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现状与推进策略

2021-01-07玄洁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融合

玄洁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 300400)

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驱动下,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在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中着重从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相关专业建设,较少关注专业文化建设。随着高职院校“双高”时代的到来,专业(群)建设再一次得到了高职院校的特别关注。如何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实现专业文化与专业(群)的深度融合,推进专业(群)高质量发展以及传承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对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状况,剖析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专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提升专业文化建设效果提供有益借鉴。

一、高职专业文化及其特点

(一)高职专业文化的内涵

国内有关高职专业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从本研究掌握的资料来看,较先提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阐述的是李占文发表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一文,从专业文化构成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专业物质、制度、精神、人文和职业五类文化的总和[1]。次年,朱发仁等参照学科文化的定义,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自身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价值观念以及相关专业师生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构成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2]。近年来,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高职专业文化已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众说纷纭。王波认为,高职专业文化吸收了工业文化、行业文化和技术文化元素,凝聚了特定的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高职专业文化,至少包含历史、精神、职业、特色、器物等五大要素[3]。耿青松认为,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灵魂,专业师生的价值取向、共同作风以及行为准则是其核心内容,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导向性、约束性及陶冶性特点[4]。邵庆祥从文化育人的视角,对专业文化进行界定,认为专业文化是由该专业全体学习人员共享的、是职业生活相对应的价值观与行为习惯的总和,具有职业性、行业性及多样性的特点[5]。孟庆黎基于文化的三层次视角,认为专业文化是师生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实现共同的追求价值取向和理念,具有职业特性、产业特性、企业特性及区域特性四个特点[6]。朱永坤认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亚文化,它是在一定的高职院校文化背景下,由不同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日趋稳定的独特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准则、群体意识与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7]。武智学者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角度,提出专业文化是高职专业建设的灵魂,它以专业建设为载体,是企业与学校、职业与专业、学习与工作岗位理论知识和技能淬炼的纽带,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层面渗透融合的固化与反映,也是高职院校文化的主体构件和实体性支撑[8]。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自身研究的角度对高职专业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研究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发现高职专业文化概念界定的共同性,因此,笔者认为高职专业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高职专业文化是紧密围绕专业建设,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而积淀、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文化要素系统,它将伴随着专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而不断创新。第二,高职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其构成要素来看,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及制度文化[9]。第三,在专业文化各要素中,经长期凝聚而形成的专业精神是专业文化的核心,它将成为指导和引领该专业师生在教育和学习中遵守道德行为和践行职业精神的力量源泉[10]。

(二)高职专业文化的特点

1.职业性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突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通常是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所需的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每个专业都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这种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必将相关职业文化要素引进专业文化之中,使得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其核心价值理念必定是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职业人才培养,使得专业精神、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渗透着职业的特质[11]。

2.区域性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明确的办学定位,这也决定了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直接影响该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就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专业文化产生影响。相关研究表明,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区域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沉淀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也充分体现了区域性的特点[12]。同时也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要考虑到对区域文化的传承,还应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发展,在继承发扬优秀区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造出优秀的专业文化。

3.融合性

融合性是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和社会文化、院校文化的融合。由于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院校文化的亚文化,依附于院校文化而存在,并受到院校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发展需要融合院校文化,使其为专业文化发展提供物质、精神和制度的保障。二是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和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融合。三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

二、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现状

文献研究表明,有些学者对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发现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学者提出高职专业文化建设存在保障不到位、认识不到位和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同样,有学者从认识缺位、理解偏位、实践错位三方面提出高职专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3]。也有学者提出高职专业文化建设存在表面化、混淆专业培养目标、过分追求功利性、尚未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开发模式的问题。还有学者提出学校顶层设计不足、教师专业文化素养不足、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尚未形成是高职专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可见,学者们提出的有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基于此,笔者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的结果以及本院专业文化建设现实状况,总结归纳出高职专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视不够,缺乏系统设计

研究表明,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进程中,更多的是关注专业建设,尚没有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对专业文化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纳入院校战略发展规划,缺乏顶层设计和有序推进。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不足10%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重视专业文化建设并有相关专业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不足20%的教师认为二级学院领导重视专业文化建设,且有相关专业文化建设的系统设计。关于专业文化制度建设方面,只有个别教师认为学校有专业文化相关制度,有不足20%的教师认为二级学院有专业文化相关制度。由此可以看出,专业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学校层面缺少专业文化的顶层设计和相关制度,由此,导致作为专业文化建设责任单位(二级学院),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理解不足,缺乏准确定位

当前,由于专业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高职院校足够的重视,同时对高职专业文化核心内容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育人的核心内涵更是理解不足、领悟不深,缺乏准确定位,存在表象化、泛企业化和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将高职院校文化理解为专业文化,认为专业文化建设就是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有甚者认为在教室、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张贴几幅名人警句、技能大师简介或职业操作规范就是专业文化建设;二是将专业文化看成是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简单叠加,导致原封不动地移植、照搬企业的相关制度和文化要素,致使专业文化建设偏离目标。三是不能全面把握专业文化的核心要素,认为专业文化就是相关专业的制度、物质或环境文化,忽视了专业精神、职业行为等其他要素。四是技能本位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专业的文化意蕴被忽视,导致过多强调专业仪器设备、师资队伍、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融合不深,缺乏企业参与

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紧随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形势,职业性和技术性是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显著特征。因此,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应充分体现职业性的特点,需要将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的优秀文化要素引入到高职院校专业文化中来,并将其与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专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相融合,优化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核心要素,让职业文化走进高职校园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感受到毕业后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领域文化,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教育,从而缩短学生适应将来工作环境和职业岗位的时间。研究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处在浅层次状态,校企融合不深,缺乏企业的主动参与[14]。即使有些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也是高职院校主动,企业也仅将企业文化的某些形式与内容提供给校方,高职院校则将其照搬过来,没有将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真正融合,缺少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文化。

三、推进高职特色专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转变育人理念,统筹推进专业文化建设工作

转变育人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是建设高职专业文化的保障。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引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切实转变育人理念,全面认识专业文化的重要作用,统筹推进专业文化建设工作。首先,学院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将专业文化建设纳入学院战略发展规划,有序推进特色专业文化建设,并建立专业文化建设考评机制,充分调动学院教职工建设专业文化的积极性,增强专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其次,二级院系要依据学院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出院系专业文化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可持续推进各专业文化的建设工作。第三,专业负责人具体负责专业文化建设,应将相关职业文化要素融入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教育教学等人才培养各环节之中,实现专业文化和专业同步建设[15]。最后,专业教师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将职业精神、职业行为融入专业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二)加强理论研究,准确把握专业文化建设内容

第一,凝练专业精神。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办学特征,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行业企业具有代表性的专业理念,结合学院发展理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专业精神。第二,完善专业文化制度体系。应将相关职业文化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质量标准。同时参照企业制度和行业规范修订实习实训操作规程、制定师生行为规范等相关管理规定,为专业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三,营造专业文化物质环境。物质文化是专业文化建设的环境支撑。可以在教室、实验室、实训车间、学生宿舍、等地方设置专业文化专栏,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设置专业发展展览室、开发数字化专业文化传播系统,以展示体现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的专业文化标识、专业发展史、大国工匠、教学名师简介、优秀校友事迹等,为专业文化建设营造物质环境[16]。

(三)深化校企合作,切实推进专业文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如何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元育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做出具体的部署与安排,为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文化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与相关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一是通过校企共建专业文化研究机构,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校企文化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专业文化产教融合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将行业企业先进的理念和优秀的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专业文化之中,丰富专业文化建设内容。三是通过推行“1+X”证书或“双证书”制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融入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对接。四是通过校企共建“双主体”二级产业学院,可吸纳行业企业文化精髓,使企业文化、职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并固化在专业文化中,在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同时,实现专业文化与区域文化、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融合菜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