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行为及归因
——以进化心理学视角
2021-01-07张志刚
张志刚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214153)
一、引言
校园欺凌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加上媒体报道,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一项中美校园欺凌受害问题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21.77%的中国学生和22.05%的美国学生有过被欺凌的经历。[1]校园欺凌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暴力,包括网络欺凌、言语欺凌以及隐性欺凌等其它方式,并在不同的年龄、手段、方式、场所、影响等方面日益复杂。
目前国内学界对“校园欺凌”的概念还没有标准定义,界定“校园欺凌”的内涵,是有效干预校园欺凌的重要前提。任海涛将校园欺凌定义为“在幼儿园、中小学及其合理辐射区域内发生的教师或者学生针对学生的持续性的物理性或者心理性攻击行为,这些行为会使被欺凌者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2]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是我国政府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使用“校园欺凌”的表述,也是在国家层面首次出台文件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治理。《通知》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表述为:“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进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
校园欺凌事件会给被欺凌者带来身心痛苦,产生悲观、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容易发生头痛、失眠、厌学、逃学、社交恐惧等现象,有的还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更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被欺凌者的自杀。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不仅存在于被欺凌者,也会对欺凌者产生诸多消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对欺凌者的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欺凌者也会经历与压力相关的症状,例如身体疾病、焦虑、愤怒、疲劳、沮丧。此外,欺凌者会出现违法犯罪和酒精滥用等问题。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成为欺凌者和受害者,体格矫健的男生和有吸引力的女生更多会成为欺凌者,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较多发生于男生,而女生之间常发生关系欺凌。欺凌事件中的第三方——旁观者也是受害者,这里的旁观者指的是消极的旁观者,即以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待校园欺凌事件的群体,也是影响校园欺凌事件走向的关键群体。这里的消极应对方式指的是沉默纵容、呐喊助威等。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可能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变为施暴者,对其人格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由于校园欺凌事件一般发生在较为隐蔽的场所,很难被及时发现,加上被欺凌者的忍气吞声,欺凌事件容易被忽略,导致欺凌事件成为受害者一场沉默的噩梦。欺凌者的肆无忌惮,被欺凌者的沉默忍受,围观群体的冷眼旁观,都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严重的负面影响。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校园欺凌行为往往会演变成强度更大的校园暴力或违法犯罪行为,会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诸多具有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传统研究的视角
1.校园欺凌行为的教育审视
目前,在应试教育大棒的指挥下,学校教育只单纯重视智育,而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及法治教育。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教师、学生也不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概率。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不合理、不健全,同时教师惩戒能力低造成惩戒权弱化,也是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来讲,教师的不当惩罚、对校园弱势群体关怀缺失、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一刀切”,易导致学生不当效仿,产生校园欺凌行为。一项针对2000多名4~9年级学生关于校园欺凌的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教师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教师支持通过学校归属感这一中介变量对学生遭受校园欺凌产生影响。[4]当前学校的教育过于功利化,片面追求升学率,以知识学科为中心的应试体制和评价体系,导致青少年压力较大,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可能通过校园欺凌行为来宣泄其消极情绪。总之,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教师的法治素养、惩戒力度等均可能成为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教育也是校园欺凌产生的温床。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家庭情况是相似的,都缺乏家庭关怀,家庭关系不和睦,经常产生冲突,甚至发生家庭暴力。这样的家庭成长环境为青少年日后的欺凌行为埋下种子,他们目睹了父母的冲突、敌对行为,无形中养成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持续性、不可逆的影响。此外,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差异也与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差异密切相关,黄亮和赵德成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校园中,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不平等会影响学生遭受欺凌的差异,弱势家庭背景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侵害的比例明显高于来自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5]
2.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归因
欺凌者一般身体强壮、体力较好、精力充沛,其心理特征为偏执、霸道、易冲动、攻击性强、低焦虑、报复心强、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而受害者往往自卑、敏感、内向、害羞、懦弱、不善长人际交往,游离于同学之外,容易被同伴忽视。一项针对辽宁省934名中学生关于网络欺凌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网络欺凌与孤独感存在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自尊对孤独感预测网络欺凌起部分中介作用。[6]王潇曼认为欺凌者具有外倾型人格倾向、较高的认知移情能力,较低的情绪移情能力、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低。[7]另外,青少年处于于人生的特殊阶段,他们的生理发育非常迅速,但心理发育却滞后于生理成熟,生理成熟与心理幼稚矛盾并存。该时期的青少年具有半成熟、半幼稚性,他们自我意识强烈,逆反心理严重。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或因过分紧张而表现出怀有敌意、冲动、好斗,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并试图通过校园欺凌行为把这些矛盾和冲突释放出来。社会各界的认知偏差也是导致校园欺凌行为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现象缺乏统一、正确的认识,对校园欺凌事件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科学的认知,导致校园欺凌事件持续上演。校园归属感、良好的社会支持等对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抑制功能。
3.校园欺凌行为的社会探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社会诸多方面都处于“失范”状态,例如权力寻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等。伴随着现代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围墙不断被打破,置身学校中的学生难免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失范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出现提供了“温床”。[8]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被称为新一代“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通过网络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对青少年的行为塑造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例如网络中暴力美学的过度传播,极易造成青少年通过观察学习形成暴力攻击性倾向。社会控制论认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形成受到社会控制因素的影响,是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与控制网络致密度三者的缺位或介入有限的后果,个体依恋、投入、卷入、信仰这四种成分有机作用是防治校园欺凌的实践径由。[9]
三、校园欺凌行为:进化心理学的独特视角
进化心理学以认知心理学和现代进化生物学为基础,着眼于人类心理特征的进化适应性,是一种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从现代进化论的角度来考察人类心理结构的理论方法。[10]进化心理学家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描绘了一幅较为复杂的图景,在进化心理能力的影响下,个体在社会文化提供的各种行为形式中做出选择,每个人都有一个灵活的决策系统,来估计个体行为可能的成本和收益,进而产生适应环境挑战的答案,这意味着人类不是被动地被环境所塑造,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的应对方式,通过自身不断地构建我们的社会环境。[11]
进化心理学较之于传统心理学更加注重心理机制的适应性,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进化适应的产物,是用来处理个体面临的各种不同适应性问题的。进化心理学认为,过去是理解个体心理机制的关键,要充分理解个体的心理现象就需要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其侧重于对人类心理与行为本质的解释和拷问,从进化和适应的视角可以为人类社会的行为提供“终极解释”。因此,从人类进化历史中探寻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入手,对校园欺凌行为成因探讨很有价值。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校园欺凌行为可看作是一种“适应性”反应,欺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进化适应的结果,有着遥远和深刻的历史根源,是自然适应和长期进化的产物,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校园欺凌防控的难度。
1.地位和资源
校园欺凌是青少年不成熟的一种行为方式,通过欺凌炫耀力量、关系、地位,欺凌的手段有时候可能很残忍,这种残忍也许是他自己无法评估、把握不了的。儿童在学前班的时候就开始形成同辈群体,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同伴的选择越来越挑剔。当一些学生和群体变得突出,并对其他学生和同辈群体产生较大影响时,校园中的“等级结构”就产生了。欺凌者占据体格、地位或权力上的优势,为适应同伴群体而主动选择那些遭到同伴拒绝的弱势个体作为攻击对象,对受害者进行全面的否定、贬低、伤害和威胁,使其在经济、社交、生理、心理等方面受到明显的伤害。这些学生使用欺凌行为来显示自己在群体中的优越性,进而保护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通过欺凌行为,欺凌者可以获得与生存和繁殖相关的重大适应性收益。有证据表明,参与欺凌的青少年与被欺凌者、未参与欺凌事件者有同等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更好。[12]青少年通过欺凌行为获取到物资资源,例如金钱、食物、喜欢的就餐及游戏场所等。[13]欺凌者通常会在有其他同伴在场的时候,通过欺凌校园中的弱势受害者,来巩固自身在同龄人群体中的地位,较高的地位又有助于欺凌者获得更多的物质和社会资源,资源控制能力强的个体更多地受到同龄人的尊重,身边有很多的追随者,能够进入校园中最吸引人的地方。[14]
欺凌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对他人的压迫和统治。欺凌者希望对自己周围人和事有控制感和权力感,表现出对弱势群体的压迫统治,保持自己在同辈群体中的权力地位,这是人性中幽暗面的展现,也是促发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欺凌者渴望在同龄人群体中居于主导地位,如果此时追随者对他们的欺凌行为附和起哄,而旁观者又保持沉默,无疑会使欺凌者感觉得到了奖赏,心理上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感,进而强化欺凌行为。欺凌者支配控制欲经常会受到社会多方的增强与刺激,如媒体的负面宣传、某些文化对暴力的纵容等。
2.性选择
青春期青少年受生理阶段和生长激素的影响,很可能因浪漫、异性而频频引发嫉妒和争夺,继而发生校园中的欺凌现象。[15]在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报道中,因为异性交友争风吃醋,甚至大打出手,引发校园欺凌的事件屡见不鲜。2016年4月,在济南历城区某中学读初二的雯雯突然变得沉默、胆怯了,并且嚷着不想上学,还想换个学校。起因竟是半个月前,雯雯跟同班一个男同学多说了一会儿话,就被该男生的女友喊到女厕所扇了耳光。于阳和史晓前对2010年以来国内50起校园欺凌典型事例的分析发现,因早恋、男女关系而引发的欺凌事例有7件,占总数的14%。[16]
进化心理学认为,繁殖后代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进化视角看,繁衍比个体的生存更为重要,人的诸多生理和心理机制都是在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中所形成的。而要成功繁衍,需要在同性内竞争,战胜同性成员,获得令人喜欢的异性配偶;在潜在的配偶群中进行选择,选择那些对于个人成功有最大价值的配偶;防止同性成员的侵犯及配偶的背叛等。[17]有研究显示,身体或语言欺凌与青春期男孩、女孩拥有前任和现任女友、男友的可能性呈正相关。[18]
男生一般通过身体欺凌的方式来展示迎合女性择偶偏好的力量、运动能力等特质,这些特质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它们表明了男性提供资源和保护伴侣的能力。[19]女生通常会用一些更微妙的方式来伤害同伴,比如散布谣言或小道消息,或者操纵人际关系,这些方式成为伤害他人的工具。尽管女性比男性更少使用身体欺凌的方式,但青春期的女孩较多通过身体欺凌来防止情敌争夺男友,并报复那些玷污自己个人声誉的女性同伴。欺凌者通过欺凌行为贬低他人的地位和声誉,表现出自己较高的社会地位、受欢迎的程度、有为恋人提供资源的能力,这些特质对潜在伴侣是有较大吸引力的。[20]总之,欺凌者通过欺凌行为,战胜同性成员,在潜在的配偶群中进行选择,获得自身满意的异性配偶,并能够防止同性成员的侵犯及配偶的背叛等,符合进化利益。
四、结语
进化心理学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解释,并非表示青少年的校园欺凌行为应该任由其发展,而是为我们理解青少年欺凌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为今后校园欺凌的干预、防治和未来的研究提供帮助。进化心理学认为欺凌干预的关键是增加欺凌行为的成本,使其欺凌行为付出很高的代价,如重视家长和老师的监控,减少同伴的欺凌支持,促使未涉入欺凌事件的旁观者成为有效的欺凌阻止者,教会受欺凌者在遭受欺凌时做出对抗欺凌的明确反应,受欺凌后告知成人等。Volk等认为,对欺凌行为的干预不仅是简单地增加欺凌者的欺凌成本,而是为欺凌者提供更高的成本-收益比率的途径。[21]例如,对那些意图展示自身体能优势和力量的欺凌者,可鼓励其参与竞争激烈的体育运动比赛,通过这种方式付出较低的成本,获得的收益却远高于欺凌行为。此外,可鼓励欺凌者采用合适的亲社会行为方式,例如,干预者可以鼓励欺凌者以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亲社会行为来增强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以更低的成本控制、获取预期的收益。
心理传记学坚持个案研究和深度研究,通过对传主的史料分析进入传主生命故事、心理事件的历史现场,剖析传主独特的生命经历与人生故事,是一种了解个人生命发展的重要方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如量化研究无法挖掘深层原因。[22]心理传记学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对个体行为背后动因的探析,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进化心理学理论,以传记方式对校园欺凌个案的资料进行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校园欺凌行为的原因及人格、心理形成与发展,为校园欺凌提供新的解释视角。