个人情况综合考虑[6]。

(一)培养以“服务为需求、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化人才

新转型升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人才培养模式还停留在学术型本科培养层级上,对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规模和结构没有清晰的概念,缺乏长远的规划,培养出的人才与原本的普通本科高校或者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同质化,区分度不高,失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达不到学校转型升级的目的。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定位:“重岗位、重经济、重企业、重顾客”,从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中,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不少高校转型升级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每年为社会企业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但仍存在企业招不到合心意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找不到符合心意的工作,这与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对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息息相关[7]。这种矛盾更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转变。学校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侧重突破方向,结合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人才服务经济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类型。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研的结合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习德国双元制的办学特色,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育人才,使培养出的学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岗位上具有独有的专业操作能力,这对增进就业,提升学生岗位能力的适应性都有帮助。

(二)培养在知识维度、实践维度、社会维度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知识维度是指学生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与之相关的操作方法。丰富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是精准实践操作的前提。这种知识不仅包括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和抽象概念的知识,也包括在实际中应用操作的知识。知识维度的宽窄可以体现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前提。但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维度与学术型人才的知识维度又有所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不强调其内部深层次的联系,而学术型人才则强调后者。实践维度是学生将理论投入实际工作的运用,包括清楚本学科与其他专业的联系,能实现相关学科间的交叉转变。应用型本科人才要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够解决问题、促进生产、建设经济、造就财富。社会维度是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团队协作力等交际能力,这一能力是前两者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一是应减少“大”“泛”“空”等高深理论知识课程,更加注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转换能力的培养;二是在保证理论课质量的基础上,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点上,可以学习英国人才培养“三明治”模式。在此模式中,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和第四学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第三学年去企业实习,可选择一次完成或者平均分两次完成[8]。在此模式的基础上,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通过在企业长时间的实习,也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

(三)培养不断创新、适应力强、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普通本科转型升级为应用型本科的必要性,推动服务制造业发展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普通应用型人才,而是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创新型人才,这与职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具有显著的区别。纯粹的科研型人才只需要研究理论内容,纯粹的技能型人才只需要有临场操作的经验[9]。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前两者,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先进经验:一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完成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并将开发的项目和研究结果投入实际的生产,强调学生须具有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为了适应当今经济的变化,我国的应用型人才也应具有与此匹配的能力。笔者认为,这些能力具体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随着行业企业的发展进行跟踪式的技术创新,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能有效的解决工作岗位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将学习的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内在的素质,能适应不断转换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岗位上具有流动适应能力;三是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让其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放平心态,热爱自己的职业,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对此,学校在给学生设置课程的时候,除了要符合国家的课程标准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之外,还应该提供给学生多样化选择,采取多种形式的课程为学生多路径成才搭建通道;构建一套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入该专业科技前沿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科技变化的趋势以及自己发展的方向;要建立以提升动手能力为本位、应用能力为基底、创新能力为重点、适应能力为方向的精品课程,同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与应用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独具区域特色、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虽说都落脚于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不一致,所培养的人才具体标准也是不尽相同的。应用型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的是为区域经济提供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支撑,优化当地的人力资源结构,符合区域特色发展的需要,因此不能局限于一个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顾地区特色和学校优势去模仿某一成功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忽略了本地区的经济定位。办学模式趋同只会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同质化。纵观国际上的优秀案例: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采用“双元制”教学,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日本技术科学大学中研究与技术科技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英国“理论——事件——理论”的三明治培养模式等都是根据地方企业特色发展的需要制定的,确保企业与学校共同造就符合经济区域发展的优秀人才。除此之外,这三国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创造水平,这样可以避免闭门造车,提高人才质量的水准。因此,我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可以借鉴这三个国家的优秀经验,培养适应区域发展,同时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人才,既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能提高企业的发展影响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注重发挥产教融合的积极作用,以高水平的理论知识配上企业国际化的设备与经验;重视研发时代前沿的高新技术,以联动国际化的经济发展。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一方面,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机器设备等硬性教学资源以及师资等软性教学资源方面都处于末流地位,无法与已经有厚实基础的应用型大学相比;另一方面,转型升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虽处于本科层级,但相比较于学术型本科还是不能完全被社会所承认。故缺乏经验和正确定位的应用型本科便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为保证应用型本科顺利发展,培养出于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需建设完善的应用型人才保障体系。

(一)依托国家政策保障,完善地方政府区域性配套措施

近几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发展应用型高校的政策,这些政策从宏观上确定了学校转型发展的定位和转型路径,但还缺乏具体细节化的指导。笔者认为,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发展除了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撑,还应依靠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应该在落实具体的政策实施上。

1.督促应用型本科评估政策体系建设

人才标准及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人才质量评估方面,要看院校输出的人才是否符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适应岗位的更新与转换。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0]。另外,评估体系并不局限于评估人才培养的质量,还落脚在学校人才培养理念有无地方特色,硬件设施是否满足国家的最低要求。另外,就业情况、产业服务能力等都可作为评估的对象。除了地方企业对人才的评估,政府,行业专家,学校都可参与到人才评估建设中来,使人才评价更加的公正公平。

2.促进地方配套政策的完善

除了国家政策在宏观层面上的指导,一些地方适应性法规也应实时出台。国家将教育目标下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将地方指标下达给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根据本学校的状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计划等。在此过程中,程序众多,工序繁琐,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的观念的偏差,在对人才身心发展提出具体标准的时候出现失误。对此,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应时刻将人才培养的定位落实到每一个教学实施过程,每一个教学计划上;在专业设置上鼓励学校严格把控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相结合,实现产校互通。

(二)构建以国家财政为主、企业资助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展开了蓝图,给予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最基本的政策支撑。而在实施过程中政策支撑只能作为上层建筑的指引,落在实处需要相关财政资金的支持。办学经费是一个学校能够顺利运营的核心条件之一,人才的培养本来就是一个长时间系统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理论上比学术型本科更耗费财力: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教学方案的制定实施、操作工具和仪器的购买等方面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但我国的财政经费在教育上的投入机制存在不合理之处:投入到发达地区、重点大学及其重点专业的教育经费远远高于落后地区或普通高校,出现资源与学校经费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我国的应用型本科处在发展的阶段,自身办学水平和获取经费的能力有限,国家财政除了支持重点培养的高校之外,还应向普通应用型本科倾斜,缓解新建应用型本科因资金不足难以开展工作的尴尬局面,这样才能促进应用型本科的蓬勃发展。当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依靠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还应注重与区域企业发展沟通,院校与企业实现校企合作,得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支持。教育部在2019年颁布了《建设产教融合企业实施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进入认证目录的产教融合企业可以享受“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激励措施,企业应作出更多的努力,对本区域学校战略性重点学科加大资金配额,增加学校的科研投入。除此之外,还可向社会行会集资,对人才培养的资金给予补充,以实现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三)规划学校师资,落实“双师型”教师成长机制

借鉴西方几个发达国家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经验,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智力支持。文章旨在培养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的高等人才。因此,教授学生的教师必须与普通本科的教师区别开来。具体来说,这类教师要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能力既应该包含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我国学者潘懋元教授也曾指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应用型本科学校,关键在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根据教育部的政策,在2022年,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对于更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自然也需要同等或者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转型后的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不足的情况,应多采用校内培训、企业研习、国外进修等方式帮助原有的教师进行能力的提升。例如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分批次成建制的赴德国学习“双元制”等先进的教育经验,培养具有高能力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推动应用型本科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双向交流的共同体,教师立足于行业企业,站在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的前沿,自然知道人才培养的动向和时代要求;同时,多引进校外具有优秀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高尚师德的外聘兼职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完善教师的评价考察体系,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保证教师质量,建设真正的“国家工匠之师”。

(四)加强实践与应用,校企双方共同育人

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在政策,财政,师资方面做出的努力之外,学校这个微观层面更应做出积极的努力。学校在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应提供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保障以及实践场所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我国大多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均是采用“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段式培养模式来设置课程,这种课程模式的好处是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但执行过程中,常常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或者是压缩了实操技能的占比时间,与‘应用’两个字背道而驰[11]。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现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加重实践课程的占比,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具有同等的地位,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引进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以提升学生对技艺发展变化的理解。在课程开设的顺序上,除了参照传统三段式的固有模式之外,更应根据学生实际发展状况,调整课程教学的顺序,真正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教师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在实习中应用知识。前面提到过的英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要花一年的时间去企业实习;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会安排1-2个学期深入企业一线,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获得经验[12]。而我国,尽管学校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实习时间,只有两个月到半年不等,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借鉴国外的经验,延长实习时间,注重企业之间的实训联系,加强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沟通,是提升人才应用能力的关键。同时,通过丰富教学模式,注重课堂实验和课后实训,完善企业实习方案,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便要求学校创造条件,积极联系企业,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融入企业的机会,将实习的结果和评定作为学位证书获取的关键,以此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质量。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